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玻璃钢/复合材料  
 
1983年 4卷 01 期
刊出日期 1983-01-15

目次
4 陈维稷
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开创纺织工业新局面——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老厂技术改造学术讨论会开幕词(摘要)
<正>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今天在南京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同时举行老厂技术改造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紧接着中国共
1983 Vol. 4 (01 ): 4-4 [摘要] ( 609 ) [HTML 0KB] [ PDF 85KB] ( 230 )
5 何正樟
提高纺织科技水平为建设现代化纺织工业作出新贡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摘要)
<正> 一、三年来的主要工作1979年10月在广西南宁召开的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号召全国纺织科技工作者为纺织工业现代化贡献力量。三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指引下,我国纺
1983 Vol. 4 (01 ): 5-8 [摘要] ( 635 ) [HTML 0KB] [ PDF 358KB] ( 285 )
8
新年献辞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1983 Vol. 4 (01 ): 8-8 [摘要] ( 416 ) [HTML 0KB] [ PDF 107KB] ( 153 )
9 华树嘉
加强纺织科技工作办好纺织科技刊物
<正> 一、我国纺织工业形势纺织工业既能为人民提供衣着,为社会积累资金,还能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纺织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
1983 Vol. 4 (01 ): 9-11 [摘要] ( 539 ) [HTML 0KB] [ PDF 274KB] ( 232 )
12
无锡轻工业学院简介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1983 Vol. 4 (01 ): 12-12 [摘要] ( 1001 ) [HTML 0KB] [ PDF 102KB] ( 170 )
13 朱茂林;唐妙德;潘自麟;褚大华;钱在锦
织造车间吸声降噪技术研究
本文主要内容为:1.吸声降噪原理简述。2.织造车间声场特性。3.织造车间吸声降噪设计。4.吸声降噪效果评价方法探讨。5.几点结论:①在织造车间中以吸声技术降低车间噪声是可行的,在宽高比小于5的车间,效果在6 dbA 左右,宽高比大于10的车间效果在3 dbA左右。②织造车间可采用浮云式吊装的空间吸声体进行降噪,该方法具有材料简单、价格便宜、施工方便等优点。③织造车间每一个地坪单元均可视为一个各向同性的扩声器。④织造车间吸声降噪效果评价应以工人操作位置的噪声降低量为主,再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983 Vol. 4 (01 ): 13-22 [摘要] ( 654 ) [HTML 0KB] [ PDF 662KB] ( 300 )
22 周玉麟
上海——对浆纱机技术改造的探讨
<正> 上海纺织工程学会学术部准备工程技术改造组于1982年8、9月份连续召开了三个半天的扩大会议,重点交流和讨论了浆纱机的现状及其技术改造路子,参加会议的有上海市纺织院校,科研单位及有关工厂代表四十余人。
1983 Vol. 4 (01 ): 22-22 [摘要] ( 509 ) [HTML 0KB] [ PDF 106KB] ( 162 )
23 王贤洁;黄康道
纱条不匀率测定中试样长度选择的理论探讨
本文用理论推导得出:以250m 作为试样长度,用其所测定的短片段不匀率值替代纱条总不匀率值,是合理的。并且导出了取小于250m 长度片段LW 时,所测定的CV%(变异系数)值占总不匀率的比率γ的关系式γ=([1-(1/L_W)n]/[1-(1/250)n])1/2。作者应用电容式电子均匀度仪测定纱条短片段不匀率时,根据γ值的计算,认为棉纱和毛纱分别选取200m和100m 长度所测得的CV%值已足够精确。
1983 Vol. 4 (01 ): 23-26 [摘要] ( 623 ) [HTML 0KB] [ PDF 268KB] ( 222 )
26
无纺织布技术经验交流会
1983 Vol. 4 (01 ): 26-26 [摘要] ( 404 ) [HTML 0KB] [ PDF 86KB] ( 160 )
27 殷海圻
棉纺钢领浅层硬化热处理的研究
钢领和钢丝圈的接触运动是属于滑动带振动的形式,其最大切应力位置接近表面,钢领的浅层硬化热处理是根据这一观点确定的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用该工艺处理的钢领,硬化层深度仅为渗碳处理钢领的1/3。通过这种工艺处理的钢领,可在较高的速度下,不经任何表面处理而直接上车,并具有良好的耐磨特性,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983 Vol. 4 (01 ): 27-30 [摘要] ( 550 ) [HTML 0KB] [ PDF 284KB] ( 233 )
30
捷克纺织和制鞋机械展览会在沪展出
1983 Vol. 4 (01 ): 30-30 [摘要] ( 432 ) [HTML 0KB] [ PDF 81KB] ( 142 )
31 孙国恩
