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封面文章

  • 2022年第11期封面文章----色彩靓经纬,科技护生态:活性染料的非水介质体系染色

    封面设计说明:该封面呈现色彩靓丽、形态飘逸的织物与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和谐依存、交相辉映的生动画面,象征着纺织染整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美好愿景,也体现了纺织染整科技工作者色彩靓经纬、科技护生态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该封面论文研究的活性染料非水介质体系染色正是蓬勃开展的染整生态化革新的重要探索之一。图中的三幅织物分别拥有品红、黄、青三原色,寓意染整工作者运用三原色在纺织物上组合变幻出无穷的绚丽色彩,扮美生活、增色人间;三幅织物飘逸于天地之间,无尽绵延,象征纺织染整在历史长河中的历久弥新,持续发展。画面中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象征性地表现了该封面论文研究的核心手段和创新结果。

    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生态染整和碳减排需求的日益迫切,非水介质染色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非水介质染色理论的研究滞后于染色工艺技术的发展,一些非水介质体系染色的特殊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尚未得到深层次的探索和精确的表述和解读。为了促进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发展,浙江理工大学邵建中教授团队开展深入的非水介质染色理论研究,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非水介质对纤维和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探讨非水介质体系中染料的上染过程和染色性能,并深入研究相关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阐明非水介质体系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

    活性染料的常规水浴染棉工艺存在染料的上染率和固着率低、需大量的中性盐促染、污水处理负担重等问题,而棉织物的活性染料非水介质体系染色具有超高上染率(上染率接近100%)、无需中性盐促染、减少染色用水和环境污染等优势。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的水解行为和键合性能是决定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并最终影响染料利用率的重要内在原因。为了探明非水介质-微水体系中活性染料对棉纤维上的亲核基团醇羟基的键合性能及伴随的染料水解行为,该封面论文以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C.I.活性红24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C.I.活性蓝19为代表,以常规水介质染色体系为比较体系,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并结合实际染色法,研究硅基非水介质和液体石蜡非水介质染色体系中活性染料的水解和键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水介质-微水体系中,非极性的非水介质与强极性的水之间的互不相容性推动(排斥)活性染料微液滴迅速向亲水性纤维表面转移,使染料分子迅速富集在纤维上,实现在无盐条件下接近100%的上染率。从染色热力学的角度分析,在非水介质-微水染色体系中,疏水性的介质与高浓度染料微滴间的高界面能使染料在染液中的化学位提高,染色亲和力增大,以致染料分子舍弃染液而上染纤维的倾向显著增加,宏观表现为“无盐染色”及超高上染率和固着率特征,有利于节水低碳的染整清洁生产。


    研究团队介绍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持续支持下,邵建中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纺织品生态着色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在非水介质体系染色、仿生结构生色、蓝光固化喷墨印花和整理等。在非水介质体系染色研究方向,主要开展深入的非水介质染色理论研究和液体石蜡非水介质体系的染色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非水介质体系中纤维的溶胀性能、Zeta电位和超分子结构,以及染料的溶解性能、聚集状态和荷电性能等与染色密切相关的基本性质性能特点,探讨非水介质体系中染料的上染过程和染色性能,并着重研究非水介质体系中活性染料染棉和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阐明了非水介质体系染色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改善非水介质体系中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匀染性的机制和策略。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原创性地研究开发了液体石蜡非水介质-微水体系中棉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技术和非水介质体系中棉纤维的靛蓝染料一次染深技术等相关应用技术。



  • 发布日期: 2022-12-22    浏览: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