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8年 29卷 10期
刊出日期 2008-10-15

纤维材料
纺织工程
染整与化学品
服装工程
机械与器材
管理与信息化
综合述评
纤维材料
1 宋俊;肖长发
表面改性UHMWPE纤维黏结性的有限元分析
采用铬酸氧化法及吡咯气相沉积聚合法处理UHMWPE纤维。测定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的剪切强度;用有限元法模拟处理后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的剪切强度,将所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铬酸处理后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模拟值与实验值较一致,且模拟值略高于实验值;随吡咯气相沉积聚合时间延长,聚吡咯/UHMWPE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剪切强度的模拟值与实验值越接近,沉积1 h时,剪切强度模拟值与实验值最接近。
2008 Vol. 29 (10): 1-4 [摘要] ( 957 ) [HTML 0KB] [ PDF 425KB] ( 414 )
5 李志民;孙亚峰;王新厚
静电纺丝拉伸模型与实验
利用珠链纤维模型对静电场作用下聚合物溶液的纺丝拉伸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计算纺丝过程中聚合物射流细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得到不同工艺条件下所纺纤维的直径。为了验证模型的可行性,采用聚乙烯醇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实验,初步探讨纤维细度与接收距离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当接收距离在14~40 cm范围内,纤维直径随接收距离的增加有逐渐变细的趋势。通过与模拟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接收距离小于30 cm时,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2008 Vol. 29 (10): 5-8 [摘要] ( 996 ) [HTML 0KB] [ PDF 529KB] ( 539 )
9 孙福;张国庆;孙艳秋
导电炭黑/聚酯复合材料的性能
为探讨导电纤维的纺丝工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电阻仪、流变仪等对聚酯及导电炭黑填充聚酯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炭黑质量分数的增加,炭黑/聚酯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和熔点稍有降低,但结晶温度下降显著,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导电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值趋于饱和;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与炭黑粒子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有关,导电复合材料的纺丝成形性能随着炭黑质量分数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差。
2008 Vol. 29 (10): 9-11 [摘要] ( 975 ) [HTML 0KB] [ PDF 666KB] ( 489 )
12 何建新;唐予远;王善元
醋酸纤维素的结晶结构与热性能
研究三醋酸纤维素(CTA)和二醋酸纤维素(CDA)的结晶结构和热学性能。纤维素乙酰化后形成CTA,其晶型发生变化,结晶度降低;而CTA水解后得到的CDA,无定形占明显优势,纺丝过程中的取向又会进一步降低CDA的结晶度。热重分析结果表明CTA的热稳定性要好于CDA,乙酰基的存在能够增加醋酸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差热分析结果显示CTA的熔融峰和分解峰发生了重叠,而CDA因为结晶不完善,其结晶熔融峰在较低温度出现,拉开了分解峰和熔融峰之间的距离;不过CDA的玻璃化转变区比较明显且其Tg高于CTA。
2008 Vol. 29 (10): 12-16 [摘要] ( 1468 ) [HTML 0KB] [ PDF 697KB] ( 773 )
17 印霞;何建新;于伟东
竹浆纤维与几种浆粕纤维形态及结构的比较
竹浆可用于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而竹浆粕的性质直接影响竹浆粘胶纤维的品质。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对几种不同的浆粕原料和竹浆纤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化学脱胶处理后浆粕纤维细胞壁发生了一定的膨胀,且表面显露出原纤化结构,表面没有竹浆纤维光滑;浆粕纤维与竹浆纤维相比,由于去除了较多的非纤维素杂质,某些组分减少;制浆过程显著降低了纤维的结晶度,制浆过程中部分纤维素Ⅰ向纤维素Ⅱ转变。
