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6-11-15
    纤维材料
    聚酯/聚酰胺共聚纤维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能
    梁必超 韩春艳 季轩 魏青 赵炯心 王建庆
    纺织学报. 2016, (11):  1-7. 
    摘要 ( 393 )   PDF (1656KB) ( 32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聚酯 ∕ 聚酰胺共聚纤维的结构和性能,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 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纤维对常见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的耐受性能。结果表明:该纤维由聚酯和聚酰胺 2 种组分构成,结晶度为46.95%,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为70、150、233℃,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纤维对氢氧化钠的耐受性能较差,在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 80g ∕ L,温度为90 ℃,处理 60min 的条件下,纤维减量率高达97%;纤维对碳酸钠、盐酸、硫酸、过氧化氢、保险粉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但对硝酸的耐受性较差。

    聚乳酸/胶原蛋白取向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
    贾琳 王西贤 张海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2016, (11):  8-13. 
    摘要 ( 451 )   PDF (1708KB) ( 3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取向纳米纤维的性能及取向纳米纤维对细胞生长的引导作用,利用可降解的聚乳酸和胶原蛋白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随机和取向排列的聚乳酸(PLLA)、聚乳酸 ∕ 胶原蛋白(PLLA ∕ Coll)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研究了纳米纤维的形态结构、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并在其表面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研究细胞在不同的支架表面的生长形态。结果表明:取向纳米纤维具有较细的纤维直径,各向异性的结构性能,平行于纤维排列方向的润湿性能和优于垂直于纤维排列方向的断裂强度。复合 PLLA ∕ Coll 支架表面含有细胞识别基团,能增强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培养在取向 PLLA ∕ Coll 纳米纤维支架上的 MSCs 呈现取向的纺锥形态,与体内 MSCs 的形态更类似。

    影响熔融静电纺聚丙烯纤维直径的工艺因素
    梁超 胡春艳 阎克路 朱晓敏 THOMAS Helga
    纺织学报. 2016, (11):  14-18. 
    摘要 ( 479 )   PDF (1717KB) ( 2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聚丙烯熔融静电纺纤维直径难以细化问题,以熔体流量、聚合物熔体温度、施加电压、喷丝头与接收台的接收距离、电场力等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量为0.05 mL ∕  h 时可以纺出连续的纤维且纤维直径也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当聚合物熔体 ∕ 喷丝头温度超过260 ℃ ∕ 280 ℃时,继续升高温度纤维直径不会继续降低;电场力恒定时,随着接收距离增加,纤维直径减小的趋势逐渐变缓,到30 mm 之后,纤维直径基本不变。考虑综合因素,最终选取的工艺参数:熔体流量为0.05mL ∕  h,聚合物熔体 ∕  喷丝头温度为260 ℃  ∕  280 ℃,电压为-24.6 kV,距离为30mm,在此条件下纺得纤维的平均直径为6.23μm,标准差为1.42。

    棉纤维集合体压缩力传递与密度关系
    李勇 张宏 张有强 陈晓川 刘文亮
    纺织学报. 2016, (11):  19-25. 
    摘要 ( 592 )   PDF (1488KB) ( 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棉纤维集合体的压缩力传递特性,在万能试验机上对棉纤维集合体进行压缩试验,用压力传感系统采集受压棉纤维集合体上、中、下3 层的压强,分析传感器采集的压缩强度与棉纤维集合体应变、相对密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集合体应变的增加,其各层压强值均增加; 各层棉纤维集合体压强值由上而下呈降低趋势,层间存在显著压强差。分析棉纤维集合体的密度力学性能发现,其相对密度与压强之间呈极佳的线性关系,即棉随着纤维集合体相对密度的增加,各层压强均呈线性增加。同时,相对密度与层间压强差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表明棉纤维集合体存在显著的应变率敏感性。

