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年 35卷 2期
刊出日期 2014-02-15

纤维材料
纺织工程
染整与化学品
服装工程
机械与器材
管理与信息化
综合述评
沙龙
纤维材料
1 朱舜 姚玉元 林启松 俞晨玲 吕汪洋 陈文兴
活性碳纤维负载金属铂的制备及催化氧化甲醛
针对甲醛污染问题,研制了一种去除甲醛的催化纤维。利用硼氢化钠化学还原法制备了活性碳纤维(ACF)载铂(Pt)催化剂(Pt/ACF),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等温线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Pt/ACF对溶液中甲醛的催化性能表明,Pt/ACF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反应9h后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6.5%,并且甲醛可矿化为二氧化碳,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Pt/ACF在室温下能够有效净化空气中的甲醛,并且可矿化为二氧化碳。
2014 Vol. 35 (2): 1-0 [摘要] ( 792 ) [HTML 1KB] [ PDF 1170KB] ( 454 )
6 周昊 徐英莲
羊绒纤维表面接枝及其性能研究
为了改善羊绒织物易毡缩、易起毛起球的服用特点,以甲基丙烯酰胺为接枝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对羊绒纤维进行了表面接枝修饰,分析了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因素,测试了接枝羊绒纤维的形态结构和主要性能,结果表明:得到不同增重率的接枝羊绒可采用浴比1:20、引发剂KPS用量1%,单体浓度为40%、反应温度为80℃、反应ph值为2的条件下,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实现;接枝增重率为10%的羊绒纤维,在保持着完整的鳞片结构的基础上,纤维表面得到了一定的修饰,其力学性能略有提升,摩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缩绒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2014 Vol. 35 (2): 6-0 [摘要] ( 549 ) [HTML 1KB] [ PDF 1577KB] ( 330 )
12 宋孝浜 金利民 王春霞
芯材结构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抗压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为了说明芯材结构对中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纱线芯材、树脂尺度上计算并比较“π”形与“O”形这两种不同芯材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相同压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材料结构的挠度随时间的变化、应力在结构中的分布、最大、最小应力所在位置以及应力均衡度等发现:复合材料(“O”形芯材)的变形程度比复合材料(“π”形芯材)的变形程度小。此外,对于前者而言,其应力集中部位处于几何结构对称的中心线上,这种对称性对材料结构的整体承力有利,且应力的不均衡度较小,使其能够吸收与耗散较多的能量。
2014 Vol. 35 (2): 12-0 [摘要] ( 610 ) [HTML 1KB] [ PDF 1424KB] ( 412 )
18 郑振荣 马晓光 张晓丹
海藻酸钠-壳聚糖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
海藻酸钠和壳聚糖都是价廉环保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前景。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壁材,复合醇为芯材,通过乳化固化法制备出相变储热微胶囊,解决了脂肪醇在相变过程中的泄露问题。探讨了芯材用量、碳酸钙用量、乳化体系和壳聚糖浓度等对微胶囊储热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径分析仪、DSC和测试步冷曲线等手段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37.9℃,调温区间为37.9~40.8℃,相变潜热为52.8J/g,芯材包封率为44.7%。
2014 Vol. 35 (2): 18-0 [摘要] ( 676 ) [HTML 1KB] [ PDF 1343KB] ( 701 )
纺织工程
23 邹专勇
