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玻璃钢/复合材料  
 
2014年 35卷 12期
刊出日期 2014-12-15

纤维材料
纺织工程
染整与化学品
机械与器材
管理与信息化
综合述评
纤维材料
1 吴惠英 左保齐 周燕
氯化钙∕甲酸溶解体系下氯化钙质量分数对蚕丝溶解性的影响
采用CaCl2-FA溶解体系对丝素进行溶解,讨论不同CaCl2浓度对丝素溶解性的影响,通过流变、SEM、红外以及X-衍射等测试手段表征丝素溶液及其干燥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溶解时间下,丝素的溶解度随着Cacl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解呈现先快后缓的上升趋势。当CaCl2浓度为2%、5%、8%、10%时,丝素溶液的流变曲线中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CaCl2浓度为1%时,粘度明显高于其他浓度值溶解下的丝素溶液。SEM表明,丝素溶液以及丝素干燥膜中均可以清晰观察到纳米纤维结构。红外分析表明,该溶解体系制备的丝素蛋白大分子以β-折叠结构为主,而CaCl2浓度的不同对丝素的结构影响不明显。X-衍射分析表明,丝素在 9.5°,20.5°和23.9°处出现结晶锋,均属于Silk II结构。
2014 Vol. 35 (12): 1-0 [摘要] ( 599 ) [HTML 1KB] [ PDF 1635KB] ( 558 )
6 崔国艳 颜娜 韩冰
聚乳酸∕聚乙醇酸新型纳米支架载药体系研制
将药物盐酸四环素(Tet)与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同时溶解在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比为1:1)的有机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PLGA/Tet纳米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药物的吸光度,并计算其释药速率;通过改良的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观察其体外抑菌性能;SEM观察细胞和支架的形态、黏附及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不同载药量的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直径在360–470nm之间,无显著差异;载药量为10%的纳米纤维突释最大,在体外可持续释药27天以上。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瞬时、长效的抑菌活性。SEM观察显示人成骨样细胞MG-63与纳米纤维膜在支架上共培养后生长良好,表明其细胞相容性良好。
2014 Vol. 35 (12): 6-0 [摘要] ( 285 ) [HTML 1KB] [ PDF 1557KB] ( 300 )
11 刘雷艮 潘志娟
静电纺聚酰胺6/聚酰胺66纤维膜对染料的过滤性能
为了将具有高表面吸附能和高孔隙率的静电纺纳米纤维膜作为一种新型膜材料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达到高效过滤染料的目的,研究了在0.1MPa恒压死端过滤条件下静电纺PA6/66纤维膜对0.1g?L-1分散蓝2BLN悬浮液和弱酸性蓝N-RL水溶液的过滤效果,通过SEM、孔径分析测试仪、纳米粒径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仪测试并分析了静电纺PA6/66纤维膜的表面形态、孔隙结构、染料粒径分布及对染料的截留性能。结果表明,连续过滤1h后,静电纺PA6/66纤维膜的表面均沉积一层致密的滤饼,对分散蓝2BLN的截留率达95.6%,对弱酸性蓝N-RL的截留率仅为35.1%,但是对两类染料的过滤通量却相似。
2014 Vol. 35 (12): 11-0 [摘要] ( 338 ) [HTML 1KB] [ PDF 1526KB] ( 391 )
17 卢永华 张光先 张凤秀 张袁松
接枝阳离子茧衣对印染废水中染料的吸附
 研究了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对茧衣接枝阳离子的改性,并研究了改性茧衣对3支活性染料、2支酸性染料和1支直接染料的吸附作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2,3-环氧丙基三乙基氯化铵主要接枝在茧衣的氨基上;粒子表面电位分析表明,改性茧衣表面电位从-56.2 mV提高到-23.2 mV;改性茧衣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速率很快,大量吸附都在前2~4 min完成;改性茧衣对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的脱色率很高,对活性染料的脱色率稍弱;改性茧衣阳离子接枝率越高,对染料的吸附量越大。接枝率为0.31%~2.70%的改性茧衣对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及活性染料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6.0%~81.3%(g/g)、31.2%~50.6%(g/g)、5.16%~32.4%(g/g)。由此表明,改性茧衣对染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2014 Vol. 35 (12): 17-0 [摘要] ( 416 ) [HTML 1KB] [ PDF 1684KB] ( 370 )