    纺织工程
    纱线条干均匀性序列图像测量方法
    李变变 李忠健 潘如如 张杰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6, (11):  26-31. 
    摘要 ( 279 )   PDF (1510KB) ( 1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更精确、连续地评价纱线的外观条干均匀性,提出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纱线条干均匀性测量方法。通过图像采集系统获取连续的纱线序列图像;根据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将图像进行阈值分割,得到纱线条干的二值图像;设定阈值去除图像中的孤立点、毛刺点,获得清晰的纱线条干图像,并计算图像中每行纱线直径。
    为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对7 种线密度的紧密纺纯棉纱进行了条干测试,并将结果与USTER® Tester 5-S800 条干测试仪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序列图像方法测得的纱线条干均匀性与USTER 条干仪的测试结果高度正相关,证明本文的方法是准确可行的。

    静态张力作用下多层经纱的悬垂特征
    龚小舟 吴世林 李宇 林富生 王强
    纺织学报. 2016, (11):  32-36. 
    摘要 ( 430 )   PDF (1255KB) ( 1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层织物织造时经纱易开口不清的问题,提出一种预估经纱下垂特征的分析模型,为表征经纱的悬垂特征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采用芳纶、碳纤维和玻璃纤维这些不同原料的纱线,以及采用不同线密度的碳纤维纱线进行了实验分析,以证实其与理论模型的相符程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描述线密度较小的纱线在静态时的悬垂程度时,此经纱悬垂理论模型较为准确。然而,对于较粗的经纱,此模型还需要作进一步修正。在进行多层织造时,此研究结果可为模拟不同品种的纱线静态情况下的悬垂形态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精纺毛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性的关系
    黄三娇 高卫东 王鸿博
    纺织学报. 2016, (11):  37-41. 
    摘要 ( 241 )   PDF (1118KB) ( 29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精纺毛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性能的关系,收集了18 种精纺毛织物,应用JN-1型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仪进行折皱回复角测试,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角间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结构参数对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程度,找出对折皱回复角影响较大的结构参数,同时研究了织物结构参数与折皱回复角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不仅与织物原料、纱线线密度和捻度有关,还与织物经纬密、织物紧度以及面密度有关;除了纤维原料以外,纱线捻度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最为显著。

    宋代绞经花纱织造工艺及其数学建模
    蔡欣 李佩
    纺织学报. 2016, (11):  42-47. 
    摘要 ( 962 )   PDF (1605KB) ( 2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给纺织行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考古发现宋代的绞经花纱类丝织品文物实物分析,按照织物组织结构对其进行分类,结合《耕织图》中的织机图像推断宋代绞经花纱由装有对偶式绞综装置的束综提花机织制,进而推断生产绞经花纱的具体织造工艺。对比宋今生产绞纱织物的织机机构,根据现代纱罗提花织机工作原理绘制宋代绞经花纱的上机图。将上机图分为组织图、绞综穿综及绞经所穿平综图、地经所穿平综图、绞综纹板及绞经所穿平综纹板图、地经所穿平综纹板图5 个部分,并设计矩阵形式表达,建立起5 个矩阵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古代绞经织物与现代织机及CDA 配合系统设计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应用最优Gabor滤波器的经编织物疵点检测
    尉苗苗 李岳阳 蒋高明 丛洪莲
    纺织学报. 2016, (11):  48-54. 
    摘要 ( 415 )   PDF (1831KB) ( 2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经编织物疵点自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最优 Gabor 滤波器的经编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具体可分为 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检测阶段。在学习阶段,对于无疵点的经编织物图像构造可调制的二维 Gabor 滤波器,采用量子行为 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对 Gabor 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与无疵点的织物图像纹理特征最匹配的 Gabor 滤波器参数。 在检测阶段,由学习阶段得到的最佳参数构造 Gabor 滤波器,用该滤波器对待检测织物图像进行卷积处理,然后再对得到的 卷积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最终识别出待检测织物是否有疵点存在。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检测率可以达到 96.67%,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适合应用于工业生产。