喷气涡流纺成纱工艺对竹浆纤维色纺纱性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拓展喷气涡流纺织品种及提高传统色纺纱加工效率,利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方案,借助软件Minitab 16,分析喷气涡流纺工艺参数对竹浆纤维色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纱工艺对色纺纱断裂强度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纺纱速度及纱线线密度对色纺纱断裂强度的影响受喷嘴气压不同取值影响;色纺纱条干不匀主要受纺纱速度和纱线密度影响,提高纺纱速度使纱线条干不匀先减后增,而减小纱线线密度将显著恶化色纺纱条干;色纺纱毛羽主要受喷嘴气压和纺纱速度影响,降低喷嘴气压及提高纺纱速度均会使纱线毛羽增加;色纺纱直径主要受喷嘴气压和纺纱线密度影响,增加喷嘴气压或减小纱线线密度,均会使色纺纱直径明显减小。
2014 Vol. 35 (2): 23-0 [摘要] ( 797 ) [HTML 1KB] [ PDF 1524KB] ( 337 )
29 郭敏 张同华 程岚 薛雯
基于TRIZ理论的新型结构复合纱线的设计与制作
为弥补复合纱线中包芯纱和包缠纱的缺陷,设计出具有特殊结构和优良性能的新型复合纱线。利用TRIZ理论的九屏幕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结构复合纱线的设计思路,合理选择并利用TRIZ理论的技术矛盾解决原理1、15、17、27和32,对新型结构复合纱线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进行指导和改进,采用特殊喂入机构将3根涤纶单丝等间距的分布在牵伸之后的须条中,从前钳口出来进行加捻而形成的特殊空间立体结构的新型结构复合纱线。结果表明,纱线的实际结构与设计的理想结构一致,且新型结构复合纱线具有优异性能。
2014 Vol. 35 (2): 29-0 [摘要] ( 511 ) [HTML 1KB] [ PDF 1339KB] ( 430 )
34 雷惠 丛洪莲 楚玉松
织物结构对毛衫保暖性能的影响
为研究织物结构对织物保暖性能的影响,选取了四平组织、罗纹空气层组织、1+1罗纹组织、畦编组织和半畦编组织5种常用的毛衫组织结构,采用相同的原料编织一系列弯纱深度的试样并进行线圈长度、织物厚度、透气性和保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四平组织织物最轻薄;畦编组织织物保暖性最好且透气性最佳;织物的保暖性受厚度和透气性的双重影响,对于单一线圈结构织物,在一定的弯纱深度范围内,厚度对保暖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随着弯纱深度的增加透气性对保暖性的影响占主导作用;保暖轻薄系数与弯纱深度之间为二次多项式关系。
2014 Vol. 35 (2): 34-0 [摘要] ( 565 ) [HTML 1KB] [ PDF 1148KB] ( 374 )
39 张红霞 黄锦波 祝成炎 沈红卫 许建峰 江雅芬
凉爽型桑蚕丝交织面料的开发与性能评价
为开发一种新型夏季凉爽面料,采用蚕丝为经纱,改性凉爽涤纶短纤纱和桑蚕丝按不同比例投纬,以2上2下斜纹组织试强1组含不同比例改性凉爽涤纶的夏季凉爽面料。测试了织物的厚度,面密度等基本参数,并通过对面料的瞬态导热、热传系数、蓄热升温和湿阻等实验对凉爽面料的热湿性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交织面料具有良好的瞬态导热性能;在相对厚度一定情况下,织物内含改性凉爽涤纶比例越高,织物热传性能越佳;改性凉爽涤纶含量高的织物在蓄热升温过程中能够长时间维持织物在较低温度;蚕丝相较于改性凉爽涤纶具有更好的透湿性能。
2014 Vol. 35 (2): 39-0 [摘要] ( 475 ) [HTML 1KB] [ PDF 897KB] ( 434 )
染整与化学品
43 仇兆波 王树根
聚乳酸纤维∕涤纶染色色光差异性研究
选用15种具有代表性的分散染料对PLA、PET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染料在纤维上的颜色特征值和最大吸收波长,发现染料在2种纤维上存在显著的色光差异,与PET纤维相比,染料在PLA纤维上产生了浅色效应,蒽醌型和杂环偶氮型染料在2种纤维上的颜色差别相对较小,较适用于PLA、PET交织物或混纺织物的染色。通过从染料的溶解度参数分析了PLA、PET及染料的相互适应性,提出了PLA/PET混纺系统的染料要求。
2014 Vol. 35 (2): 43-0 [摘要] ( 503 ) [HTML 1KB] [ PDF 808KB] ( 474 )
47 张殿微 崔永珠 王晓 刘国军 魏春艳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微射流预乳化法
采用含氟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N,N-二甲基甲酰胺、丙烯酸丁酯、一缩二丙二醇为单体,以NP-10、NP-8、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乳化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作为引发剂,使用微射流纳米分散仪预乳化法制备拒水拒油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并研究了预乳化工艺对乳液粒径及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425MPa压力下微射流预乳化2次得到整理剂的粒径均匀分布在50~57nm之间,整理剂带正电荷,物化性能稳定。用其整理后的棉织物,对水和对油接触角分别达到140°和125°以上。
