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05年 26卷 5期
刊出日期 2005-10-15

综合述评
科研报告
1 刘文超;狄剑锋
织物润湿性能测试新方法
由于织物的多孔性,液滴在织物表面立刻消失,不能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液滴的接触角。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可以测量液体在织物表面的接触角,且可测量液体在织物孔隙中形成的毛细接触角,以及与织物的润湿性能有关的某些特征参数。
2005 Vol. 26 (5): 1-3 [摘要] ( 846 ) [HTML 0KB] [ PDF 117KB] ( 350 )
4 张辉;张建春
棉织物还原染料染色及近红外伪装性能
利用织物反射光谱法,测量不同结构的还原染料染棉织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并与绿色树叶相比,对其伪装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还原染料所染棉织物具有与树叶类似的反射光谱曲线,不同种类还原染料所染棉织物的反射峰所处的波段不同,即染料结构决定了棉织物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染色织物的反射光谱主要由红移量最多的染料反射光谱决定。
2005 Vol. 26 (5): 4-7 [摘要] ( 1219 ) [HTML 0KB] [ PDF 136KB] ( 403 )
8 程博闻;康卫民;焦晓宁
复合驻极体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研究
研制了一种含有特种电气石微粒复合驻极体熔喷非织造布,并对其纤网结构、力学性能、透气性、表面电荷密度、过滤性能和抗菌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入特种电气石之后,纤网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复合驻极体非织造布的驻极效果大大改善,其表面电荷密度、过滤性能及抗菌性均有明显提高。
2005 Vol. 26 (5): 8-10 [摘要] ( 1079 ) [HTML 0KB] [ PDF 224KB] ( 624 )
11 周平;汪亚明;赵匀;
基于分量组合及其位压缩的纺织图案提取方法
颜色压缩技术在彩色图像分割和表达等许多应用中是一项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颜色分量运算及其位屏蔽压缩的图像处理技术,并将该技术应用到了纹理状织物图案的提取研究中。颜色分量运算的系数与线性组合方式由实验确定,研究表明,颜色分量运算可以增强织物图案的显示特性,而颜色位的屏蔽运算可以在保证处理实时性的同时减弱图像中的噪声污染成分,减小原图像上因噪声干扰引起的纹理分割误差。
2005 Vol. 26 (5): 11-13 [摘要] ( 819 ) [HTML 0KB] [ PDF 176KB] ( 413 )
14 祝成炎;高祯云;朱俊萍
组合式3D机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采用正交和角联锁结构进行组合设计,并使用玻璃纤维试织了2种不同结构的组合式3D立体机织物,经与树脂复合制成增强复合材料,对其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组合式3D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接近正交3D机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
2005 Vol. 26 (5): 14-15 [摘要] ( 868 ) [HTML 0KB] [ PDF 209KB] ( 394 )
16 张晓林;马晓光
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引发PET接枝改性的研究
用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酯膜进行接枝改性,并通过依次改变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气体压力、功率和时间三因素优化出了处理聚酯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此工艺条件对涤纶织物进行了水洗效果测试,同时用红外谱图和电镜照片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丙烯酸微波低温等离子体对聚酯膜有刻蚀作用,处理后可将丙烯酸接枝到聚酯膜上,证明将丙烯酸气体的微波低温等离子体直接作用于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是可行的。
2005 Vol. 26 (5): 16-19 [摘要] ( 938 ) [HTML 0KB] [ PDF 124KB] ( 377 )
分析探讨
20 钟安华;谭远友;王成国;黄翠蓉;邹桦
苎麻生长期对纤维结构及品质的影响
在不同生长期收割苎麻,然后分别对其纤维结构及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适当地提前收割,苎麻纤维结晶度、取向度减小,木质化程度降低,可改善苎麻织物的刺痒感、柔软性,而且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纤维不易脆裂,提高了纤维的导湿、传热等服用性能,并且苎麻纤维的细度大大提高。不仅提高了苎麻原麻的品质,能开发针织产品,而且保持了天然纤维产品的原有特色。
