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6-04-15
    纤维材料
    羧基化改性静电纺天然棕色棉纤维素膜的金属铜离子吸附性能
    万和军 马明波 唐志荣 周文龙
    纺织学报. 2016, (4):  1-6. 
    摘要 ( 282 )   PDF (1542KB) ( 2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静电纺纤维素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在用静电纺成功制备天然棕色棉纤维素膜的基础上,进行了Cu2+吸附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静电纺纤维素膜材料和原棉相比具有很高的Cu2+吸附能力,在不同pH值条件下可分别达到原棉的3~5倍;静电纺纤维素膜经羧基化改性后,可极大提高Cu2+的吸附容量,在此条件下可分别达到原棉的3~5倍;静电纺纤维素膜经羧基化改性后,可极大提高Cu2+的吸附容量,在此条件下静电纺纤维素膜吸附量可高达约250mg/g;羧基化改性静电纺纤维素膜对Cu2+的吸附具有快速性,80%以上的吸附量可以在16 s左右完成;羧基化改性静纺纤维素膜对Cu2+的吸附具有饱和性和单分子层吸附特性;制备的羧基化静电纺纤维素膜的理论单层饱和吸附量为526.3 mg/g,Langmuir特征常数为7.133×10-6 L/mg。

    月桂酸纤维素酯/聚乙二醇相变储能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徐素梅 哈丽丹买买提 米娜瓦尔乌买尔 鲁提夫拉吾守尔
    纺织学报. 2016, (4):  7-14. 
    摘要 ( 320 )   PDF (2536KB) ( 1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具有优良相变储能性能的超细纤维,将聚乙二醇(PEG)链接到月桂酸纤维素酯(LACE)上,得到LACE/PEG接枝聚合物溶液后,用静电纺制备了LACE/PEG相变储能纤维;研究了纺丝液中PEG含量对所得纤维形态、相变储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水洗及循环热稳定性试验,分析了所得纤维的使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含有不同PEG质量分数的LACE/PEG溶液均可纺制光滑的圆柱状纤维,但随PEG质量分数增加,纤维直径及相变焓增加,均一性及力学性能下降;由于PEG与LACE均具相变行为,且二者之间靠化学键链接,使LACE/PEG纤维不仅具有较高相变焓及适中的相变温度,而且相变过程可逆,热循环稳定性良好,是一种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相变储能纤维。

    银纳米颗粒/二氧化钛/醋酸纤维素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么丹阳 巫晓华 毛雪峰 周邓飞 蒋佳莉 王秀华
    纺织学报. 2016, (4):  15-20. 
    摘要 ( 527 )   PDF (1600KB) ( 20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纳米TiO2和AgNO3为添加剂,通过静电纺丝装置,成功制备了AgNPs/TiO2/CA复合纳米纤维。采用SEM、TEM、XPS和琼脂平皿扩散法等手段对样品的形貌、纳米粒子的分布、化学态、抗菌性能等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AgNO3和TiO2的含量都会对纤维的形貌产生影响,需选择合适的添加范围;在纤维中,CA中的氧原子与Ag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AgNPs的存在,使纤维在可见光出现明显的吸收峰;AgNPs和TiO2良好的协同作用使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亚铁离子质量浓度对黑牦牛绒纤维脱色的影响
    刘婵 谢春萍 刘新金 杨艳春 李蔚
    纺织学报. 2016, (4):  21-26. 
    摘要 ( 215 )   PDF (1480KB) ( 2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预媒处理过程中Fe2+在牦牛绒纤维脱色过程中的影响,对不同Fe2+浓度下的纤维性能进行测试比较,并且为了确保在不影响纤维可纺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纤维损伤,对亚铁离子质量浓度进行了优选。在预媒处理过程中,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亚铁离子对黑牦牛绒纤维进行脱色处理。利用白度仪、强力仪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测试方法分析了经脱色处理后的牦牛绒纤维的表面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亚铁离子质量浓度为12 g/L时,达到最好的脱色效果且对纤维的可纺性影响小。