    多孔绵材料层对防水透湿复合织物性能的影响
    崔俊杰 徐旭凡 马辉
    纺织学报. 2016, (11):  55-58. 
    摘要 ( 349 )   PDF (1117KB) ( 2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新型防水透湿保暖型层压复合织物,选用多孔绵、热塑性聚氨酯(TPU)薄膜,以机织物为面层,摇粒绒为基材,利用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PUR)黏合剂,通过2 或3 次层压复合试制系列复合织物样品。观察并分析了含多孔绵材料层复合织物横截面形貌结构,研究了多孔绵材料对层压复合织物防水、透湿、保暖等主要功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多孔绵膜层压复合织物的剥离强度。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多孔绵膜层压复合织物在防水、透湿、剥离强度等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保暖率提高了0%左右,基本解决在极地寒域服装面料保暖性能不足的问题。

    柔性多轴向经编聚氨酯涂层织物的拉伸性能
    郭囊括 李丽辉 代方银 陈杨 敬凌霄
    纺织学报. 2016, (11):  59-063. 
    摘要 ( 220 )   PDF (1211KB) ( 2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多轴向经编织物聚氨酯涂层织物的各向增强性能,沿涂层织物0°,22.5°,45°,67.5°和90°五个方向裁取试样。以单轴拉伸试验为基础,分析了织物的拉伸曲线和弹性模量;同时采用数字图像相关系统(DIC),分析了织物的形变特征,计算了泊松比。最后,利用正交各向异性模型对22.5°和67.5°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伸性,各个方向试样的延伸度均大于400%;越接近67.5°弹性模量越大;由DIC云图分析得知拉伸初期该材料的横向收缩变形是不均匀的,中间收缩较快,边缘收缩得较慢,而纵向拉伸变形相对均匀;使用正交各向异性关系对涂层织物的初始模量和泊松比有较准确的预测,误差的绝对值都小于23.69%。

    灰色聚类分析在织物热学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蔡薇琦 马崇启 阚永葭 杨金莲 李君丽
    纺织学报. 2016, (11):  64-67. 
    摘要 ( 234 )   PDF (1083KB) ( 2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酚醛纤维织物的热学性能,将酚醛纤维应用于消防领域,选取5种消防常用的织物聚酰亚胺织物、芳纶1313织物、芳纶1414织物、阻燃棉布、碳布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热学试验并将热导率、热扩散系数、比热、经向极限氧指数、纬向极限氧指数等作为研究指标,研究相同克重的不同种类织物的热学性能。单一的指标对比不能综合评价出6种织物热学性能的优劣,利用灰色聚类分析理论对这5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对其热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酚醛纤维织物与聚酰亚胺织物具有较好的热学性能,芳纶1313织物的热学性能次之,芳纶1414织物、阻燃棉织物、碳纤维织物的热学性能最差。