24 洪国沈 吴明华 方雨婷 刘彦杰 宋伟
端羟丙基含氟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改性水性聚氨酯性能
采用端氢含氟聚硅氧烷和烯丙基醇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经硅氢加成合成端羟丙基含氟聚硅氧烷,并应用于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了合成因素对双键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核磁(1H-NMR)以及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合成产物结构加以表征,并测定了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胶膜和涂层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副反应抑制剂能有效抑制硅氢加成反应的副反应。端羟丙基含氟聚硅氧烷合成优化工艺条件为:副反应抑制剂用量0.2%,催化剂用量60ppm,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h。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粒径为45nm,胶膜水接触角及吸水率分别为106.8°和28.1%。相对未改性水性聚氨酯,改性水性聚氨酯涂层织物拒水性得到明显改善。
2014 Vol. 35 (12): 24-0 [摘要] ( 311 ) [HTML 1KB] [ PDF 1599KB] ( 420 )
纺织工程
31 李宁 宋广礼 刘梁森 张宇群 姜亚明
芳纶针织物的防刺性能
以芳纶纤维为原料,编织了纬平针组织、畦编组织、罗纹组织来研究织物结构对芳纶针织物防刺性能的影响,采用天津工业大学自制的滚筒记录式织物防刺性能测试仪,测试了穿刺过程中的冲击时间、冲击位移、刺穿深度等参数。结果表明:罗纹组织具有较好的防刺破性能;多层织物测试时试样的叠放次序对防刺效果有影响,两层以上的罗纹织物或其他结构的多层织物叠加后可以满足相应标准规定的防刺要求;在防刺测试曲线中直线段的斜率可以反映出防刺性能的优劣。
2014 Vol. 35 (12): 31-0 [摘要] ( 490 ) [HTML 1KB] [ PDF 1457KB] ( 390 )
36 刘可帅 李婉 余豪 陈军 夏志刚
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环锭纱线质量的影响
以斜位纺纱原理为背景,建立了斜位纺纱加捻三角区变化模型,探讨了纺纱三角区形态变化对纱线毛羽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采用在不同细纱机型上分别进行直位和斜位纺纱,实现斜位纺加捻三角区形态变化差异,对比研究不同纺纱三角区形态下的纱线性能指标,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验证明。实验结果表明:捻度有效传递和对应斜位导纱方式能有效降低加捻三角区几何面积,提高三角区纤维握持加捻效果,改善成纱毛羽,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2014 Vol. 35 (12): 36-0 [摘要] ( 372 ) [HTML 1KB] [ PDF 1205KB] ( 356 )
41 刘娜 徐伯俊 刘新金
赛络纺加捻三角区内纤维的受力分析
根据纤维的力学性能和赛络纺加捻三角区的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赛络纺加捻三角区内纤维受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对锭速、钢丝圈和捻系数对加捻三角区内纤维受力分布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锭速对成纱三角区内纤维受力分布影响效果最为明显,三角区内纤维的受力和纺纱张力的方向有密切关系,细纱捻系数对加捻三角区的结构有着重要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结合纺纱理论可以实现纺纱工艺参数的优化,对纺纱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 Vol. 35 (12): 41-0 [摘要] ( 454 ) [HTML 1KB] [ PDF 1410KB] ( 441 )
47 卢雨正 张建祥 刘建立 赵海涛 范雪荣 高卫东
泡沫上浆与经纱预湿协同工艺的浆纱效果
针对传统上浆方法存在浆料消耗多、能耗高等问题,研究了泡沫上浆-经纱预湿协同上浆新工艺,并将其与传统上浆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传统浆纱工艺与经纱预湿-泡沫上浆协同工艺在纱线的质量指标、纱线形态和织造效率上的差异,揭示新工艺方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上浆-经纱预湿浆纱工艺在纱线增强率、减伸率、耐磨提高率、毛羽降低率等质量指标以及织造效率方面与传统浆纱工艺相近,但其上浆率明显低于传统上浆方式,而且在节省蒸汽能耗,降低退浆废水排放量以及节省退浆助剂方面有明显优势。