    不同粒径聚酯底物的微生物降解
    王宏阳 巩继贤 李辉芹 李政 李秋瑾 张健飞
    纺织学报. 2016, (4):  27-32. 
    摘要 ( 315 )   PDF (1425KB) ( 2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形态结构对高聚物底物生物反应性的作用,分别以不同粒径的聚酯粉末作为唯一碳源培养菌种,通过检测菌株生物量、发酵液中产物种类与浓度以及聚酯底物结晶度变化,研究菌株对底物尺寸结构的生物反应性影响。结果表明,以粒径小的粉末作为底物时,菌株的生长速率和生物量都远大于底物粒径较大的情况;在培养过程中,不同粒径底物发酵液中产物种类不尽相同,产物浓度的变化规律不同;菌株更容易降解小粒径颗粒,且主要作用于无定形区域。

    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亲金属离子功能化改性
    孔祥曌 麻文效 张晓峰
    纺织学报. 2016, (4):  33-37. 
    摘要 ( 266 )   PDF (1179KB) ( 1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得到具有亲金属离子性聚丙烯(PP)非织造布,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联合技术对PP非织造布进行改性。首先采用氧气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PP非织造布,使其表面引入反应活性官能团。然后通过架桥三羟甲基丙烷三[3-(2-甲基氮丙啶基)丙酸酯](TTMAP)使螯合剂在预处理PP非织造布表面发生交联固定反应,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证实了功能化前后PP非织造布表面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经功能化处理的PP纤维具备了良好的亲金属离子性,同时其吸湿及染色性能也得以改善。

    纺织工程
    采用多项式拟合的细纱机双区牵伸与三区牵伸纤维分布对比
    张晓娟 徐伯俊 刘新金
    纺织学报. 2016, (4):  38-42. 
    摘要 ( 374 )   PDF (1258KB) ( 1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牵伸倍数的提高及牵伸区个数的改变对成纱条干的影响,本文以9.7tex和7.3tex棉纱为例,分别采用QFA1528三罗拉双区牵伸细纱机和TH558四罗拉三区牵伸细纱机进行纺纱试验,采用切断称重法和MATLAB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前牵伸区内纤维数量进行拟合计算,得到快速纤维和慢速纤维的分布曲线,对比分析两种牵伸方式前牵伸区内摩擦力界分布及纤维理论变速点的位置,从而探究牵伸方式对成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9.7tex棉纱,三区牵伸使前区纤维理论变速点比QFA1528双区牵伸细纱机后移,条干质量较差;对于7.3tex棉纱,三区牵伸可使进入前牵伸区的须条结构得到优化,纱线综合质量提高。

    事件引导下的纺织品创新设计与实践
    周赳 王国书 屠永坚 张彦哲
    纺织学报. 2016, (4):  43-48. 
    摘要 ( 227 )   PDF (1667KB) ( 2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丰富,以物的设计为理念的传统纺织品设计方法逐渐难以满足纺织品个性化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基于物的设计的传统纺织品设计的基本特点和不足;以纺织品“设计营销一体化”模式为基础,提出基于事的设计的纺织品创新设计原理,通过对事的设计的设计要素(设计元、设计向、设计节)界定、设计流程和方法分析,来建立基于事的设计的纺织品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论构架;最后,通过设计实践来诠释基于事的设计的纺织品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为信息化时代的纺织品创新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感温变色材料在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张瑜 李群华 李智勇
    纺织学报. 2016, (4):  49-53. 
    摘要 ( 475 )   PDF (1487KB) ( 5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感温变色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创意设计及应用效果,将感温变色材料通过印花、纱线浸渍和涂覆植入织物等方式与传统纺织织物结合,利用感温变色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不同颜色的特性,赋予织物多样的外观风格。搭配不同花型设计和织物组织结构,通过设计实验,探究了三种设计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感温变色材料应用于纺织品设计过程中,在图形、色彩、表面肌理效果等方面有显著的视觉表现力,能赋予织物感温变色特性。