2014 Vol. 35 (2): 47-0 [摘要] ( 762 ) [HTML 1KB] [ PDF 1224KB] ( 444 )
52 张明政 沈云 甄莉莉 黄丹
新型紫外线吸收剂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中的应用
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O)、三聚氯氰(TCT)为原料合成了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4-(4,6-二氯-1,3,5-三嗪-2-氧基)-2-羟基苯基苯甲酮(UV-DTHM)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的抗紫外整理。探讨了织物在UV-DTHM整理液中的浸轧温度、汽蒸时间及紫外吸收剂的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获得了优化得整理工艺条件。在对织物重2% (o.w.f)UV-DTHM整理液中60℃下浸轧,汽蒸60 min后棉织物具有了很好的抗紫外效果,紫外线防护因子(UPF)值达46.5,且皂洗30次后UPF值基本恒定为34.2,显示了优异的耐皂洗性能。
2014 Vol. 35 (2): 52-0 [摘要] ( 672 ) [HTML 1KB] [ PDF 871KB] ( 514 )
56 曹机良 李晓春 边亚敏 李璐
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染色
采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和氯化钠用量等对上染和固着率的影响,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1-2g/L,氯化钠20-40g/L,60℃染色60min以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0g/L,氯化钠20-40g/L,80-90℃染色60min以上;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和固着率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较好。
2014 Vol. 35 (2): 56-0 [摘要] ( 632 ) [HTML 1KB] [ PDF 1200KB] ( 552 )
服装工程
62 刘丹丹 梁惠娥 邢乐
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海水山崖纹作为显示古代王宫贵族地位的一种重要符号,被广泛应用在清代龙袍之上。为进一步丰富清代服饰纹样的研究,并为服饰文物的断代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通过对清代各个时期的龙袍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所具有的特征。并通过对海水山崖纹各个细节进行的统计与归纳,总结了清代龙袍上海水山崖纹在演变过程所呈现的规律。研究发现,清代龙袍上的海水山崖纹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大致呈现出:由早期朴素简约到中期华贵富丽,最终趋于精细规整的规律。
2014 Vol. 35 (2): 62-0 [摘要] ( 936 ) [HTML 1KB] [ PDF 1392KB] ( 489 )
67 施静
手编链的隐寓特征
为了揭示小小的手编链上所折射出的“博大,精深”中国民族文化,大量现代手编链实物被收集与研究。通过构成分析,不仅指出手编链由结和缀两部分组成,同时指出手编链作为中国结应用形式之一,在具备了特有审美形式的同时也被赋予了广泛而多样的隐寓文化内涵。从五行学说以及法器、玉、结文化的分析对手编链隐寓性进行溯源,指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取向来赋予手编链缀饰多样化的内涵。并以此为立足点,从中华隐寓文化的角度对手编链精神层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手编链的物象隐寓、行为隐寓、言语隐寓三大隐寓特征。
2014 Vol. 35 (2): 67-0 [摘要] ( 552 ) [HTML 1KB] [ PDF 877KB] ( 395 )
71 王永进 宋彦杰 刁杰
排球比赛服的功能结构设计研究
功能性排球比赛服是运动员比赛和训练必不可少的装备。传统排球比赛服的设计方法具有局限性,这是因为服装基本都是根据人体静态尺寸和形态设计的,往往忽视了人体在排球运动中的物理和生理特性。为了设计开发出高性能排球比赛服,本次研究首先在5个被测量者所穿着的合体连身衣上确定网格线,通过观察网格线在17种姿态下的变化,来了解皮肤变化的物理特征;其次是通过实验收集排球运动中人体体表的热湿数值,通过分析来确定运动中的人体体表温湿变化及分布特点的生理特征;最终基于观察、测试和数据分析结果,对高性能排球比赛服的功能结构设计进行具体探讨,最终探索性提出一种科学的高性能排球比赛服设计方法。
2014 Vol. 35 (2): 71-0 [摘要] ( 585 ) [HTML 1KB] [ PDF 2007KB] ( 595 )
机械与器材
78 陈怀忠