2005 Vol. 26 (5): 20-22 [摘要] ( 1164 ) [HTML 0KB] [ PDF 208KB] ( 542 )
23 潘玮;张慧勤;王志新
溶剂对聚苯胺/聚丙烯腈体系导电性的影响
分别以CHCl3DMF和CHCl3DMSO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聚苯胺聚丙烯腈导电薄膜。导电性能测试发现这2种不同溶剂成膜的导电性能存在差异,以CHCl3DMSO为溶剂制得的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发现聚苯胺在CHCl3DMF溶剂中产生了明显脱掺杂现象而导致薄膜导电性能下降。
2005 Vol. 26 (5): 23-25 [摘要] ( 983 ) [HTML 0KB] [ PDF 114KB] ( 432 )
26 李玮茹;余燕平;俞建勇;王善元
Sirofil纱结构的不稳定性机理
研究Sirofil纱在织造加工过程中受机件及相邻纱线的摩擦而导致长丝与短纤维分离,即短纤维从成纱中被剥离(俗称“剥毛”现象)的纱体结构不稳定性问题。对Sirofil纱结构不稳定性机理及产生结构不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2005 Vol. 26 (5): 26-27 [摘要] ( 896 ) [HTML 0KB] [ PDF 203KB] ( 266 )
28 谢洪德;王红卫;李宁;张卫东
柞蚕丝织物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后性能变化研究
应用低温氧等离子体对柞蚕丝织物进行处理后,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柞蚕丝织物接枝,织物经等离子体接枝HEMA后,其吸湿性能和热分解温度有所改善,染色性能明显提高,但透气性下降。
2005 Vol. 26 (5): 28-30 [摘要] ( 869 ) [HTML 0KB] [ PDF 109KB] ( 349 )
31 薛元;曹艳
环锭纺加捻三角区纤维转移机理及其运动规律分析
建立三维模型,对环锭纺加捻三角区内纤维转移机理进行分析,指出在加捻三角区内单根纤维的运动由3部分组成,即:由前罗拉输出速度决定的沿纱线轴向的运动;由加捻效应带来的绕纱线轴向转动的回转运动;由于加捻几何变换导致须条内部纤维相对截面中心的运动。该理论对预测加捻区内纤维的运动趋势与分析其转移机理具有指导意义。
2005 Vol. 26 (5): 31-33 [摘要] ( 964 ) [HTML 0KB] [ PDF 121KB] ( 408 )
34 于永玲;张亚惠;任志华
模糊综合评判棉纤维纺纱过程中的性能变化
应用模糊数学模型,采用原棉染色跟踪测试法,对纺纱加工过程中棉纤维长度、细度、成熟度、棉结以及断裂强伸度等物理指标进行二阶模糊综合评判,定量分析了各工序棉纤维综合性能的变化情况。评判结果表明:粗纱中棉纤维综合性能最好,梳棉生条中棉纤维的综合性能最差,细纱中棉纤维的综合性能仅好于生条中棉纤维的综合性能。由于二阶模糊理论的使用,使这一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从而为棉纤维的合理加工与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005 Vol. 26 (5): 34-36 [摘要] ( 869 ) [HTML 0KB] [ PDF 114KB] ( 352 )
37 陈剑飞;许晓桢;徐战彬
并条机罗拉齿面冷轧成形技术
罗拉是并条机的重要零件,传统的罗拉斜齿齿槽采用铣削加工,采用新方法研制的冷轧成形罗拉沟槽,齿面粗糙度Ra稳定在1.6μm以内;生产效率提高了12倍。从冷轧原理、轧辊设计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工艺试验,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2005 Vol. 26 (5): 37-39 [摘要] ( 984 ) [HTML 0KB] [ PDF 126KB] ( 388 )
40 杨建成
倍捻机导丝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机电学院 天津300160
2005 Vol. 26 (5): 40-42 [摘要] ( 832 ) [HTML 0KB] [ PDF 112KB] ( 352 )
43 狄剑锋
织物表面能计算公式的局限性
织物表面能的计算公式Owens二液法、Owens三液法、Neumann法、Forkes法和VanOss法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但研究发现,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5种表面能计算方法均可用于表面能大于20mJm2的情况,但对于表面能小于20mJm2的表面,最好选用Neumann法计算。
2005 Vol. 26 (5): 43-45 [摘要] ( 1646 ) [HTML 0KB] [ PDF 114KB] ( 571 )
46 任志华;吴坚;于永玲
经验回归法计算织物紧度
通过对影响织物紧度的结构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从数学角度验证了织物紧度公式,并用纱线的线密度代替纱线的直径计算织物的紧度,减少了计算的繁琐和误差。
2005 Vol. 26 (5): 46-48 [摘要] ( 1946 ) [HTML 0KB] [ PDF 103KB] ( 496 )