    利用激光扫描点云的碳纤维织物表面三维模型重建
    程杰 陈利
    纺织学报. 2016, (4):  54-59. 
    摘要 ( 391 )   PDF (2047KB) ( 34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织物表面的自动化分析与测量是纺织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该问题,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运用调整照明、分析织物组织循环图和控制扫描范围的方法采集到了高质量、密集的碳纤维织物表面原始点云。对原始点云实施了分类预处理。通过向预处理后的点集中加入点云约束条件和梯度约束条件构建了尺度独立的屏蔽约束条件,重建出了较为理想的碳纤维织物表面三维模型。结果表明,利用重建模型测量纱线宽度的平均测量误差为0.12 mm。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平纹织物在柔性防弹服中的应用
    周熠 陈晓钢 张尚勇 龚小舟
    纺织学报. 2016, (4):  60-64. 
    摘要 ( 505 )   PDF (1372KB) ( 3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柔性防弹服的防弹性能,将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平纹织物用于单向铺层材料中,以增强材料整体的能量吸收性能。通过穿透性弹道实验发现:由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机织物在冲击过程中对受到的剪切作用有较好的抵御效果;单向铺层材料对于横向拉伸作用,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基于这种结论,设计了复合型防弹布层。测试结果表明,机织物结构放置在靠近弹丸冲击的一侧,单向铺层材料对于横向拉伸作用,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基于这种结论,设计了复合型防弹材料。测试结果表明,机织物放置在靠近弹丸冲击的一侧,单向铺层材料放置在远离弹丸冲击的一侧,这种结构有利于防弹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当复合型防弹材料布中机织物与单向铺层材料质量比为1:3,其防弹性能最好。

    嵌入碳纳米线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损伤监测
    郭建民 万振凯
    纺织学报. 2016, (4):  65-69. 
    摘要 ( 210 )   PDF (1311KB) ( 21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损伤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提出了通过三维五向四步法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嵌入碳纳米线传感器的方法,由于碳纳米线传感与碳纤维具有相似性,因此碳纳米线嵌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的对其承载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分析了碳纳米线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件遭受外界应力时其电阻变化率与应力应变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说明显示其相关性为指数拟合关系,因此,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损伤状况可通过嵌入其中的碳纳米线传感器的电阻变化率与制件所承载的应力应变函数映射关系来进行实时监测。

    染整与化学品
    亚麻原麻及其粗纱生物酶处理工艺条件的优化
    郭营 丁若垚 郁崇文
    纺织学报. 2016, (4):  70-74. 
    摘要 ( 315 )   PDF (1605KB) ( 2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亚麻打成麻及其粗纱为研究对象,以质量损失率、强度和细度(分裂度)作为评定标准,对生物酶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4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温度40 ℃,180 r/min震荡处理4 h下,果胶酶、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混合处理后的原麻和粗纱分裂度和强度最优,分裂度663 Nm和1.03 tex,强度分别17.07 cN/tex和34.02 cN/tex,纤维强度均比化学方法处理后的高。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对纤维上胶质的去除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酶处理后的麻纤维表面更加光滑,胶质含量下降。

    棉纤维阳离子化的简易定量检测方法
    王梦琴 王树根
    纺织学报. 2016, (4):  75-79. 
    摘要 ( 253 )   PDF (1030KB) ( 4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棉纤维阳离子改性时改性程度的盲目性问题,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定量检测棉阳离子化程度的方法。采用结构简单的单阴离子酸性染料对阳离子化棉上染,酸性染料在阳离子化棉纤维的吸附符合Langmuir型吸附,纤维染色饱和值精确对应了改性后棉上阳离子的摩尔数量。研究得出,酸性黄36和酸性橙7两种酸性染料定量测定棉纤维阳离子化程度时,因染料结构不同产生的误差仅为0.8%,因仪器不同测试误差仅为1.2%?。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简易定量检测方法有效可行,准确度高。

    基于粒径分析的分散染料黑浆聚集沉淀
    周乃锋 傅伟松 唐智勇 陈华祥 张玲玲 刘宏君
    纺织学报. 2016, (4):  80-85. 
    摘要 ( 581 )   PDF (1369KB) ( 2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分散染料黑浆易聚集沉淀的问题,以150% LB分散黑浆为原料,探究了分散染料浆料经过长时间静置后,发生沉淀且色光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50% LB成品黑浆放置半年后,浆料最上层85%以上的染料颗粒发生沉淀,DC(艳度差)、DH(色相差)明显增大,近似色光变为艳红光;对浆料沉淀及色光变化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散染料颗粒粒径分布不匀是导致浆料容易发生沉淀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可延缓分散染料浆料沉淀速率的方案,即“粒径控制”——有效控制分散染料的粒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分散染料浆料的聚集沉淀问题,扩大了液态分散染料的应用前景。