2008 Vol. 29 (10): 17-20 [摘要] ( 1253 ) [HTML 0KB] [ PDF 812KB] ( 499 )
21 徐超武;朱新生
超细聚苯乙烯磺酸钠颗粒的吸附性能
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方法,研究自制超细聚苯乙烯磺酸钠(SPSSNa)颗粒及含有SPSSNa的交联PVA膜对阳离子红染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SPSSNa颗粒对阳离子红染料的动态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温度敏感性强;与纯PVA膜相比,SPSSNa-PVA膜对阳离子红染料的离子交换吸附能力有明显提高。
2008 Vol. 29 (10): 21-24 [摘要] ( 980 ) [HTML 0KB] [ PDF 779KB] ( 417 )
纺织工程
25 邹专勇;程隆棣;俞建勇;薛文良
喷气涡流纱中纤维的空间轨迹研究
基于喷气涡流纺成纱机制及成纱过程,讨论喷气涡流纱中纤维的空间轨迹。研究表明:纤维的空间形态受纺纱速度Vy、前罗拉钳口与空心锭入口距离L、纤维旋转的平均角速度ωf、纤维长度l及纱线直径dy等参数影响。Vy和L一定,l越长,芯纤维长度lc越长;Vy和l一定,L越短,lc越长;ωf和Vy一定时,渐开包缠宽度lmw随dy增加而增加;dy和Vy一定时,lmw随ωf增加而减少;当dy和ωf一定,lmw随Vy的增加而增加;Vy和ωf一定时,规则包缠圈数及宽度lrw,随dy增加而减少;Vy和dy一定时,规则包缠圈数随ωf的增加而增加,但lrw随ωf的增加而减少;dy和ωf一定时,规则包缠圈数随Vy的增加而减少,但lrw随Vy的增加而增加。
2008 Vol. 29 (10): 25-28 [摘要] ( 1001 ) [HTML 0KB] [ PDF 839KB] ( 378 )
29 胡征宇;俞海峰
茧丝线密度变化的拟合与预测
茧丝线密度曲线变化形态多样,很难统一用一般多项式数学模型来进行精确拟合。为了提高拟合精度,在分析茧丝线密度曲线的一些特性之后,提出把茧丝线密度曲线预先分离成线性和非线性2部分,然后再进行分项拟合的方法。线性部分直接采用线性函数拟合,而非线性部分则采用行谐波分析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拟合。为了使拟合生成的茧丝线密度曲线更符合生产实际,提出茧丝线密度曲线的标准化方法和茧丝线密度曲线头尾两端茧丝线密度值的预测方法,即采用中心对称延拓方法进行平滑延拓。
2008 Vol. 29 (10): 29-33 [摘要] ( 968 ) [HTML 0KB] [ PDF 819KB] ( 390 )
34 孙鹏子;张明光;王兰
梳针分梳板对棉结去除的影响
为研究梳针分梳板对棉结去除的影响,用AFIS单纤维测试仪对梳棉机刺辊下采用梳针分梳板、锯齿分梳板、小漏底在不同加工条件下所加工的生条进行棉结检测,结果显示:1)在隔距较小范围内,梳针分梳板去除棉结和SCN能力更强一些;2类分梳板去除棉结和带籽屑棉结(SCN)能力都比加小漏底方案要好。2)在隔距较大的条件下,锯齿分梳板去除棉结能力要强于梳针分梳板,分梳板去除棉结能力不如小漏底。分梳板和小漏底对SCN的去除随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异。3)在小隔距条件下,锯齿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稍大,在大隔距条件下,梳针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稍大;和小漏底相比,分梳板所加工生条棉结直径略小。
2008 Vol. 29 (10): 34-38 [摘要] ( 938 ) [HTML 0KB] [ PDF 781KB] ( 571 )
39 赵其明;陆华程
预湿上浆工艺浆纱上浆率的预测
针对预湿上浆工艺浆纱上浆率不能利用浆纱压出回潮率和上浆率直接求得这一问题,探讨依据上浆率与浆纱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预测预湿上浆工艺中浆纱上浆率的方法。利用带预湿装置的小样上浆系统,采用质量分数为8%~11%的浆液分别对纯棉纱进行传统上浆和预湿上浆实验,并测试浆纱试样的上浆率,再依据建立的浆纱上浆率与压出回潮率间的关系式,对预湿上浆中的浆纱上浆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已知浆液质量分数,可依据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压出回潮率近似值和浆液浓度降低系数的经验值较为准确地预测预湿上浆工艺的浆纱上浆率。
2008 Vol. 29 (10): 39-42 [摘要] ( 1406 ) [HTML 0KB] [ PDF 920KB] ( 384 )
43 常利利;马俊;邓中民;蒋蕾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织物组织结构差异分析