49 田俊莹;顾振亚
模糊数学在亚麻涤纶混纺织物服用性能与混纺比关系中的应用
混纺比是影响混纺织物服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获得的不同混纺比的亚麻落麻涤纶(LT)混纺织物的各项服用性能数据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与混纺比之间建立定量关系,用于由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预测混纺比。
2005 Vol. 26 (5): 49-51 [摘要] ( 918 ) [HTML 0KB] [ PDF 109KB] ( 421 )
52 周赳;李启正
数码多色经提花织物的规范化设计原理和方法
多色经提花织物是传统提花织物的典型品种,结合数码设计技术,提出合理的多色经提花织物的规范化设计原理和方法,指导建立数码色彩模型和数码组织库,从而提高产品开发效率。
2005 Vol. 26 (5): 52-54 [摘要] ( 958 ) [HTML 0KB] [ PDF 165KB] ( 415 )
55 尉霞;顾振亚;范立红;刘娜;刘尚楠
超细纤维仿荷叶织物的研究
以涤纶超细海岛型纤维和涤纶高收缩丝为原料,选用了5种不同的织物组织,研究仿荷叶织物的拒水性。结果表明,采用涤纶高收缩丝的织物拒水性好;组织系数大的织物拒水性好;绉组织的拒水性普遍较好。
2005 Vol. 26 (5): 55-57 [摘要] ( 1010 ) [HTML 0KB] [ PDF 106KB] ( 631 )
58 张聿;付岳莹
基于准规则斑图的纹织设计方法
基于准规则斑图的生成原理与变化方法,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结合纹织实验,对应用准规则斑图所形成的纹织设计新方法进行探讨,并对获得的某些特定图形的优化设计途径进行研究,从而得到了几点有益的启示。
2005 Vol. 26 (5): 58-59 [摘要] ( 931 ) [HTML 0KB] [ PDF 263KB] ( 372 )
60 李志祥;何渭林
提花机极限转速及横竖针受力分析
对竖针受力分析和不同回综装置极限转速的计算,可应用于高速提花机和电子提花织机。恰当地选择竖针材料能延长花板的使用寿命,为工厂和设计单位提供参考。
2005 Vol. 26 (5): 60-62 [摘要] ( 1061 ) [HTML 0KB] [ PDF 106KB] ( 367 )
63 杨菊萍
高浓度交联型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
合成了高浓度交联型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考察了体系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配比、有机物的阳离子度和分子量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在配比为0.1~1.0,阳离子度在95%~99%,分子量在1.8×106~5.0×106之间时,产品的稳定性较好,为该类产品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数据。
2005 Vol. 26 (5): 63-64 [摘要] ( 759 ) [HTML 0KB] [ PDF 130KB] ( 297 )
65 诸葛振荣;蔡重凯
电子花板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论述了电子花板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包括垂直式电子选针器设计,以PC104为核心设计硬件,在Linux平台上设计软件。使用该方案设计的电子花板,在实际生产中运行良好。
2005 Vol. 26 (5): 65-67 [摘要] ( 962 ) [HTML 0KB] [ PDF 107KB] ( 420 )
68 王强;张芹;范雪荣
膦基多元羧酸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
考察了3种膦基多元羧酸———膦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膦基聚马来酸酐(PPMA)和膦酸化水解聚马来酸酐(PHPMA)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整理液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焙烘温度与时间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膦基多元羧酸对纯棉织物防皱整理均能获得理想效果,其中PBTCA整理后的综合效果最好。在整理剂中加入三乙醇胺可明显提高织物的交联程度、强力和织物的白度。
2005 Vol. 26 (5): 68-71 [摘要] ( 995 ) [HTML 0KB] [ PDF 119KB] ( 416 )
72 冯新星;陈建勇;陈子毫;郭玉海;张建春;
天然染料紫草染色织物的迷彩伪装防护性能
采用传统的染色方法,用天然染料紫草对蚕丝和纯棉织物进行染色实验,研究了染色后这些织物的迷彩伪装性能。实验发现,用紫草染色的天然纤维织物不仅有很好的紫外防护性能,而且对可见近红外迷彩伪装也有很好的防护,其防护指标能达到军队的防护标准。紫草迷彩伪装性能可能是它的主要成分α萘醌的共轭电子跃迁的结果。
2005 Vol. 26 (5): 72-73 [摘要] ( 1144 ) [HTML 0KB] [ PDF 129KB] ( 590 )
74 李俊峰;戴文战;