    植物染料黄芩的化学成分及其防紫外线性能
    陈莉 张蓓
    纺织学报. 2016, (4):  86-90. 
    摘要 ( 719 )   PDF (985KB) ( 2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植物料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防紫外线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黄芩提取液的紫外光谱,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表征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测试了其染色棉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黄芩提取液在紫外光区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其提取物主要成分为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苷和黄芩素,含有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化学基团,属于紫外线吸收剂;染色织物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防护效果,直接染色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为82,紫外线透过率为1.33%,达到国标规定要求,可被称为防紫外线纺织品。

    聚苯胺/蚕丝复合织物的制备及其pH值响应性
    李兰倩 卢明 刘一萍 谭炼 赵振云 刘祖兰
    纺织学报. 2016, (4):  91-95. 
    摘要 ( 309 )   PDF (1130KB) ( 2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聚苯胺/蚕丝复合织物对酸碱的颜色响应性和可逆重复性,以平纹蚕丝织物作为基底,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为掺杂剂,通过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得到了聚苯胺/蚕丝复合导电织物,采用测色仪测定织物表面颜色、色彩坐标,积分球测定织物的紫外光可见光反射曲线,研究了聚苯胺/蚕丝织物对pH值的响应性。结果表明,该复合织物的表面颜色随pH值从1增加至12发生由墨绿色-蓝绿色-蓝黑色之间的变化,具有良好的pH值响应性;此外,聚苯胺/蚕丝织物可在不同pH值溶液中重复可逆使用,表面色差小于2,颜色差异轻微,具有稳定的开关效应。

    导水型再生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刘昀庭 张红霞 贺荣 祝成炎 王浙峰 徐青艺
    纺织学报. 2016, (4):  96-100. 
    摘要 ( 374 )   PDF (1330KB) ( 2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再生涤纶织物的吸湿速干性能,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20、25和30g/L的NaOH溶液和0.5 g/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227溶液,通过碱减量工艺对再生涤纶织物进行处理。对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后的减量率以及表征织物经碱减量处理前后吸湿速干性的各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质量浓度为20g/L的NaOH溶液进行碱减量工艺处理时织物减量率在15%以下,织物物理性能变化小;经过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织物滴水扩散时间明显降低;吸水率与织物经纬向芯吸高度大幅度增加;织物蒸发速率和单位时间内透湿量均明显增加;经碱减量工艺处理后的再生涤纶织物吸湿速干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满足吸湿速干性产品的技术要求,对开发导水型再生涤纶织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蜡染纹样的比较研究
    王华 张春艳
    纺织学报. 2016, (4):  101-106. 
    摘要 ( 857 )   PDF (1982KB) ( 46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全面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蜡染,进而对其进行有效地传承与发展,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蜡染为例,探讨其蜡染纹样的风格及差异。以苗族、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蜡染纹样的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纹样的色彩、题材、构图等方面对比分析各族蜡染纹样风格的异同。各民族传统蜡染纹样色彩构成均涉及传统的蓝白色,间以红、黄等彩色,不同的是其色彩的表现手法;以大自然、几何形态及二者相间为题材的各民族蜡染编校的侧重点不同,苗族着重运用对称、均衡的构图手法,瑶族区别于苗族饱满流畅的构图风格,较为清晰、朴素,布依族则多采用平面构图,且变化和谐,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并从地理、社会环境入手,探讨了影响其风格异同的因素。

