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1983年 第4卷 第02 期 刊出日期:1983-02-15
    目次
    低温渗硫钢领的研究
    张一鸣;张弋飞;叶奎声;曾明顺;沈卫群;赵菊清
    纺织学报. 1983, (02):  5-10. 
    摘要 ( 697 )   PDF (460KB) ( 26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固体硫气化后用低温气体放电方法,在真空炉中160℃低温下,对20号低碳钢制成的钢领进行渗硫,在其表面形成一个深度为20μ左右的硫化铁润滑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使用不同时期后渗硫钢领跑道的形貌进行了摄影,观察表明,钢领渗硫能提高其抗热粘着的能力和耐磨性能。作者采用每月钢领称重的方法,测出使用一年内渗硫钢领的平均磨损量为未渗硫的一半左右,说明钢领渗硫能延长使用寿命。用此法加工每万只钢领只耗电100度,成本很低,容易推广.
    纬编针织外衣风格的探讨
    周鹏华;戴淑清;徐浡然
    纺织学报. 1983, (02):  11-17. 
    摘要 ( 594 )   PDF (408KB) ( 1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通过对四块不同组织结构的单面与双面针织物和机织物,用风格仪测试其变形,并根据所得数据分析讨论了它们的弯曲、表面、剪切和伸长压缩风格,认为在单面圆纬机和双面圆纬机上,通过组织结构的合理设计,能够使纬编针织产品既具有机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又能保持丰满、弹性好的针织物风格,适于做外衣面料。
    色牢度褪色和沾色灰色分级卡的研究
    孙加顺;蔡佩玮
    纺织学报. 1983, (02):  18-18. 
    摘要 ( 591 )   PDF (99KB) ( 2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 有色纺织物作色牢度试验时必须评定其褪色和沾色的程度,以判断其色泽牢度的优劣.国际上对用于评定色牢度褪色和沾色的灰色分级卡的要求和规定,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初期阶段是采用
    湖北苧麻快速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王德骥;阎梦坤;罗和柏
    纺织学报. 1983, (02):  19-22. 
    摘要 ( 634 )   PDF (301KB) ( 26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苧麻脱胶是这种纤维纺织加工中的关键工序,目前各厂采用的先浸硫酸液再用烧碱煮练的快速脱胶法,在精干麻的质量和生产时间方面还不能令人满意。各产麻地区都在选择碱煮助剂方面进行研究试验。本刊1981年第四期曾发表过广西南宁绢纺厂的脱胶研究报告,采用磷酸三钠加亚硫酸钠为助剂,实现常压快速煮练。同年第六期发表过湖南株州苧麻研究所的研究报告,认为用三聚磷酸钠可以提高脱胶质量和缩短煮练时间。现在湖北武汉纺研所又进一步试出用焦磷酸四钠为碱煮助剂,能在高温高压下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并分析了焦磷酸四钠作用的原理,计算了采用这种新工艺后的经济效果.
    BC274型二联式粗纺梳毛机鉴定
    黄伯和
    纺织学报. 1983, (02):  22-22. 
    摘要 ( 579 )   PDF (74KB) ( 1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正> 由上海第四纺织机械厂试制、无锡第二毛纺织厂使用的BC274型二联式粗纺梳毛机,于1982年6月在无锡通过了技术鉴定。该机适用于羊毛及其与
    气圈形态与纺纱张力的稳态分析
    王洁清
    纺织学报. 1983, (02):  23-29. 
    摘要 ( 736 )   PDF (398KB) ( 23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从稳态分析出发,建立了平面气圈形态方程式(6)和气圈张力比方程式(9),它们分别表示不同气圈相对高度H/R、不同卷绕比dx/D_R 时的气圈形态与卷绕基本工艺参数的关系,采用气圈张力比(λ-1)把两式联系起来,在[sinα_R,(λ-1)]座标系中,形象地表示了任一纺纱卷绕位置(不同H/R 与dx/D_R)时的气圈几何形态三要素α_0、α_R、y_(max)与张力比(λ-1)。对气圈形态与纺纱张力进行了稳态分析。据此提出了以气圈底角变化定出的临界点、转折点来划分小纱、中纱、大纱期,配合实验方法选定钢丝圈动摩擦系数,选择、预测、验证、评价加捻卷绕部分总体尺寸与工艺参数最佳方案的数学模型.
    涤纶纤维油剂防锈问题
    刘定武;袁有彭;胥继烈;严信康
    纺织学报. 1983, (02):  30-32. 
    摘要 ( 624 )   PDF (231KB) ( 31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分析梳绵机针布与针梳机针排所以容易生锈,是由于涤纶纤维的油剂中所加的抗静电剂SN 中含有残余硝酸盐和微量碱质所致,作者通过研究试验,在抗静电剂SN中加入少量烷基磺酸盐和胺类等缓蚀剂,制成新的抗静电剂SNT。在油剂中用SNT 代替SN,经过防锈试验和工厂的实际使用,都证明用SNT 有显著的防锈效果.