2014 Vol. 35 (12): 47-0 [摘要] ( 240 ) [HTML 1KB] [ PDF 1421KB] ( 273 )
52 张玉 谢春萍 陆如
全聚纺涤棉混纺纱内纤维的径向分布
为研究全聚纺混纺纱中纤维的径向分布情况,采用环锭纺、网格圈型集聚纺和全聚纺3种方法纺制28.1tex涤棉混纺纱线,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三种混纺纱线样本,借助MOTTC B1型显微镜观察并采集样本中两种纤维的分布状况图,结合汉密尔顿(Hamilton)指数的方法分析,得到全聚纺混纺纱内涤纶纤维和棉纤维在纱截面内的内外转移趋势及分布规律。结果指出:利用传统环锭纺纺制的涤棉混纺纱,涤纶纤维有明显向纱芯转移的趋势,而网格圈型集聚纺,涤纶纤维向纱芯转移的趋势较传统环锭纺弱,全聚纺相对于网格圈型集聚纺而言,涤纶纤维分布更加随机,并且涤纶纤维有向纱外转移的趋势。
2014 Vol. 35 (12): 52-0 [摘要] ( 281 ) [HTML 1KB] [ PDF 1295KB] ( 431 )
57 陈丽华
弹力针织物的疲劳测试方法
本文对经编弹力针织物氨纶丝疲劳和抽拔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测试与分析了初伸长和往复拉伸对经编弹力针织物疲劳和抽拔的影响及其显著性。然后结合试穿结果,测试分析了试样有初伸长和无初伸长试验方法氨纶丝疲劳和抽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伸长率的增加,疲劳现象严重,初伸长率对织物的变形率、回复率及氨纶丝疲劳级数有显著影响;随着往复拉伸率的增加,疲劳和抽拔现象的增加,往复拉伸率对织物的变形率、回复率及氨纶丝疲劳级数及抽拔根数有显著影响;有初伸长疲劳试验的结果更符合实际穿着情况;有初伸长疲劳试验的初伸长率为60%,往复拉伸动程≤拉伸隔距的80%。其研究结果对氨纶弹力针织物疲劳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 Vol. 35 (12): 57-0 [摘要] ( 268 ) [HTML 1KB] [ PDF 1376KB] ( 452 )
63 张雪 陈韶娟 孙亚宁 张潭 马建伟 孙晓婷
应用三维扫描技术的织物成型性测试与表征
综述了织物成型性测试的背景和研究现状,介绍了结构光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测量仪的测试原理。为了能够快速、简便、准确的测定和评价织物的成型能力,以三维扫描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直观的、方便的织物的成型评价方法。首先使织物试样在顶球的作用下起皱,借助三维扫描获取数字模型,并利用三维处理软件对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相关指标。以10 块试样测试分析发现,织物下的体积可较好地表征织物成型性,为表征和评价织物的成型能力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4 Vol. 35 (12): 63-0 [摘要] ( 256 ) [HTML 1KB] [ PDF 1343KB] ( 266 )
69 于磊 蔡东照 黄机质
基于孔径分布图的高密织物防水透湿性能
为了研究高密织物孔径分布对防水透湿性的影响,采用异收缩纱线减小织物孔径,测试了孔径分布图及对应的防水透湿性。讨论了纱线收缩过程中织物孔径分布图的变化,研究了孔径分布图与防水透湿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纱线收缩孔径减小,孔径分布图中主体孔径向左偏移,主体孔径左边较小孔径区域的分布趋于消失,主体孔径百分比逐渐增大,最大孔径逐渐减小,但存在一个极小值,对应的防水性有一个极大值;透湿的主要通道为纤维间的孔径。通过线性拟合发现,织物中透湿量随平均孔径迅速增加,呈四次方函数的关系。
2014 Vol. 35 (12): 69-0 [摘要] ( 304 ) [HTML 1KB] [ PDF 901KB] ( 223 )
染整与化学品
73 刘彦杰 吴明华 侯彦敏 洪国沈 鲍进跃
超支化氨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及其应用
以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通过环氧基的开环反应,合成超支化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制备改性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合成工艺因素对环氧基转化率的影响,优化了合成工艺条件,探究了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对改性聚硅氧烷乳液及其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并测定了改性聚硅氧烷乳液和整理织物性能。结果表明:当聚硅氧烷链段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0,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与二乙烯三胺物质的量的比为1.5:1,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3 h,溶剂异丙醇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30%时,环氧基转化率为93.25%;合成产物乳液稳定、不漂油,平均粒径为56 nm;相对氨基硅油与嵌段型聚醚改性氨基硅油,改性聚硅氧烷整理织物黄变性低,柔软性和亲水性良好。