一类时滞线性系统故障的鲁棒完整性设计
研究了一类时滞线性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问题,基于Lyapunov方法提出带延迟的输出反馈控制律,并证明此控制律对执行器故障具有完整性。以仿真例子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表明本方法比不带延迟的输出反馈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2005 Vol. 26 (5): 74-76 [摘要] ( 822 ) [HTML 0KB] [ PDF 123KB] ( 294 )
77 李晓久;朱广舟
人体胸围尺寸灰色模型建立
非接触式人体测量系统中,如何获取人体胸围尺寸是关键性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确定身高、体重、胸宽、胸厚为胸围灰色模型的主要部位,同时按TNF指数分类分别建立人体胸围尺寸灰色模型,收到良好的预测效果,为实现非接触式人体自动测量奠定了基础。
2005 Vol. 26 (5): 77-79 [摘要] ( 898 ) [HTML 0KB] [ PDF 108KB] ( 484 )
80 徐继红;张文斌
量身定制制服最优裁剪方案的理论研究
用微分方法及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得量身定制制服裁剪方案的最优估算法,即定制制服归并后各规格的件数相等可使用料总量最小,以此总结量身定制制服的理论最优裁剪方案,并通过与企业实际操作的多个案例进行比较,验算各项指标,验证最优裁剪方案的可行性。
2005 Vol. 26 (5): 80-82 [摘要] ( 856 ) [HTML 0KB] [ PDF 109KB] ( 359 )
83 朱友水;王红卫
丙纶非织造织物的等离子体金属化处理
研究了应用低温射频等离子体对丙纶非织造织物进行金属化处理的方法,讨论了各种实验条件如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工作压力等对试样电阻的影响,以及试样的耐洗牢度、热牢度、处理前后的表面形态变化等。结果表明用氢气等离子体还原处理能够获得具有适当导电性的柔软织物。
2005 Vol. 26 (5): 83-85 [摘要] ( 837 ) [HTML 0KB] [ PDF 118KB] ( 374 )
生产技术
86 尹翠玉;沈新元
超有光聚酯切片的热性能
利用DSC热分析进行了超有光聚酯切片热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和常规半消光PET切片相比,超有光聚酯切片冷结晶温度较高,结晶热焓较低,结晶度较小;其熔融热焓较大,说明熔融结晶时结晶尺寸较大;过冷程度较小,可纺性差。
2005 Vol. 26 (5): 86-87 [摘要] ( 887 ) [HTML 0KB] [ PDF 100KB] ( 474 )
88 李伟
生丝张力的声学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生丝张力的测试问题,提出依据声学原理测量生丝张力的方法,利用声发生器在受一定张力时生丝的一端产生机械振荡声波,通过生丝传输到另一端由声接收器接收,测量其输出幅值,发现生丝张力大小与声衰减的关系特性。结果表明,当张力逐渐增加时,通过生丝传输的声强度逐步变大。因此,根据声接收器输出信号的声强度可判断生丝张力的大小。
2005 Vol. 26 (5): 88-89 [摘要] ( 727 ) [HTML 0KB] [ PDF 100KB] ( 517 )
90 彭源德;刘正初;金关荣;胡镇修;臧巩固;郑科;傅福道
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应用研究
对亚麻快速生物脱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温水沤麻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脱胶周期短、纤维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和环境污染轻的特点,其中,脱胶时间缩短70%以上,长麻率提高3~4个百分点,纤维品质大幅度提高,生化需氧量BOD5和悬浮物SS排放总量分别减少33%和89%以上;每加工1t原茎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70元以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005 Vol. 26 (5): 90-91 [摘要] ( 962 ) [HTML 0KB] [ PDF 109KB] ( 459 )
92 吴丽莉;何俊;俞建勇
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织物的抗折皱性
通过对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织物抗折皱性能的测试,分析研究纱线混纺比、捻度、线密度和纱线结构与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织物性能的关系,确定体现大豆蛋白纤维产品优良性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后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2005 Vol. 26 (5): 92-94 [摘要] ( 969 ) [HTML 0KB] [ PDF 121KB] ( 470 )