应用灰度共生矩阵分析不同织物组织结构的纹理特征差异。首先将图像的灰度级由256级降为16级以减少计算量;再通过计算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选取由灰度共生矩阵衍生的能量、对比度、相关、熵和逆差矩5种特征值作为描述织物纹理的特征参数,并与实际织物纹理特征相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平纹、斜纹和缎纹织物的纹理特征,可进一步实现织物纹理的分类。
2008 Vol. 29 (10): 43-46 [摘要] ( 990 ) [HTML 0KB] [ PDF 1008KB] ( 405 )
47 朱红;陈晓钢
交叉T型三维机织物一次成型结构设计
为进一步改进三维结构纺织产品的成型性、适用性、稳定性,对T型+柱体内置纱线的立体混合造型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充分运用3-D织物组织结构设计方法,采用纬向正交结构,确立一次成型织造加工的纬纱路径,设计出交叉T型三维机织物。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纬纱路径设计,与纵向多层排列经纱交织,可以达到特殊造型三维机织物一次成型的结构要求。该研究对基于正交组织结构复杂造型复合织物预制件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8 Vol. 29 (10): 47-51 [摘要] ( 1149 ) [HTML 0KB] [ PDF 1033KB] ( 624 )
52 李红霞;刘丽;黄故
亚麻/聚丙烯针织结构预制件及其力学性能
为探讨制备环保型民用纺织复合材料的新途径,利用横机开发了以亚麻为增韧纤维,聚丙烯为基体的亚麻/聚丙烯针织结构复合材料预制件小样,并对其拉伸、弹性回复和顶破强力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影响其力学性能的有关因素。研究表明:亚麻纱与聚丙烯长丝合股可有效改善其可编织性;亚麻与聚丙烯纤维体积分数比为50∶50的针织结构预制件的拉伸断裂性能、弹性回复性能及顶破强力都较优;四平结构预制件的拉伸断裂性能、顶破强力优于罗纹结构,而罗纹结构预制件的弹性回复性能优于四平结构;弯纱深度较小时,亚麻/聚丙烯针织结构预制件的力学性能较好。
2008 Vol. 29 (10): 52-55 [摘要] ( 1082 ) [HTML 0KB] [ PDF 942KB] ( 440 )
染整与化学品
56 郑帼
新型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研究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以正癸醇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I—正癸基缩水甘油醚,讨论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乙二醇和正癸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金属钾为催化剂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Ⅱ—正癸基低聚二醇,讨论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P2O5与正癸基低聚二醇为原料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讨论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选择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催化剂,用量为4%,投料比为2∶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时,最终产率为78.3%。
2008 Vol. 29 (10): 56-60 [摘要] ( 957 ) [HTML 0KB] [ PDF 993KB] ( 354 )
61 陈敏;朱谱新;陈勇;周栋梁;温演庆
水溶性高分子/蒙脱土纳米复合浆料
以钠基蒙脱土、丙烯酸类单体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溶液原位聚合法和溶液插层法分别制备出不同蒙脱土含量的丙烯酸系共聚物/蒙脱土纳米复合浆料和聚乙烯醇/蒙脱土纳米复合浆料。用X射线衍射(XRD)法测定纳米复合材料中蒙脱土的层间距,并测定纳米复合浆料对纤维的黏附性和浆纱强力。试验结果表明,当蒙脱土含量较少时,形成了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随着蒙脱土含量的增加,形成插层-剥离型和插层型纳米复合材料;丙烯酸系纳米浆料有利于提高对纯棉纤维的黏附性,并提高浆纱的断裂强力,而聚乙烯醇纳米浆料可提高对涤/棉的黏附性,对浆纱强力的影响不大。
2008 Vol. 29 (10): 61-65 [摘要] ( 1358 ) [HTML 0KB] [ PDF 1056KB] ( 416 )
66 张龙秋;祝志峰
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型PAA接枝淀粉浆料