2014 Vol. 35 (12): 73-0 [摘要] ( 660 ) [HTML 1KB] [ PDF 1668KB] ( 337 )
80 胡凤霞 杜兆芳 张健
壳聚糖/Ag+复合抗菌剂整理莫代尔织物
为提高Modal织物的抗菌性能,本文采用有机和无机复合的方式,制备了新型壳聚糖/ Ag+复合抗菌整理剂,并将其用于Modal织物的抗菌整理。先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两种抗菌剂单独整理Modal织物时的适用浓度范围。再用正交实验优化复合抗菌整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复合抗菌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采用壳聚糖或银离子的抗菌效果。经0.8g/L的壳聚糖、0.8mg/L的Ag+在PH为6.5的条件下整理后,Modal织物的抗菌率可达93%以上,洗涤50次以后抗菌率没有明显下降,对断裂强力和白度的损伤较小,Modal织物的抗皱性能还有所提高。
2014 Vol. 35 (12): 80-0 [摘要] ( 499 ) [HTML 1KB] [ PDF 1109KB] ( 320 )
84 郑苗苗 邵淑丽 张东向 张令昂 焦战战
红平菇漆酶基因异源表达及对染料脱色的研究
以白腐菌红平菇Pleurotus djamor RNA为模板,通过RT-PCR得到漆酶Pd-lac1基因的完整CDS序列。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ZB-Pd-Lac1,并通过电转化法导入Pichia pastoris中,通过PCR结果证明,Pd-lac1的CDS序列部分阳性转化子已经整合到甲醇毕赤酵母染色体上,经摇瓶液体培养后筛选出蛋白表达较高的酵母工程菌株。漆酶活力达54 U/L。进而研究了重组漆酶对染料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漆酶对蒽醌类SN4R脱色可达52.8%;杂环类中性红、偶氮类甲基橙和三苯基甲烷类孔雀绿的脱色率低于SN4R,脱色率分别为14.8%、14.5%、0.24%,显示出重组漆酶对SN4R脱色效率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从而对废水处理具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2014 Vol. 35 (12): 84-0 [摘要] ( 401 ) [HTML 1KB] [ PDF 1719KB] ( 354 )
91 陈景浩 卢必涛 王天佑 蓝广芊
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
从保存的苎麻微生物脱胶菌株中筛选出脱胶效果最好的菌株8-1,以培养时间、培养温度、菌液量体积比、转速做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其最佳脱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培养时间,其次是培养温度与菌液量体积比,转速影响最小。该菌株的最佳脱胶条件为:4d、39℃、菌液量体积比1:40、静置培养。该条件下苎麻胶质去除率达到25.94%。对菌株8-1脱胶后的苎麻单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表面观察,结果表明,经微生物脱胶得到的苎麻单纤维强力比经化学脱胶后的单纤维提高43.45%,且纤维表面更光滑,损伤更小。
2014 Vol. 35 (12): 91-0 [摘要] ( 437 ) [HTML 1KB] [ PDF 1320KB] ( 291 )
96 易世雄 邓一民 胡杨 代亚敏 李满秋 叶颖
Span40在非离子反胶束体系中对直接黄棕ND3G染色棉织物的影响
为了提高阴离子染料在反胶束体系中对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本文在非离子Triton X-100反胶束体系中加入Span40制备出非离子混合反胶束体系,并以其为介质使用直接黄棕3G对棉织物进行染色,重点研究Span40对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水池直径、聚集密度和电导率等结构特征以及直接染料对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pan40含量为50%时反胶束体系的饱和增溶水量呈现最大值,反胶束体系的水池直径和聚集密度随着Span40的增加而增大,导致反胶束体系电导率降低,减小了直接染料与棉织物的静电排斥作用及其与表面活性剂对棉织物的竞争吸附作用,从而使直接黄棕3G对棉织物的吸附和染色性能得以提高。
2014 Vol. 35 (12): 96-0 [摘要] ( 424 ) [HTML 1KB] [ PDF 1783KB] ( 270 )
机械与器材
103 魏曼 李永贵 陈东生 甘应进