    服装工程
    丝绺分析法在褶纹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应用
    蒋红英
    纺织学报. 2016, (4):  107-113. 
    摘要 ( 541 )   PDF (2361KB) ( 23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由于丝绺影响褶纹服装成型后的衣身平衡和形态稳定,且在褶纹服装的立体裁剪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结合实例,在褶纹服装的立体裁剪中,通过分析影响衣身平衡的部位如领口、肩部、门襟、下摆等的丝绺方向,快速准确找到立体裁剪操作的切入口,深入解析丝绺在操作中对褶纹服装褶量控制、褶纹的构成形式、褶纹操作的起始位置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丝绺分析法作为褶纹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推断服装各重要部位的丝绺走向,可以大体确定褶纹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浙东民间腰包造型与制作工艺
    夏婷婷 崔荣荣 廖春妹
    纺织学报. 2016, (4):  114-118. 
    摘要 ( 254 )   PDF (1402KB) ( 23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浙东地区汉族民间传统腰包的造型文化与制作工艺,对浙江台州刺绣博物馆中49件源自浙东地区的腰包传世藏品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浙东腰包主要有兜形和长带2种,并以兜形最为常见。对浙东兜形腰包中占比最大、造型工艺最复杂的A类型腰包的制作工艺进行解析发现,浙东腰包具有结构精巧、装饰素雅的地域风格。精巧复杂的造型结构反映出浙东人民善于构思、独具匠心的地域心理特征,腰包上大量梅兰竹菊、诗词文句等刺绣纹饰反映了本地儒道思想的流行,民间腰包作为传统民俗实用物品既体现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工艺美术哲学,也承载了传统汉族人民纯真厚实的民俗情感。

    近代汉族民间童帽的装饰元素
    卢杰 牛犁 崔荣荣
    纺织学报. 2016, (4):  119-123. 
    摘要 ( 325 )   PDF (1401KB) ( 1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汉族民间童帽所隐含的民俗审美及民俗文化,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物归纳法对其装饰用色、图案、配件,以及装饰元素的布局特点、装饰纹样造型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汉族民间童帽装饰元素丰富,充满童趣,形成了自己的装饰规范,较其他类服饰更具特色;童帽装饰元素与民间生活密切相关,并非偶然形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与儿童相关的民俗风俗提供参考,为儿童服饰设计提供了在写的素材。

    机械与器材
    集聚纺系统在绢纺细纱机中的应用
    汪兴锋 徐伯俊 苏旭中 陈松 戴家雨
    纺织学报. 2016, (4):  124-127. 
    摘要 ( 239 )   PDF (1000KB) ( 2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绢丝的成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将集聚纺技术运用在绢纺中,通过分析几种形式集聚纺对绢纺的适应性,将环锭纱和集聚纱的成纱质量进行对比,并对绢丝进行烧毛。结果表明:四罗拉集聚纺应用在绢纺中最具优越性,采用新的四罗拉集聚纺装置能够将须条在集聚区内集束,从而消除加捻三角区;与环锭纺相比,集聚纺纱线的强力、毛羽、条干等指标均较好;集聚纺纱线的损耗率低于环锭纺纱线,并且能够减少工序、节约能源。

    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的集成设计
    刘薇 蒋秀明 杨建成 刘国辉 侯仰强
    纺织学报. 2016, (4):  128-136. 
    摘要 ( 259 )   PDF (2398KB) ( 25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碳纤维多层角联织物的特殊要求,运用三维建模及虚拟样机模拟仿真,优化零部件设计和动力学性能,研制了一套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设计的30层多经轴张力补偿送经系统适用于不同织造工艺要求;电子提花与多臂复合式开口装置,实现了多层经纱三位置开口;引纬机构采用自动寻口技术,解决了一套机构对应高低不同梭口的逐层引纬问题;打纬机构可实现逐层、多层一次及多次重复打纬,解决了打纬对经向碳纤维磨损及织物纬密的问题。研究成果可降低碳纤维织物的制造成本,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骨架织造技术提供了机织装备解决方案。