95 赵博
竹浆纤维/Modal纤维提花织物生产实践
介绍了竹浆纤维和Modal纤维的性能和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就竹浆纤维与Modal纤维混纺提花织物生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织物质量的措施。
2005 Vol. 26 (5): 95-97 [摘要] ( 833 ) [HTML 0KB] [ PDF 108KB] ( 398 )
98 张阿维;洪军;梁海顺
新型织机的宜人化人机界面设计

从用户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通过对新型织机人机界面设计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进行产品人机界面设计的思想和方法,为更好地进行宜人化产品人机界面设计提供参考。

2005 Vol. 26 (5): 98-100 [摘要] ( 757 ) [HTML 0KB] [ PDF 90KB] ( 465 )
101 李重;
双圆弧在服装纸样设计中的应用
在服装纸样设计中,寻找一曲线来连接两给定端点且满足两端点的切线方向,即构造曲线与两控制边相切时,使用双圆弧来连接。该方法设计简单,且可以修改切点位置更改曲线形状,增加了纸样设计的多样性,丰富了服装设计的款式和式样。
2005 Vol. 26 (5): 101-102 [摘要] ( 849 ) [HTML 0KB] [ PDF 120KB] ( 364 )
103 魏静
翻折领翘势的变化
通过样板实验及获取的数据,分析了翻折领翘势与领外口线、翘势与领座宽的定量关系,对更好地把握翻折领造型的内在规律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2005 Vol. 26 (5): 103-105 [摘要] ( 785 ) [HTML 0KB] [ PDF 132KB] ( 533 )
106 王庆九;陈宗农;詹建潮
剑杆织机控制系统智能化双向检测平台的研制
采用可编程控制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设计了一套基于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智能化检测平台,能模拟织机工作和故障状态,检测电控箱工作状况,并能对织机进行选纬和综框选位控制,其结构合理、操作灵便、性能可靠,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2005 Vol. 26 (5): 106-107 [摘要] ( 905 ) [HTML 0KB] [ PDF 110KB] ( 435 )
108 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
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
讨论了集纺织品远程设计和信息浏览功能的纺织品网络辅助设计系统(FNAD)的开发及其发展方向。
2005 Vol. 26 (5): 108-110 [摘要] ( 880 ) [HTML 0KB] [ PDF 105KB] ( 399 )
111 王东云;刘惠琴
基于遗传算法的铺布与裁剪过程的优化调度
遗传算法现已运用于服装生产的调度和负荷平衡问题,但这些研究只限于服装缝制生产线的调度。利用遗传算法可进行铺布与裁剪服装生产系统过程的优化调度。算法中的染色体用实数串来表达;采用位串的交叉和变异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算法的早熟问题。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有效地解决铺布与裁剪服装生产过程的优化调度问题。
2005 Vol. 26 (5): 111-113 [摘要] ( 1109 ) [HTML 0KB] [ PDF 114KB] ( 435 )
114 张瑜;朱军
可生物降解医用非织造布的研发
物降解的医用热粘合非织造布。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具有环保功能的医用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2005 Vol. 26 (5): 114-116 [摘要] ( 959 ) [HTML 0KB] [ PDF 100KB] ( 443 )
117 毛莉莉;徐青青
针织服装拉链缝制工艺
用对比实验的分析方法对针织服装拉链缝制工艺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了造成拉链凸凹不平、鼓包等不良现象的各种因素,提出面料比拉链的增量大小以及左右两边增量的差异值大小是影响针织服装拉链缝制效果的主要因素,而这2个值的大小与缝纫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为针织服装拉链缝制工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对企业实际生产有指导作用。
2005 Vol. 26 (5): 117-119 [摘要] ( 1805 ) [HTML 0KB] [ PDF 105KB] ( 525 )
综合述评
120 崔毅华
玄武岩连续纤维的基本特性
对玄武岩连续纤维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开发新一代产业用纺织品提供依据。
2005 Vol. 26 (5): 120-121 [摘要] ( 1083 ) [HTML 0KB] [ PDF 95KB] ( 1239 )