喷孔结构对FDY型吸丝枪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使用软件CFX 12.1对具有不同喷孔结构的吸丝枪内部流场进行模拟,分析了流场分布与吸丝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喷孔结构对吸丝枪性能的影响机理,得到合理的结构参数:喷孔数N = 3、孔径d = 2.0 mm和喷孔角度??= 75°。结果表明:增加喷孔数减少了喷出气流的自由扩散,增强其方向性,提高枪内管壁附近空气密度和空气周向速度分量,从而提高吸丝力;过大的喷孔数增加了喷出气流间的冲突,减小了吸丝力;合理的孔径有利于强烈涡流的形成,并避免正激波的产生,提高了吸丝力;?喷孔角度主要控制空气周向速度分量的大小,引起涡流强度变化,从而改变吸丝力;吸丝效率和气流分布密切相关,尤其是空气周向速度分量影响最大;正激波的产生不利于吸丝力的提高,应尽量避免。
2014 Vol. 35 (12): 103-0 [摘要] ( 235 ) [HTML 1KB] [ PDF 1550KB] ( 278 )
110 贾国欣 任家智 冯清国
高速精梳机锡林变速机构参数对工艺性能的影响
为了解决高速精梳机锡林、钳板及分离罗拉运动配合中的矛盾,锡林采用了椭圆齿轮传动,使锡林变速回转。利用MATLAB软件对锡林变速运动的角位移、角速度及角加速度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对锡林变速梳理定时、锡林末排针通过分离罗拉定时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椭圆齿轮式锡林传动机构可实现缩短锡林梳理时间、增大分离接合准备的时间及棉丛的抬头时间;并使锡林末排针提早通过分离罗拉,可有效防止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被锡林末排针抓走。
2014 Vol. 35 (12): 110-0 [摘要] ( 307 ) [HTML 1KB] [ PDF 1018KB] ( 262 )
115 钱永明 闫红霞 闫江 陈革
三维织机电子开口系统的研制
分析了织机开口综框的运动规律以及传统织机开口机构的特点,根据织造三维机织物对立体织机开口机构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电子开口系统,可使多层经纱形成多个清晰的梭口,该开口系统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驱动的方法来控制立体织机的综框运动,简化了开口机构,提高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论文介绍了立体织机开口系统的总体设计、驱动系统的硬件配置以及控制软件的基本原理.所研制的电子开口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立体织机的开发.
2014 Vol. 35 (12): 115-0 [摘要] ( 311 ) [HTML 1KB] [ PDF 1420KB] ( 288 )
121 鲁文其 胡旭东 史伟民 邹贤
高速横机控制系统用共直流母线式多路输出开关电源设计
鉴于横机控制系统正朝着高速、高精度(高端)方向发展,分析了满足高端横机控制系统供电要求的电源技术指标,设计了共直流母线式多种拓扑输出的高频开关电源方案,重点分析了24V大电流输出电源正激式电路拓扑的设计方法和参数。制作并加工电源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开关电源的四路输出电压精度均在3%的范围内,电压输出稳定,纹波较小,效率在80%以上,符合横机控制系统的供电要求,基于该电源设计的横机系统其编织速度可以达到1.5m/s,这给高端横机控制系统的研发提供了一套高性价比的电源方案。
2014 Vol. 35 (12): 121-0 [摘要] ( 311 ) [HTML 1KB] [ PDF 1197KB] ( 415 )
126 向忠 洪乾耀 杨云涛 胡旭东
基于密度测量的丝光机碱液浓度在线监控系统开发与应用
针对棉织物丝光工艺处理过程中对碱液浓度在线监控与碱回收的需求,首先根据碱液密度-浓度之间的关系特性,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ZigBee无线网络通讯功能的智能压差式碱液浓度计。该浓度计测量范围为10~770g/L,可解决车间内多点测量浓度时信号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问题,并可降低控制系统复杂度与开发成本;通过将该浓度计应用于开发的丝光机碱液浓度在线控制系统中,实现了一定浓度碱液的在线自动配比、混合与输送功能,并达到了碱回收和降低浓碱消耗量的目的。系统在半年期间现场运行结果表明其控制误差可达±5g/L,单位织物丝光浓碱消耗量降低15%以上。
2014 Vol. 35 (12): 126-0 [摘要] ( 299 ) [HTML 1KB] [ PDF 1372KB] ( 327 )
管理与信息化
132 李伟锋 王哲
基于右互质分解的纱线张力跟踪控制方法及仿真
在实际的织造过程中,纱线的张力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对其的跟踪控制也成为织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为了减小纱线张力的跟踪误差,简化纱线张力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右互质分解的纱线张力的控制方法。在三元素模型基础上,结合右互质分解理论,通过数学计算得到合理的纱线张力模型。对于纱线张力模型,设计并给出了纱线张力的跟踪控制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通过理论与仿真系统的设计验证,基于右互质分解的纱线张力跟踪控制方法能够很好地完成纱线张力的跟踪与控制。