    纺器于人类文明起源中的痕迹辨析
    于伟东 王欢
    纺织学报. 2016, (11):  68-74. 
    摘要 ( 410 )   PDF (2081KB) ( 1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人类文明史中似乎只有石器即硬器,而无软器的时代和历史,尤其是无绑扎、系挂、固定功能的纺器的踪影这一问题,通过已有的历史实物,采用痕迹探索辨析的方法,从文字记载和石器、陶器等硬器方面求证了纺器在旧石器时代已存在,旧纺器与旧石器同期出现,而新纺器在10 万年前就已出现且已完成旧纺器至新纺器的进化。由此得出纺织物并非如现代所理解的范围之狭隘,人类工具史中也并非孤独的石器一种,还存在更为智慧和复杂的,但似乎被人们忽略和断代看错的纺器这一不可或缺的软工具的陪伴。同时,对新、旧纺器作了定义和划分,以及纺器作为软工具的一种,其在石器中的形态痕迹和功能痕迹作了明示与探讨,得出纺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工具的进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染整与化学品
    N-甲基吗啉-N-氧化物基超细炭黑的制备
    孙伟泽 李敏 张丽平 王春霞 付少海 籍晓倩
    纺织学报. 2016, (11):  75-79. 
    摘要 ( 486 )   PDF (1506KB) ( 1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水性颜料色浆对Lyocell纤维纺丝液造成的凝固问题,制备了NMMO基超细炭黑色浆,利用其对Lyocell纤维进行原液着色。针对Lyocell纤维原液着色用超细炭黑的制备展开研究,探讨了分散剂的结构及用量,炭黑质量分数,水和NMMO组成混合溶剂中水的质量分数,超声波处理功率及时间对NMMO基超细炭黑的粒径、粒度分布及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实验室自制的分散剂SP制备的NMMO基超细炭黑具有最小的粒径及优良的分散稳定性,与纺丝液相容性最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NMMO基超细炭黑的制备工艺:分散剂对炭黑的质量分数2为20 %,炭黑对体系的质量分数为10 %,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 min,功率为800 W。

    分散染料自动连续化生产新工艺
    徐万福 傅伟松 周乃锋 陈华祥 丁亚钢
    纺织学报. 2016, (11):  80-85. 
    摘要 ( 571 )   PDF (1459KB) ( 28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分散染料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从重氮化反应过程和偶合反应过程2 个方面研究了分散染料自动连续化生产的新工艺。与传统间歇式生产相比,采用自动连续化新工艺生产的分散紫93:1和分散蓝291:3,其液相色谱(HPLC)纯度分别提升1.16%、0.87%,染料收率分别提高2.06%、2.07%,染料的高温分散稳定性过滤时间均为A 级,新工艺生产的分散紫93:1 的残余物等级为4 级,高于传统间歇工艺生产分散紫93:1 的3∽4 级,涤纶染色织物的色光和各项染色牢度等测试结果相近。自动连续化生产新工艺的应用,使得染料滤饼母液水的量减少20% 以上,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避免了传统间歇式生产中各种问题的出现,稳定了染料生产的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茶色素染液pH值对羊毛织物染色效果及抗菌性能的影响
    任燕飞 巩继贤 张健飞 付冉冉 王富邦
    纺织学报. 2016, (11):  86-91. 
    摘要 ( 784 )   PDF (1610KB) ( 18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铁观音茶提取液作为天然染料,分别在pH值为3.5、5.5(茶提取液本身pH值)、7.5、9.5的条件下对羊毛织物进行直接染色,并对染色后的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染液pH值对染色后羊毛织物的K/S值和色光均有较大影响,当染液pH值为5.5时,织物的K/S值最大;染色羊毛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摩擦和耐洗色牢度,但耐日晒牢度较差,对光照表现出深色效应,随着染液pH值的升高,织物光照变色效应减弱;当染液pH值为5.5时,染色羊毛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为98.9%和93.2%;染液酸碱度的提高均会降低染色羊毛织物的抗菌性能,其中碱性染液对其抗菌性的降低作用最为明显。

    大麻纤维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溶解体系中的溶解特性
    钟智丽 朱敏 张宏杰 翁琦
    纺织学报. 2016, (11):  92-97. 
    摘要 ( 486 )   PDF (1394KB) ( 1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大麻纤维溶解性能,对大麻纤维进行氢氧化钠预处理和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解处理。用质量分数为18%的氢氧化钠在60℃处理大麻纤维1~4h,然后将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在不同温度(70、80、95℃)下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0%的LiCl/DMAc溶解体系。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 和 X 射线衍射仪对溶解前后的大麻纤维进行表征,测试溶解后溶液黏度值。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后纤维素的晶型由纤维素Ⅰ转变为纤维素Ⅱ;溶解温度升高,大麻纤维溶解性增强,95℃条件下,预处理2h和3h的大麻纤维在10%LiCl/DMAc溶解体系中能够完全溶解,溶解质量分别为1.0~1.2g和1.2~1.5g;预处理3h的大麻纤维/LiCl/DMAc溶液黏度值更大,溶液稳定。