织编物的性能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织编机的织编过程,然后通过对织编物的结构分析和物理性能试验,讨论了织编物的性能特征,包括透气性、延伸性与断裂伸长、强度、厚度、顶裂强力和耐磨性等。这些性能说明织编物透气性好,纬向伸长率较高,强度不低于一般机织物,并且有良好的耐磨性,比较适宜用于春、夏、秋季服装。文章也指出目前织编物生产中还存在一些疵点,同时提出为了减少布面疵点,在织造工艺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983 Vol. 4 (01 ): 31-34 [摘要] ( 613 ) [HTML 0KB] [ PDF 353KB] ( 244 )
35 华大年
浆纱机七级差微调速器中功率流的研究
G142浆纱机上装有一套七级差微调速器,用来调节浆纱在烘燥过程中的伸长率。该差微调速器是一种封闭式周转轮系,其中存在功率倒流现象,加大了摩擦损失,降低了机械传动效率。本文阐述了封闭式周转轮系中的功率倒流现象及其检查方法,应用该法分析了G142浆纱机七级差微调速器中的功率流情况,提出了可以节能的改进设计方案。理论计算表明,新方案与原机构比较,只需改变部份齿轮齿数,就能适当提高机械效率。
1983 Vol. 4 (01 ): 35-39 [摘要] ( 494 ) [HTML 0KB] [ PDF 359KB] ( 179 )
40 钱磊
涤棉浆纱适宜回潮率的讨论
作者认为全国第二次浆纱专业会议要求涤棉浆纱烘出回潮率,掌握在2%左右是偏低的。本文根据上浆率、浆料配方和涤纶与棉花各自的理论回潮率,计算出涤棉浆纱的理论平衡回潮率为4.01%。再对经过较长时间测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证明涤棉浆纱在布机车间的实际平衡回潮率为3.93%,与理论平衡回潮率十分接近。从而提出将涤棉浆纱烘出回潮率提高到3~3.5%,对提高浆纱质量、布机效率和节约能源都有重要意义。
1983 Vol. 4 (01 ): 40-43 [摘要] ( 773 ) [HTML 0KB] [ PDF 396KB] ( 215 )
44 吴成昌
怎样提高涤粘中长织物毛型感
提高中长织物毛型感,是当前发展品种、扩大化纤使用领域的主要关键之一.本文探讨了提高涤粘中长织物毛型感的具体做法,认为重点应该抓中长织物的前处理和后整理工艺,前处理是提高质量的基础,后整理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对织物本身,应选择适当的组织规格,在织造中采用不上浆或少上浆工艺,用不同纤维交并、交织。文章还通过生产实践,讨论了不同烧毛、退浆、定形和后整理工艺与中长织物毛型感和弹性的关系.
1983 Vol. 4 (01 ): 44-47 [摘要] ( 535 ) [HTML 0KB] [ PDF 329KB] ( 251 )
48 石志康
消烟除尘锻工炉
纺织厂机修车间所用锻工打铁炉,常有大量黑烟弥漫室内,影响环境卫生.上海第三棉纺厂改进了使用的锻工炉,消烟除尘效果很好。它的原理是将煤在炉中进行二次燃烧,第一次燃烧后的烟灰和一氧化碳气再进行第二次燃烧,最后排到大气中的是白色或无色的气体,达到节约用煤、降低车间温度、改善环境卫生和提高炉子使用价值等效果。
1983 Vol. 4 (01 ): 48-49 [摘要] ( 535 ) [HTML 0KB] [ PDF 189KB] ( 195 )
50 江慰曾
化纤设备的综合管理
本文是作者分析了当前设备管理的先进经验,针对目前上海化纤设备管理的情况提出的一些看法。作者认为设备管理应考核综合效率,目前我国化纤设备管理制度应进行改革,并提出具体做法和设备维修效果考核的依据。原文内容非常详尽,本刊限于篇幅,仅将一些重要问题提出,希望通过各方面探讨,使我国化纤设备管理更趋完善。
1983 Vol. 4 (01 ): 50-54 [摘要] ( 519 ) [HTML 0KB] [ PDF 400KB] ( 254 )
54
上海——全国印染机械学术讨论会
1983 Vol. 4 (01 ): 54-54 [摘要] ( 458 ) [HTML 0KB] [ PDF 88KB] ( 157 )
55 沈骏良
论上海棉纺织工业的技术改造
本文回顾了上海棉纺织工业解放以来发展的道路,总结了基本经验,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今后的技术改造,提出了三个认识: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明确目标,要讲究经济效益来确定项目,要有重点有步骤地把技术改造订入规划。并提出了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技术改造:首先要把产品结构的改革放在首要地位,认为上海在发展纯棉的同时,发展化纤仍然是一个方向,上海发展品种要立足于变,要从“新”从“难”;其次要继续对关键性部件进行技术改革,走提高单机效能的成功之路;第三要把设备更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逐步增加设备更新的比重,根据需要与可能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第四对行业和企业的改造,都存在合理布局和改善比例关系的问题;最后论述了加强科技研究和技术改造的关系,认为先进技术正是我们需要的适用技术的储备。
1983 Vol. 4 (01 ): 55-59 [摘要] ( 526 ) [HTML 0KB] [ PDF 509KB] ( 260 )
60 本文是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研究所高效有梭毛织机研究小组的综合报告。文章认为在近期内对性能落后的有梭织机进行技术改造;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小组对我国历年来引进的各种国外有梭织机进行了剖析;并对国外有梭织机和多臂机的机构逐一作了简单分析;可作为吸收国外先进
国外有梭织机的发展趋势及机构剖析
1983 Vol. 4 (01 ): 60-64 [摘要] ( 554 ) [HTML 0KB] [ PDF 422KB] ( 214 )
64
十三省、市、自治区针织学术讨论会
1983 Vol. 4 (01 ): 64-64 [摘要] ( 398 ) [HTML 0KB] [ PDF 98KB] ( 138 )
64
柞蚕丝理化性能阶段鉴定会
1983 Vol. 4 (01 ): 64-64 [摘要] ( 465 ) [HTML 0KB] [ PDF 98KB] (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