通过对淀粉进行马来酸酐酯化预处理,在淀粉大分子上引入碳碳双键,再将这种含有碳碳双键的淀粉与丙烯酸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以期大幅度提高淀粉与丙烯酸单体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接枝效率,进一步提高接枝变性淀粉浆料的上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淀粉酯化取代度在0.0136~0.0412范围内,这种酯化预处理能使淀粉对丙烯酸的接枝效率提高10%~30%,并能显著改善接枝淀粉浆料对纤维的黏附性能以及浆膜性能。实验证实这种淀粉酯化预处理的酯化变性程度以取代度等于0.0136~0.0206为宜。
2008 Vol. 29 (10): 66-69 [摘要] ( 1036 ) [HTML 0KB] [ PDF 998KB] ( 476 )
70 伍建国;翦育林;汪朝光
竹原纤维染色工艺
为了探讨活性染料对竹原纤维与棉纤维染色效果的差异,进一步了解活性染料对竹原纤维的染色效果,选用中温型活性染料黄ED对竹原纤维进行染色,分析工艺参数如温度、食盐及纯碱等因素对竹原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前处理工艺参数为:双氧水(30%)质量浓度5 g/L,硅酸钠质量浓度2 g/L,pH值11.0,温度95℃;最佳染色工艺参数为:温度60℃,食盐质量浓度60 g/L,纯碱质量浓度25 g/L。
2008 Vol. 29 (10): 70-72 [摘要] ( 1153 ) [HTML 0KB] [ PDF 1033KB] ( 455 )
73 张峰;陈宇岳;张德锁;华琰蓉;赵兵
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的制备及其染色性能
为了实现棉纤维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工艺,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得氧化棉纤维,以水溶性端氨基超支化合物(HPB—NH2)为改性剂与氧化棉纤维反应制得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讨论HPB—NH2接枝氧化棉纤维制备机制,并采用FT-IR证实了氧化棉纤维中的醛基与HPB—NH2中的端氨基发生了反应。采用活性染料对HPB—NH2接枝氧化棉织物进行染色试验并测试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HPB—NH2接枝氧化棉织物的得色量显著提高,耐摩擦色牢度、耐洗色牢度以及匀染性能都令人满意。
2008 Vol. 29 (10): 73-77 [摘要] ( 1207 ) [HTML 0KB] [ PDF 1085KB] ( 505 )
78 曹云娜;张健飞
掺杂型纳米TiO2织物的抗菌动力学研究
为了研究纳米TiO2系抗菌剂整理织物的抗菌效果,探讨经4种掺杂型纳米TiO2(TiO2-SiO2,ZnO-TiO2,Cu-TiO2和Ag-TiO2)整理后织物的抗菌情况,并在有紫外光的条件下从动力学的角度评价它们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4种抗菌织物的抑菌率都达到100%;抗菌织物杀灭细菌的反应为一级反应,且光催化杀菌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最大的是用ZnO-TiO2整理后的抗菌织物,其值为2.185 min-1。
2008 Vol. 29 (10): 78-81 [摘要] ( 998 ) [HTML 0KB] [ PDF 1177KB] ( 372 )
82 王潮霞;汪毅;朱锋
颜料墨水对织物喷墨印花的适应性能
为了探讨颜料墨水对不同织物喷墨印花的适应性,选用棉、涤纶、蚕丝、天丝、涤/棉、棉/锦、涤/锦/棉等不同纤维种类、不同组织结构的织物,采用自制六色颜料墨水在8 pass,720 dpi打印单色块,分析颜料墨水印花的颜色深度、色牢度、清晰度以及织物风格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打印织物表面性能是影响喷墨印花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亲水性纤维,结构紧密的织物可以将墨水贮留在织物表面,打印K/S值大,清晰度高,但牢度略低;对抱水性能较低的稀薄涤纶、蚕丝织物,为了确保喷墨印花的印制精细度,预处理是必要的。
2008 Vol. 29 (10): 82-86 [摘要] ( 956 ) [HTML 0KB] [ PDF 1191KB] ( 475 )
服装工程
87 唐虹
雪纺面料性能与缝缩方向性研究
由于缺乏对同一种面料缝缩方向性变化规律的了解,对缝缩的控制常常依赖于经验,为此研究了雪纺面料在不同方向上面料性能与缝缩的变化规律。在0°~360°范围内沿面料经向每隔10°分别取样并缝制,还包括45°、135°、225°和315°斜向角度,用FAST风格仪测定不同方向面料的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剪切性能,分别测定面料不同方向的缝缩率,并通过AATCC标准对缝缩进行主观评价。分别建立面料性能方向性与缝缩率方向性以及主观评价值之间的回归预测方程,对合理选择面料丝缕方向进行服装造型设计及制作有指导意义。