平网印花单元网络化及其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针对传统平网印花机印花单元抗干扰能力差、通信联网功能弱,印花刮刀驱动速度及位置定位控制精度低,网框提升污染大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对传统平网印花机印花单元网络化及电气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方案。以松下FP-X PLC 为印花单元中心控制器,各印花单元通过PC-LINK工业通信网络组成印花监控系统,以触摸屏作为显示和监控单元,动态地监控生产过程。同时采用新型永磁同步伺服驱动策略对印花单元刮刀系统和网框提升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进。通过对多个印染企业印花设备进行优化改造,实践数据表明,改造后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速度快,功能全,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
2014 Vol. 35 (2): 78-0 [摘要] ( 638 ) [HTML 1KB] [ PDF 1414KB] ( 274 )
84 王艳良 童志明 龚增
滚筒摩擦实验条件对防静电服积累电荷量的影响
为了研究防静电服的摩擦带电状况,利用国标GB12014—2009《防静电服》中规定的滚筒摩擦法使防静电服与标准布摩擦产生静电积累电荷,并通过法拉第筒感应收集,从测试的可靠性角度研究了在同一和不同的空气相对湿度下收集的电荷量大小,并且考察了滚筒摩擦时间对静电积累电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100次的滚筒摩擦实验统计,电荷量的分布范围为0.10μC至0.40μC,对于国标GB12014—2009中0.20μC的级别判断标准来讲显得发散,50次以上测试取平均值可以得到相对稳定的测量结果;2)电荷量并没有随着单次摩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然而实验发现随着摩擦次数增加,电荷量均值有减小的趋势;3)在60%的电荷分布区域(0.19μC至0.25μC)上,体现了相对湿度增大,电量减小的趋势,然而这种趋势从总体的测试电荷量分布来看并不明显。
2014 Vol. 35 (2): 84-0 [摘要] ( 532 ) [HTML 1KB] [ PDF 1163KB] ( 351 )
管理与信息化
89 秦益民
医用纺织材料的研发策略
医用纺织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功能性纺织品。医用纺织材料的用途广泛,生产技术涉及纺织、材料、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目前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最高的行业之一。本文分析了研发策略在开发医用纺织材料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对市场分类的基础上介绍了适用于不同市场的研发策略和产品定位原则,并根据医用纺织材料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现实可行的研发流程,对成功开发医用纺织材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4 Vol. 35 (2): 89-0 [摘要] ( 491 ) [HTML 1KB] [ PDF 1322KB] ( 589 )
94 项明 姚雪存 崔振东 华铨平
利用相关反馈技术和形状特征的服装图像检索算法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在服装电子商务中是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形状特征是服装图像的最重要的视觉特征之一,但基于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一直是图像处理领域多年的难题。为了提高准确性,提出一种利用通用Fourier描述子与改进的相关反馈技术来提高服装图像检索精度的算法。通用Fourier描述子在所有形式的Fourier描述子中性能突出,同时根据样本的概率分布改进了查询向量优化算法中的权值计算方式,使相关尺度更加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的优势。
2014 Vol. 35 (2): 94-0 [摘要] ( 423 ) [HTML 1KB] [ PDF 1129KB] ( 383 )
综合述评
99 周铭 杜赵群
负泊松比结构纺织材料的研究进展
从负泊松比泡沫与负泊松比聚合物的结构着手,揭示了负泊松比材料微观结构内凹的凹角结构和内旋的折叠结构为材料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本质,是负泊松比纺织材料的结构设计理念。通过对高聚物合成纤维、纱线与织物等负泊松比纺织材料的结构分析,其结果也表明:负泊松比纤维的结构基础为内凹的凹角结构和内旋的折叠结构,负泊松比纱线的结构基础为内旋的折叠结构,负泊松比织物的结构基础为内凹的凹角结构和内旋的折叠结构,与负泊松比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相似。通过对负泊松比材料的结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可提升纺织材料技术、增加新功能纺织品。