    热水侵入条件对织物防护性能的影响
    管曼好 贾汪洋 吉洋 李俊
    纺织学报. 2016, (11):  98-102. 
    摘要 ( 272 )   PDF (1015KB) ( 2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产业工人在工作时可能会遭受高温热水的伤害,基于此对热水侵入条件下织物的传热规律进行了探讨。利用高温热水防护性能测试系统,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热水温度、侵入角度和侵入高度条件下11 种织物进行测试,采用2 级烧伤时间作为热水防护性能评价指标,分析了织物特性和热水侵入条件与织物热水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织物的热水防护性能存在差异,防水整理可以明显提高织物热水防护性能。织物不同位置的热水防护性能受热水侵入条件和织物特性的影响。水温是影响织物热水防护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织物上方的热水防护性能受热水侵入条件影响较大,织物中下方的热水防护性能受织物特性的影响较织物上方大。

    服装工程
    文胸模杯曲面形态特征曲线提取与分析
    徐瑶瑶 朱俐莎 杜磊 邹奉元
    纺织学报. 2016, (11):  103-108. 
    摘要 ( 442 )   PDF (1442KB) ( 280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控制文胸模杯曲面形态的特征曲线,实现模杯的正向设计,采用三维扫描仪获取模杯的点云数据,用逆向工程软件进行实体模型构建,然后根据模杯角度及特征点构建了26条模杯内外曲面形态曲线。利用各曲线拐点、峰值点、曲率最大点及最小点的分布位置一致性,提取能够反映模杯曲面特征信息的内外曲面形态特征曲线5条。结果表明,模杯结构特征曲线上的几何参数分布离散程度更小,较角度特征曲线更能反映不同类型模杯的曲面形态特征。拟合各特征曲线弧长与模杯杯深的函数关系,通过改变形态特征曲线上的几何参数可控制曲面形态结构。

    合体袖的内旋结构原理与制板方法
    胡毅 刘治君
    纺织学报. 2016, (11):  109-113. 
    摘要 ( 321 )   PDF (1100KB) ( 15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传统制版方法的合体袖不能满足人体手臂运动舒适度和美观度等问题,对人体臂弯内旋形态与袖型结构内旋力学要求进行分析,结合欧美时尚潮流对合体袖的造型要求和结构参数统计,采用立体裁剪实验验证等方法,将合体袖内旋结构与圆度、角度、弯度、前斜做了综合研究。研究认为,通过改变前后袖缝线的长度差,增大前袖缝线袖弯形态,结合归拔工艺还原前后袖缝线的长度与形态差,就能产生内旋扭力形成内旋的结构原理,从而得到合体一片袖、合体两片袖的内旋扭力设计原理和内旋结构的制版方法。该制版方法设计出的合体袖样板改进了传统合体袖的结构设计与版型,大大提高了合体袖的着装舒适度和美观度。