2008 Vol. 29 (10): 87-91 [摘要] ( 1242 ) [HTML 0KB] [ PDF 1287KB] ( 582 )
92 姚晓林
斜袖羊毛衫工艺尺寸的推导
对斜袖羊毛衫衣片和袖片的几何形状进行研究,根据衣片和袖片的几何形状及各部位尺寸的对应关系,利用其袖窿和袖尾部位的直角三角形对其尺寸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分别给出斜袖羊毛衫前后片长、前后领口开口等尺寸的计算公式,从数学角度建立一种普遍适用的计算方法,进行羊毛衫生产工艺的精确计算,为羊毛衫CAD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008 Vol. 29 (10): 92-94 [摘要] ( 1262 ) [HTML 0KB] [ PDF 1120KB] ( 532 )
95 侯莉莉;王红歌;张文斌
三地区成年男子下体体型探讨
运用三维扫描仪和马丁测量仪对我国华东、中原和西南地区约1600名年龄在20~60岁的成年男子进行人体测量,并建立人体数据库。分析华东、中原和西南三地区人体测量数据,得出三地区成年男子体型在高度、围度、角度的内在特征和规律,即较GB/T1335—1997有增大趋势且幅度不一。讨论三地区间成年男子下体在高度、围度和角度方向的相互关系及与GB/T1335—1997间的差异。
2008 Vol. 29 (10): 95-97 [摘要] ( 958 ) [HTML 0KB] [ PDF 1090KB] ( 467 )
98 程晓英;贾玺增
中国古代冠类首服的造型分类与文化内涵
在综合古代文献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冠"之词义进行了广义与狭义的界定,按照冠类首服的冠体大小、束发和佩戴方式的区别,将其分为单体式、分体式和复体式3种形态。并对中国古代冠类首服的名称内涵、造型特征和演变传承进行了整体梳理与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冠类首服的戴用,不仅与国家建制、社会习俗、个人道德修养有直接关联,还与戴用者的身份相关,人们可以通过冠的式样清楚地辨识佩戴者的社会地位。同时冠也是封建社会贵族男子成年后拥有一定社会权力和地位的标志。
2008 Vol. 29 (10): 98-101 [摘要] ( 1049 ) [HTML 0KB] [ PDF 2503KB] ( 399 )
机械与器材
102 孔震;蒋高明;夏风林
经编机伺服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节方法
介绍伺服控制系统在经编行业的使用现状,阐述经编机伺服控制系统参数调节的理论,提出较为系统的符合经编伺服控制系统使用要求的参数调节方法,建立了由Kollmorgen公司IL18-030A1型伺服电机和CD5系列伺服驱动器组成的伺服控制系统平台,讨论实际参数调节中的具体问题。通过对实验采集的运动曲线进行分析,指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曲线分析表明,所研究的方法对经编机伺服系统进行参数调节可完全达到经编生产的要求。
2008 Vol. 29 (10): 102-104 [摘要] ( 1233 ) [HTML 0KB] [ PDF 1230KB] ( 484 )
105 杨建成;蒋秀明;周国庆;吴冬凤;何辉
织机经纱张力Fuzzy-PID控制及其检测方法
为更好地控制经纱张力,防止因波动过大对织物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在论述现有经纱张力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Fuzzy-PID控制方法的合理性。根据实际经验给出简化的模糊控制规则表。面向SAURER400型织机送经系统进行试验,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及传感器等手段及自行搭建的测试系统,对经纱的张力变化进行在线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经纱张力对抑制张力峰值,改善张力的特征值是行之有效的;在织造过程中降低了经纱断头率,下机织物的稀密路得到了改善。
2008 Vol. 29 (10): 105-108 [摘要] ( 1212 ) [HTML 0KB] [ PDF 1217KB] ( 480 )
109 朱新杰;沈加海;倪祖鑫;赵虹
嵌入式钢丝起毛机控制系统开发
为优化钢丝起毛机控制系统,以移植有μC/OS-Ⅱ实时多任务内核的ARM平台为控制核心,通过RS-485总线实现对钢丝起毛机6个独立运动的控制,并能对用户的要求及各种故障信息做出迅速响应。给出整个控制系统的电气组成图,描述控制板的硬件组成及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测试数据及试用情况表明,配备嵌入式控制系统的钢丝起毛机各项性能表现出色,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可行性。
2008 Vol. 29 (10): 109-112 [摘要] ( 1093 ) [HTML 0KB] [ PDF 1229KB] ( 397 )