2014 Vol. 35 (2): 99-0 [摘要] ( 962 ) [HTML 1KB] [ PDF 2895KB] ( 498 )
109 田苗 李俊
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与发展趋势
智能服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对其设计模式的研究并不成熟。为确定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智能服装设计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文献分析,从基于技术、面料和结构造型三个维度交互关系的角度总结了智能服装的一般设计方法。提出“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运用智能服装的一般设计方法,引入功能服装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五级评价”作为智能服装设计的一般模式。在整个设计过程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回收利用率以令智能服装更加环境友好。提出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是对于特殊群体的专业集成化,及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商业大众化。
2014 Vol. 35 (2): 109-0 [摘要] ( 695 ) [HTML 1KB] [ PDF 1906KB] ( 1103 )
沙龙
116 李春花 徐纪纲 程春祖 王荣民 赵庆章
纤维素浆粕在NMMO/H2O中的溶胀行为研究
通过纤维素浆粕在溶胀过程中厚度的变化以及溶胀前后结晶程度的变化,研究了纤维素浆粕在NMMO/H2O中的溶胀行为。详细研究了溶胀工艺条件NMMO/H2O溶液的浓度、溶胀温度及时间对纤维素浆粕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MMO浓度、溶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浆粕厚度变化明显,溶胀效果较好。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纤维素浆粕溶胀前后的衍射峰的变化,发现NMMO/H2O能进入纤维素的结晶区,改变纤维素的结晶程度,且NMMO/H2O溶液浓度越大、温度越高,纤维素的结晶度变化越明显。
2014 Vol. 35 (2): 116-0 [摘要] ( 854 ) [HTML 1KB] [ PDF 1080KB] ( 425 )
121 余木火 张玥 韩克清 李欣达 黎欢 钟璇 童贤涛 顾文庆 谢和平 朱姝
低温碱尿素法制备纤维素纤维的研究进展
纤维素是最有可能大规模替代石油的资源,但是纤维素的特殊结构导致其难以溶解在普通溶剂中,也不能熔融纺丝,极大地限制了这类强极性高分子的工业发展, 因此纤维素纤维的高效绿色制备新方法成为国际研究热点。在我国张俐娜院士发明的低温碱尿素水溶液直接溶解纤维素新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在对这一新技术进行了纺丝工程研究,分别包括间歇式、连续式以及连续式原位化学改性。工程实验证明将双螺杆应用于纤维素的溶解,利用双螺杆挤出机的强剪切力可以明显提高纤维素的溶解效率,提高纤维素的溶解度,提高溶液均匀性并延长纺丝液凝胶时间,从而实现纤维素纺丝液的高浓度连续稳定纺丝。
2014 Vol. 35 (2): 121-0 [摘要] ( 1169 ) [HTML 1KB] [ PDF 1432KB] ( 466 )
126 孙玉山 徐纪刚 李昭锐 程春祖 张均 李晓俊
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开发概况与展望
从长远发展角度,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将从根本上解决粮棉争地问题,成为未来纤维材料的大宗品种。在已开发的新溶剂法技术中,Lyocell纤维近年内将在国内外形成30万吨左右的生产规模,并在未来专用浆粕和溶剂量产后迎来高速发展期。碱/尿素水溶液溶剂体系需着重解决凝固过程中氢键制约大分子拉伸取向问题;纤维素氨基甲酸酯/NaOH水溶液体系需通过工艺完善,使纤维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粘胶纤维的水平;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可先期开发功能性纤维;磷酸溶剂体系需重点解决降解控制和溶剂回收问题,以实现低成本和环保生产。
2014 Vol. 35 (2): 126-0 [摘要] ( 869 ) [HTML 1KB] [ PDF 1663KB] ( 576 )
133 王华平 姚勇波 夏晓林 张玉梅
离子液体新介质在高值化纤维素纤维中的应用