    服装工序相似性标准工时预测
    王玲 杨以雄 陈炜
    纺织学报. 2016, (11):  114-119. 
    摘要 ( 613 )   PDF (1532KB) ( 1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服装生产特征,在有效利用企业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快速准确的工时预测、工时定额,提出基于服装工序相似性的预测工时新方法。将产品按照款式、部件、工序、工时进行划分编码,建立标准工时数据库,实现工时的快速查询。建立影响工序相似性的评价指标模型,借助主成分分析,获取各指标的权重,构建模糊隶属函数计算基准工序与样本工序的相似系数。借助MatLab软件进行曲线拟合,确立标准工时和工序相似系数的函数关系,以此预测工序工时。研究结果发现,13 个工序相似性指标中,工艺内容指标权重最高为0.018,尺寸规格指标权重最低为0.011。通过案例企业实践应用,预测装拉链时间为201s,与秒表测量时间208s 较接近,证实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维理念下服装设计表现模式
    高云兵 黄萍 骆王琴 高山
    纺织学报. 2016, (11):  120-125. 
    摘要 ( 278 )   PDF (1875KB) ( 26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时空变化背景下的服装特征及表现手法,从四维理念角度出发,提出服装的3 种类型及其对应的设计模式,即运动的服装下寄生模式、时间的服装下共生模式和变化的服装下变生模式。分析和总结了实现四维服装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技法,说明四维理念可通过视错、镂空、褶皱和多面等寄生方式,样式、色彩、图案、工艺等共生形式,服装穿着功能和材料外观等变生形式在服装上得以实现和表达,深入研究了四维理念下服装的视觉特征和设计模式及技法,丰富了四维服装设计理念的理论研究,为其实践应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思路。

    机械与器材
    经编张力补偿装置对经纱张力的影响
    张灵婕 缪旭红 蒋高明 马丕波
    纺织学报. 2016, (11):  126-129. 
    摘要 ( 416 )   PDF (1123KB) ( 2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纱张力影响经编生产顺利进行,为此,使用KARL MAYER的KS4EL型经编机进行实验。先对补偿装置的弹性元件进行弹性系数测试,然后分别选用张力补偿装置上的3 组张力弹簧安装密度及张力弹簧规格,通过改变装置弹性系数进行经纱张力测试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改变张力补偿装置的相关参数就可以改变张力补偿装置的弹性性能,进而调节补偿装置对经纱织造张力的补偿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张力补偿装置弹性系数的增大,经纱动态张力最大值增大,最小值先增大后减小,平均值上升,变异系数增大,说明随着张力补偿装置弹性系数增大,其补偿效果下降。

    无缝针织内衣机的花型准备系统及数据安全
    汝欣 史伟民 彭来湖 刘宜胜 向忠
    纺织学报. 2016, (11):  130-135. 
    摘要 ( 367 )   PDF (1365KB) ( 1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因进口花型制版系统通过加密垄断了针织无缝内衣机的工艺制版技术,为满足国内针织无缝内衣设计生产的需求,设计了一套针对无缝针织内衣机花型及链条动作的数据准备系统,并提出了一种文件数据压缩、加密、解析的算法,以解决数据安全性和大容量问题。花型准备系统分为花型子系统和链条动作子系统,花型子系统用类组织意匠位图表示织物的组织结构,用色彩位图表达编织过程中纱嘴动作;根据无缝针织内衣机的编织工艺、动作流程,为链条动作子系统设计了一系列数据结构表达链条动作文件数据。经现场制版验证,花型设计方便、快捷、高效,花型文件数据小,传输安全可靠。

    电动地毯织枪机构分析
    钱志鹏 孟婥 左硕 罗娟
    纺织学报. 2016, (11):  136-140. 
    摘要 ( 285 )   PDF (972KB) ( 2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掌握电动地毯织枪的使用方法和调试方式,提高织枪的织造质量,以常规电动地毯织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织枪机械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用MatLab-SIMULINK对织枪的主要运动机构双曲柄滑块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和时序分析,明确了解针刀的配合要求,获得了机构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压布板在钢针尖和剪刀尖运动曲线交叉点位置之下,可以满足织枪的工作要求。依据运动学方程得出不同绒高对应的可调节杆长最优值,并得出可调节杆长的调节趋势,所得的理论数据可用于对织枪进行辅助调试,减少了调试时间。