113 姜海珍;李亮玉;范芳蕾;周鑫
三维预制件缝合机器人视觉跟踪系统
为提高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缝合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智能性,应用结构光视觉跟踪技术设计了三维预制件缝合机器人的视觉跟踪系统。使用CCD和激光器设计了跟踪传感器;基于VC++6.0平台编制了系统软件;针对三维纺织复合材料中毛刺和花节引起噪声多的特点,采用二值化、中值滤波、开启数学形态处理对纺织复合材料激光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纵坐标比较法快速检测接缝特征点位置;用三角原理计算缝合头偏移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跟踪系统精度高,性能稳定,可以满足机器人缝合系统的要求。
2008 Vol. 29 (10): 113-116 [摘要] ( 1012 ) [HTML 0KB] [ PDF 1322KB] ( 345 )
管理与信息化
117 郭恒勇;陈庆官;徐帅;盛井龙
基于彩色图像处理的生丝截面特征参数提取
通过将生丝包埋切片图像由RGB空间转化到HSI颜色空间,基于HSI颜色模型将具有某种色彩信息的生丝截面从背景图片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灰度图像。利用边缘检测的方法,将生丝截面部分转化为二值图像,然后再根据所提取生丝部分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利用图像膨胀和腐蚀的方法对二值生丝截面图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完整的生丝截面图像,最后通过图像矩阵处理的方法得到评价生丝截面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得到生丝截面的特征参数。
2008 Vol. 29 (10): 117-121 [摘要] ( 1209 ) [HTML 0KB] [ PDF 1370KB] ( 417 )
122 潘如如;高卫东;张星烨
基于动态聚类的织物疵点识别算法
首先对织物图像进行高斯模板平滑预处理,然后提取正常织物图像小幅窗口的行列(对应织物中经纬向)灰度均值,再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提取织物图像中纱线条干的灰度聚类中心和纱线空隙部分的灰度聚类中心,计算出正常织物图像行列灰度均值与其灰度聚类中心的波动范围。比较待检图像的行列灰度均值与正常织物图像的行列灰度聚类中心,判断其波动是否超出正常织物图像的波动范围,以判别待检图像中是否含有疵点,并正确标出织物图像中疵点位置。
2008 Vol. 29 (10): 122-126 [摘要] ( 987 ) [HTML 0KB] [ PDF 1388KB] ( 476 )
127 李雪飞;周毅灵
个性化三维人体OBJ模型文件的构建
针对三维人体扫描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文件的结构,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从中提取每个高度层面的关键数据点。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将这些关键点构成三角平面并确定关键点的关系,构造出可以被三维建模软件识别的OBJ模型格式的文件,得到相应人体的三维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处理数据简单、快速,适用于建立大量个性化的人体模型。
2008 Vol. 29 (10): 127-131 [摘要] ( 1193 ) [HTML 0KB] [ PDF 1330KB] ( 372 )
综合述评
132 高欣;张海萍;陈宇;朱良均;闵思佳
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及其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
讨论丝素蛋白纤维多孔材料、再生丝素蛋白多孔材料以及丝素蛋白非织造状纳米纤维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材料性能。认为丝素蛋白多孔材料具有合适的孔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种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可在这些材料上黏附和增殖。综述丝素蛋白多孔材料作为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骨、软骨、人工肌腱和韧带等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情况。
2008 Vol. 29 (10): 132-136 [摘要] ( 1095 ) [HTML 0KB] [ PDF 0KB] (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