为了探索高值化纤维素纤维的发展,综述了离子液体新介质在高值化纤维素纤维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纺丝过程与技术的进展,指出离子液体新介质应用于纤维素纤维理论研究已比较完善,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处在工程化的前期。列举了多种离子液体为溶剂的高值化纤维素纤维产品,提出高值化纤维素复合纤维与纤维素衍生物纤维是离子液体在纤维素纤维产品开发领域的发展方向。
2014 Vol. 35 (2): 133-0 [摘要] ( 590 ) [HTML 1KB] [ PDF 1244KB] ( 369 )
138 龙晓静 高翠丽 王兵兵 赵卫 潘若才 夏延致
碳材料对海藻酸钠纺丝液降解性的影响
研究了炭黑(CB)、活性炭(AC)、氧化石墨烯(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等碳材料的加入对海藻酸钠(SA)溶液降解性能的影响,利用GPC和旋转粘度计测定了SA/碳材料复合溶液降解率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SA/碳材料复合溶液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各种碳材料的加入对SA的防降解效果依次为GO>CB>AC>MWCNTs,其降解速率常数依次为:kSA>kSA/MWCNTs>kSA/AC>kSA/CB>kSA/GO。通过FT-IR、XRD和SEM对SA/碳材料复合溶液防降解效果的表征,结果表明,碳材料与SA之间并未形成共价键,只有氢键作用。经紫外照射的SA/碳材料复合膜,纯SA膜晶区强度稍有下降,SA/GO晶区的强度则明显增强。纯SA膜经紫外照射后出现了裂纹,加入各种碳材料的SA薄膜未发现有裂纹出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碳材料对SA进行防降解改性是一种工艺简单,操作快捷的方法。
2014 Vol. 35 (2): 138-0 [摘要] ( 680 ) [HTML 1KB] [ PDF 1733KB] ( 435 )
145 王锐 莫小慧 王晓东
海藻酸盐纤维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海藻酸盐纤维是一种用海藻酸钠制备而成的生物基纤维,原料来源于海洋褐藻,生物相容性好,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交换可形成凝胶,有很高的吸湿保湿性,基于其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其应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报道。为了更全面地对其应用发展进行总结,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报道,文章从海藻酸盐纤维的发展历史开始,介绍了海藻酸盐纤维的优缺点,并对海藻酸盐纤维的应用及限制条件进行了说明,后重点对海藻酸盐纤维为基础的医用敷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总结,最后综合市场的发展对海藻酸敷料的国内研究方向和海藻酸盐纤维在纺织品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4 Vol. 35 (2): 145-0 [摘要] ( 624 ) [HTML 1KB] [ PDF 2119KB] ( 731 )
153 吴雄英
生物质再生纤维成份标签的技术要求及相关思考
针对生物质再生纤维在研究开发中层出不穷的新型纤维,如何规范生物质再生纤维命名、对其纤维制品进行成份标签标注,分析了主要贸易国的纺织服装技术法规,表明在纺织服装上的纤维成分标签技术要求是强制性和耐久性的。从建立生物质再生纤维的术语和定义、纤维成份的定性分析、定量测试等方面标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规范生物质再生纤维的命名、建立生物质再生纤维鉴别和成份测试方法、参与建立国际上生物质再生纤维的命名和检测方法标准工作建议。
2014 Vol. 35 (2): 153-0 [摘要] ( 455 ) [HTML 1KB] [ PDF 1211KB] ( 292 )
157 周家村 胡广敏
纯壳聚糖纤维工业化环保纺丝技术与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了壳聚糖纤维的国内外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纯壳聚糖纤维,工业化绿色纺丝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突破;详细说明了纯壳聚糖纤维在医疗、卫生、纺织、航天、军工、烟草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今后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对纯壳聚糖纤维在高端领域产品的研发,以更好地发挥纯壳聚糖纤维在促进人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推进纯壳聚糖纤维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4 Vol. 35 (2): 157-0 [摘要] ( 513 ) [HTML 1KB] [ PDF 1279KB] ( 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