    管理与信息化
    应用积分图的织物瑕疵检测快速算法
    董蓉 李勃 徐晨
    纺织学报. 2016, (11):  141-147. 
    摘要 ( 606 )   PDF (1697KB) ( 1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现有基于图像处理的织物瑕疵检测算法实时性较差、正确率偏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包含学习和检测2个阶段的瑕疵检测算法。通过对无瑕疵模板图像的梯度能量特征及其分布特性的学习,自适应获得检测阶段所需的参数。一方面利用积分图原理将任意大小的图像块内的求和运算化简为三次加法运算,快速提取织物图像的梯度能量特征,实现织物瑕疵的实时检测,另一方面利用核函数拟合特征参数分布,结合均值漂移法求解分布峰值获得自适应的瑕疵判定阈值参数,实现织物瑕疵的准确分割。通过实验将本文算法与现有基于局部二值模式特征、小波特征、规则带特征等算法进行对比,针对包含3种纹理6类瑕疵的织物图像数据集的测试结果显示,本文算法平均处理时间为56ms,正确率为97%。

    经编双贾卡提花鞋面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钟君 丛洪莲 张燕婷 张爱军
    纺织学报. 2016, (11):  148-153. 
    摘要 ( 472 )   PDF (1460KB) ( 14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经编双贾卡提花鞋面织物的高效设计,在探讨双贾卡提花鞋面织物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双贾卡提花鞋面织物的成形原理及贾卡提花原理,研究这类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从理论上建立了经编双贾卡提花鞋面织物的垫纱运动设计、贾卡意匠设计、贾卡梳垫纱效应设计以及穿经设计数学模型,用于指导计算机软件实现该类织物的工艺设计和产品开发。结合人体足部运动需求及生产实践,介绍了鞋面功能分区设计、贾卡意匠图设计及上机工艺设计方法,总结出该类织物的设计过程与生产方式,实现了经编双贾卡双色鞋面织物的快速、准确设计。

    数字化定制化服装品牌要素与品牌演化
    刘丽娴 郑巨欣 许鸣迪
    纺织学报. 2016, (11):  154-158. 
    摘要 ( 683 )   PDF (1088KB) ( 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新常态与供给侧背景下服装品牌利用数字化手段迎合消费者定制化需求,在品牌演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完成100 份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业内专家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涵括4 个二级指标和18 个三级指标的品牌数字化定制化评价体系。通过2 次问卷收集的数据分析,划分数字化定制化品牌的核心、次核心、外围要素层,最终构建出涵括目标层、策略层、战略层、基座层4 个层次的数字与定制化品牌模型,使服装品牌能够更准确地识别消费需求及变化,迎合消费者的客制与数字化需求,并通过结合数字与定制化品牌模型的对应分析、区位组合与流程分析,探讨了实现服装品牌演化的路径。

    综合述评
    多孔纤维织物热湿传递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王红梅 郑振荣 张楠楠 张玉双 赵晓明
    纺织学报. 2016, (11):  159-165. 
    摘要 ( 471 )   PDF (1863KB) ( 3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湿传递数值模拟的研究可为多孔纤维织物的制备和热湿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在阐述了织物热湿传递机制的基础上,从织物热湿传递数值模型、数值模拟计算方法以及织物热湿传递性能测试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织物热湿传递方面的新进展,分析了现有织物传热传湿数值模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创建织物三维方向上的热湿耦合模型时,要综合考虑织物本身的交织结构特征和纱线的物理性能;在数值分析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实际应用条件下织物材料物理性能的变化,进一步优化织物传热传湿数值模型,提高模拟计算的准确度。

    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沙莎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16, (11):  166-172. 
    摘要 ( 689 )   PDF (2019KB) ( 2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系统地介绍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和其发展历史,详细分析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面临的挑战、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从线圈模型、纱线真实感和织物物理模型3 个方面阐述了纬编针织物三维模拟技术的研究历程。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与探索,以及三维模拟技术从单纯的静态模拟发展到拥有物理属性的动态模拟的过程;总结了三维模拟技术现有成果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该技术在未来会朝着模拟方法物理化、线圈类型多元化和应用范围多样化3个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