    几种棉纺花式纱线的设计与试制
    钱铁钧
    纺织学报. 1983, (02):  33-37. 
    摘要 ( 590 )   PDF (491KB) ( 2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用1292型细纱机和A625型捻线机,在极少变动原有设备的前提下,纺制粗细条干纱线、竹节纱、棉结线、遮覆线、扭曲线、波浪线、旋体线、粗纱效应线、结子线、自固结子线、扭结线和花式姆林涅交捻线等十二种花式纱线的设计方法和试制情况,并说明了它们的用途。
    细纱断头吸棉系统的改进
    顾庆祥
    纺织学报. 1983, (02):  38-40. 
    摘要 ( 570 )   PDF (210KB) ( 22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上海第三棉纺厂由纺纯棉改纺纯维纶时,在细纱断头吸棉系统上的改进经验。他们的主要做法是:改变风机,提高真空度;建造过滤房,降低阻力,减少飞花;加大风机的吸口静压箱,进一步提高真空度,达到细纱生产稳定,产品质量提高的效果,同时又能降低用电,基本消除飞花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清洁风管的次数.
    1511织机云织疵点的判断
    胡才祥
    纺织学报. 1983, (02):  41-42. 
    摘要 ( 924 )   PDF (149KB) ( 2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者认为云织疵点有两种不同形态,一种是纬密一段正常一段明显不足的过稀性云织,一种是纬密一段正常一段超过规定的过密性云织,必须在机上作出正确判断,才能正确采取修理措施。作者通过实验及分析,认为过稀性云织一般是由送经和张力机构不正常所引起,而过密性云织则是卷取机构的缺陷所造成,并列举了多种常见原因.
    29号维纶纱强力-温度回潮率修正系数的试验
    靳悦敬
    纺织学报. 1983, (02):  43-45. 
    摘要 ( 712 )   PDF (190KB) ( 33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讨论了29号维纶纱强力与温度和回潮率的关系.为了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先用试验方法取得数据,然后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推导出经验公式,证明回潮率与强力呈负指数相关,温度与强力呈线性相关.最后将回潮率和温度两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综合成一个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
    最佳浆纱墨印长度确定方法
    江日金;徐荚瑛
    纺织学报. 1983, (02):  46-47. 
    摘要 ( 1226 )   PDF (193KB) ( 2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最佳浆纱墨印长度的确定进行了理论探讨,提供了有效方法。文章还简要地叙述了用浆纱墨印长度决定织物成布长度因经纱张力不匀而产生的差异。为了使织物成布长度能控制在偏差范围以内,文章讨论了在生产管理上的做法和机械结构上的改进措施。
    老厂梳棉机改造方向初议
    黄锡畴;王庆球
    纺织学报. 1983, (02):  48-53. 
    摘要 ( 932 )   PDF (590KB) ( 2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首先回顾了解放以来梳棉机整顿和改造的成就,同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作者对近年来我国引进的各种国外梳棉机进行了消化分析,对它们的特点,分针布、机构等九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对当前梳棉机改造的五点看法。作者认为,应该结合国情,洋为中用,把国外梳棉机的特点运用到我国梳棉机的新机设计和老机改造上去。对于尚未改造的老机,则主张以国产A186D 型梳棉机更新.
    棉纺粗纱机技术改造探讨
    万长荣
    纺织学报. 1983, (02):  54-57. 
    摘要 ( 617 )   PDF (413KB) ( 2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提出棉纺粗纱机的技术改造,主要应考虑改造后单位面积产量不能低于老机,认为以六十年代中期国产A456C 型粗纱机作为技术改造的机台,具有现实意义。粗纱卷装尺寸以φ135×320毫米为宜,锭速保持在900~950转/分,牵伸装置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进,同时配置清除效果好的清洁装量,对卷绕部件中锭翼和变速机构等也提出了改造方向;最后提出粗纱机技术改造的九项具体措施.
    对老精纺机进行改造革新的实践
    许叔平
    纺织学报. 1983, (02):  58-64. 
    摘要 ( 543 )   PDF (556KB) ( 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上棉二十一厂在老精纺机上进行42项革新改造的经验。通过改造,使单产达到45公斤/千锭时,细纱断头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设备运转率提高2%,生产用电降低6.43%,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第二部分有重点地分析探讨了各项革新改造,认为加捻部分应研究如何用轻钢丝圈以降低纺纱张力,减少细纱断头;牵伸部分应按不同原料、不同品种选用不同形式;成形和传动系统等则应以提高零部件质量,减少坏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