122 张丽娟;孟亚利;陈兵林;薛晓萍;熊宗伟;周治国
原棉成纱品质质量模型
基于对国内外原棉性能与成纱品质关系的研究,提出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IFQI)的概念是棉纤维品质性状的综合表达,能表示原棉和成纱品质质量,是预测成纱强力的一个中间参数,并与成纱强力成正比的一个无量纲指标。在纺纱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棉纤维综合品质指数的模型。该模型具有机理性强、自变量少、形式简单直观等优点。
2005 Vol. 26 (5): 122-124 [摘要] ( 911 ) [HTML 0KB] [ PDF 102KB] ( 515 )
125 吴迪冲;顾新建
绿色纺织生产的集成特性分析
分析了绿色纺织生产的主要集成特性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绿色纺织集成生产系统的新概念,并提出了绿色纺织集成生产系统的基本组成。
2005 Vol. 26 (5): 125-127 [摘要] ( 827 ) [HTML 0KB] [ PDF 120KB] ( 389 )
128 张治国;尹红;陈志荣
织物用柔软剂研究进展
介绍了织物用柔软剂的发展历程、分类和主要品种,分析了柔软剂的作用机理及柔软剂的分子结构与应用性能之间的关系。随着复配技术和其它新技术的发展,可制出性能更优、功能更全的柔软剂,为我国织物用柔软剂的应用、复配与研制提供参考。
2005 Vol. 26 (5): 128-131 [摘要] ( 1024 ) [HTML 0KB] [ PDF 100KB] ( 868 )
132 张竞琼;崔荣荣;刘水
江南水乡妇女首服的形制与渊源
运用了民俗学和服装学的原理,对江南水乡妇女的发型、眉勒、包头巾、簪花的形制与渊源作了初步研究。其中发型是蓄发并有发髻,同时伴有簪花,这是构成水乡妇女首服的基础,眉勒是系扎于前额的狭长形条带,包头巾是包裹头顶的梯形布幅,这是构成水乡妇女首服的主体。这一切都具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同时与当地“稻作文化”的生活形态密切相关。
2005 Vol. 26 (5): 132-134 [摘要] ( 988 ) [HTML 0KB] [ PDF 130KB] ( 473 )
135 陆镭;刘晓刚
服装设计数字化现状与发展思路
指出了服装设计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数字化服装设计系统的框架,分析了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方法。
2005 Vol. 26 (5): 135-136 [摘要] ( 1049 ) [HTML 0KB] [ PDF 101KB] ( 685 )
137 秦益民
利用甲壳胺和海藻酸钠处理染整废水
介绍了联合使用甲壳胺和海藻酸钠处理染整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含酸性铬蓝K染料的废水中分别加入甲壳胺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后,把二种溶液混合。由于带正电的甲壳胺和带负电的海藻酸钠相互沉淀而使染料与废水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甲壳胺和海藻酸钠的添加量、添加比例、处理温度、pH值、处理时间等因素对废水脱色均有影响。
2005 Vol. 26 (5): 137-139 [摘要] ( 944 ) [HTML 0KB] [ PDF 102KB] ( 625 )
140 李旭
服装数字化技术基本特征分析
主要针对目前服装数字化技术发展的现状,从功能的基本特征概括了二维和三维的技术特点,并对其中的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为用户选型、开发人员完善软件系统以及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2005 Vol. 26 (5): 140-142 [摘要] ( 1048 ) [HTML 0KB] [ PDF 142KB] ( 552 )
143 欧阳友生;陈仪本;彭红;谢小保;彭如群
织物防螨抗菌测试及评价标准的探讨
分析了国内外织物防螨抗菌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了正确评价织物的防螨抗菌性能,并结合我国防螨抗菌织物的实际情况和测试方法滞后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制定“织物防螨”和“织物抗菌”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建议。

2005 Vol. 26 (5): 143-145 [摘要] ( 1001 ) [HTML 0KB] [ PDF 133KB] ( 830 )
146 王正成
HAD环境下纺织业信息系统权限问题研究
对基于异构、自治、分布环境(简称HAD环境)下纺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问题进行需求分析,分别给出2种不同的权限控制策略:用户动态链接生成和基于防火墙的访问控制策略,并且结合国家863项目———基于电子商务的敏捷供应链管理研究给出了部分运行实例。
2005 Vol. 26 (5): 146-148 [摘要] ( 950 ) [HTML 0KB] [ PDF 133KB] ( 3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