2014 Vol. 35 (12): 132-0 [摘要] ( 315 ) [HTML 1KB] [ PDF 678KB] ( 234 )
136 肖美娜 窦华书 武传宇 陈洪立
纺纱转杯内气流流动特性的数值分析
针对转杯内气流流场比较复杂,转杯参数对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不明确的现状,本文对转杯纺纱机纺纱通道内的气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转速和几何参数对转杯内气流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转速和几何参数改变,转杯内的流动结构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是由旋转产生的中心低压区和纤维输送管出口处的另一低压区相互制衡的结果。当角速度为2000rad/s,且滑移角为22°时,子午面上漩涡结构的轴对称性最好,此时由气流造成的脉动及转杯的振动也最小。上述研究结果为转杯速度和转杯几何形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2014 Vol. 35 (12): 136-0 [摘要] ( 305 ) [HTML 1KB] [ PDF 1773KB] ( 244 )
142 陈娜 吴敏 邱华 葛明桥
应用STAR-CCM+的旋流喷嘴内部三维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
在环锭细纱机上安装旋流喷嘴,能较好地减少细纱毛羽。应用软件STAR-CCM+对旋流喷嘴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表征了喷嘴纱道流场的分布情况,解析喷嘴纱道中径向、切向、轴向三向速度分布规律。当喷嘴气道与纱道相交方向和相切点不同时,结合气流对纤维的作用,分析旋流喷嘴纱道中的气流分布规律。从模拟结果得出:旋流喷嘴纱道与气道相切点沿X轴负方向长度为14mm,且喷嘴气道与纱道相交方向向上时,所形成的气流可以减少占大多数的顺向毛羽。
2014 Vol. 35 (12): 142-0 [摘要] ( 567 ) [HTML 1KB] [ PDF 1563KB] ( 330 )
148 赵志祥 郑天勇 吴珍 李婷婷
应用三次C-Cardinal样条曲线构建的股线模型
为了精确地控制股线中心线在三维空间中的弯曲路径,本文在基于VC++2010和OpenGL开源图形库的平台上,采用具有可插值的三次C-Cardinal样条曲线,建立股线中心线三维空间数学模型。采用“切面叠加法”,即用圆形和非规则多边形作为股线中单纱的切面(横截面),并对其进行适当地平移、旋转,使切面中心点与股线中心线上节点坐标重合,并且使切面垂直于该节点切矢的方向,给股线中心线指定适当数量的节点,并在每个节点处按上述方法添加切面,能够获得光滑无缝连接和加捻无错切的股线表观形态,且股线表观纹理清晰。文中给出了股线中心线在平面、三维空间中的弯曲仿真及股线模型在平纹织物中的应用效果图。
2014 Vol. 35 (12): 148-0 [摘要] ( 330 ) [HTML 1KB] [ PDF 1130KB] ( 365 )
综合述评
153 肖桂花 李好义 李小虎 阎华 焦志伟 杨卫民
流体微分静电纺丝喷头设计的研究进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作为可制备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技术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由于传统毛细管喷头生产效率极低,使纳米纤维产业化制造受到限制,而自发形成密集射流的微分喷头结构这一新型构想恰好解决了纳米纤维产量低的问题。本文就流体微分静电纺丝喷头不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制新型流体微分静电纺丝喷头和纳米纤维产业化制造提供参考。
2014 Vol. 35 (12): 153-0 [摘要] ( 260 ) [HTML 1KB] [ PDF 1757KB] ( 435 )
159 徐平华 丁雪梅 王荣武 吴雄英
洗后织物外观平整度客观评级中的若干问题
洗涤过程中,纺织服装受到自身材料性能、机械外力、洗护产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态发生改变,降低了外观美感和服用性能。传统的人工主观评级受到多因素的制约,检测精度低且个体评价差异大。本文基于目前国内外客观评级研究现状,着重从技术手段、评价指标、特征分类方法等角度探讨了织物平整度客观评级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预测。客观有效地评价织物外观平整度,对纺织材料研发、服装设计、洗涤机械制造及洗涤剂研发等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014 Vol. 35 (12): 159-0 [摘要] ( 494 ) [HTML 1KB] [ PDF 1720KB] ( 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