    零传动模式的高速轴向悬浮织针运动控制与试验分析
    吴晓光 朱里 张驰 孔令学 万道玉
    纺织学报. 2016, (4):  137-142. 
    摘要 ( 313 )   PDF (1387KB) ( 2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织传统针织圆纬机复杂的机械加工架构及高能耗编织模式,提出利用电磁-永磁悬浮式直接驱动织针编织模式,简化传统圆纬机的机械传动机构。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分析电磁力直接驱动的永磁织针受力模型,揭示多织针轴向悬浮运动的规律,建立悬浮织针轴向驱动模型及控制算法,实现传统圆机的三功位编织工艺并以零传动无损模式高速驱动织针;探索织针阵列悬浮驱动编织的特定方式,为悬浮驱动织针取代传统编织工艺,实现编织工艺的全程可控可调提供理论参考和试验方法指导。

    用于三维编织可控增减纱的携纱器设计
    董红坤 贺辛亥 郑占阳 钟鹏 王俊勃
    纺织学报. 2016, (4):  143-147. 
    摘要 ( 403 )   PDF (1393KB) ( 19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减少三维编织过程中的人工参与,提高三维编织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编织效率,通过介绍三维变截面预制件现有的行列单元增减纱工艺和整行、整列增减纱工艺以及自身可以实现增减纱的携纱器设备,来比较现有变截面编织工艺和设备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利用液氮的物理特性并结合刀片的剪切作用通过无线控制来实现自动增减纱的新型携纱器。讲述了该新型携纱器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并结合设计图描述了其增减纱的工作过程,举例说明了利用该新型携纱器进行编织的编织工艺,指出该新型携纱器的应用与编织工艺的结合会大大提高变截面编织的灵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管理与信息化
    服装品牌形象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分布
    朱江晖 朱俊莉
    纺织学报. 2016, (4):  148-152. 
    摘要 ( 407 )   PDF (1384KB) ( 2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影响服装品牌形象的不同因素,在总结品牌形象内涵、构成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将影响服装品牌形象的因素分为6个主要方面。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服装品牌形象各级指标的权重分布,在6个一级指标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是:产品、消费者、店面、宣传促销、服务、企业形象,这说明消费者对服装品牌形象的综合感知围绕产品属性及自身个性爱好而展开。分析结果可为服装企业从事品牌形象维护与品牌营销提供理论及决策参考。

    延迟策略在服装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单丹微 陈炜 杨以雄
    纺织学报. 2016, (4):  153-159. 
    摘要 ( 393 )   PDF (1688KB) ( 2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对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参考,结合延迟策略应用现状,针对其在服装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案例探析。基于“部分延迟”策略的基本模型,量化补货环节延迟策略的数量和时间节点的确定和应用;基于企划延迟策略,提出循环备料模式优化建议;应用“部分延迟”策略,提出调整首单生产比例、QR单以及补货比例的延迟策略建议,从而缩短供应链产品企划、设计开发与生产周期,减少库存成本,降低预测风险,实现服装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力图促进服装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变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服装生产过程碳排放量核算
    俞璐 王立川 陈雁
    纺织学报. 2016, (4):  160-164. 
    摘要 ( 572 )   PDF (1144KB) ( 5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服装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模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服装生产过程碳排放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对量化模型进行应用及分析。以男衬衫生产实践为例,根据PAS 2050中碳排放计算的流程,对该款男衬衫进行流程分析、功能单位分析、数据搜集和碳排放计算。碳排放量化计算结果表明,男衬衫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大于男衬衫所用面料产生的碳排放量,且缝制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最高。给出的碳排放计算流程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款式服装的生产过程,可为服装生产企业进行碳排放监督与评价提供依据与参考。

    综合述评
    用于纺织品表面改性的磁控溅射技术研究进展
    师艳丽 李娜娜 付元静 赵秀朕 常哲 刘峰 封严
    纺织学报. 2016, (4):  165-169. 
    摘要 ( 511 )   PDF (1421KB) ( 35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磁控溅射作为一种低温高速溅射技术,是新型的纺织品表面改性方法。介绍了纺织品表面镀膜的常用方法,概括了磁控溅射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应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抗菌、导电、电磁屏蔽、抗紫外线、防水透湿等功能纺织品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该技术在纺织品染色过程中的应用,最后对磁控溅射技术用于纺织品研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可在纺织品表面沉积Ag、Cu、Sn、Ni、TiO2、聚四氟乙烯等不同材料的薄膜,成膜效率高,过程更加环保,且膜层不易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