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03期 刊出日期:2017-03-15
    纤维材料
    天然棕色棉的抗菌性能
    王佳 徐秀娟 马明波 周文龙
    纺织学报. 2017, (03):  1-5.  doi:10.13475/j.fzxb.20160301705
    摘要 ( 467 )   PDF (1555KB) ( 2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天然棕色棉的抗菌特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分别作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代表,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和比浊法测试了棕色棉纤维的抗菌性能,并用晕圈法、荧光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棕色棉色素提取物的抗菌活性及抗菌机制。结果表明:棕色棉纤维对2种细菌的生长繁殖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抗菌率分别为87.9%和79.5%;常规的碱精练和酶精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棕色棉纤维的抗菌性能;棕色棉纤维的抗菌性能来源于其色素,色素可通过与细菌的细胞膜结构的结合来破坏细胞膜的转运能力,进而破坏细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过程,达到杀死细菌的效果。

    静电纺聚酰胺6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赵伟伟 汪滨 王娇娜 裴广玲 李从举
    纺织学报. 2017, (03):  6-12.  doi:10.13475/j.fzxb.20160402107
    摘要 ( 974 )   PDF (2054KB) ( 28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功能性的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膜,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6/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共混纳米纤维膜,并对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和亲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PA6纺丝液质量分数为28%,PVP的加入量为0.5g时,纤维膜的微观形貌较好,制备出的纤维直径为132mn,断裂强度为9.68MPa,断裂伸长率为31.89%,亲水角为(32.4±1.2)°。研究了不同纺丝时间对纤维膜空气过滤性能的影响,当纺丝时间为0.5h时,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过滤性能,过滤效率为99.5%,过滤压降为476Pa。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在PA6中加入PVP,在搅拌的过程中二者均匀融合,PVP小分子填充在PA6大分子中,可使纤维膜的亲水性提高。制得的PA6纳米纤维膜可作为加湿器中的湿膜材料得到应用。

    静电纺杯芳烃纤维的制备及其对Pt(Ⅳ)选择性吸附性能
    陶旭晨 凤权
    纺织学报. 2017, (03):  13-17.  doi:10.13475/fzxb.20160402606
    摘要 ( 356 )   PDF (1523KB) ( 11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选择性吸附贵金属离子,设计并合成5,17-二氨基-26,28-(1’,8’-二氧杂-4’,5’-二硫杂正辛烷基)-杯[4]芳烃单体,通过酰胺化法合成杯芳烃聚酰胺酸纺丝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杯芳烃聚酰胺酸纤维,再对杯芳烃聚酰胺酸纤维进行热酰亚胺化,制备出杯芳烃聚酰亚胺纤维。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纤维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纤维对Pt(Ⅳ)、Ag (Ⅰ) 、Au (Ⅰ)的选择性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自制杯芳烃已成功引入到杯芳烃聚酰亚胺纤维中,纤维直径为(400 ± 40) nm,它仅对Pt(Ⅳ)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纤维对Pt(Ⅳ)饱和吸附量为3.1 mmol /g。选择性吸附的原因是Pt(Ⅳ)最外层电子排布为5d6,未占满,Pt(Ⅳ)可进入纤维中杯芳烃下缘r的1,8 -二氧杂-4,5 -二硫杂正辛烷基的空腔中,并接受O、S的电子,形成配位吸附。

    光敏抗菌型静电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张权 代雅轩 马梦琴 王清清 魏取福
    纺织学报. 2017, (03):  18-22.  doi:10.13475/j.fzxb.20160407405
    摘要 ( 604 )   PDF (1576KB) ( 17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co-MA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MMA-co-MAA)纳米纤维膜,并利用其表面的羧酸基团吸附阳离子光敏药物,从而得到光敏抗菌型电纺纳米纤维膜。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立叶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法等对P(MMA-co-MAA)聚合物进行表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张力仪分别对P(MMA-co-MAA)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及吸附行为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所制备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出了具有较高分子质量的P(MMA-co-MAA)聚合物,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对阳离子光敏剂亚甲基蓝(MB)和5,10,15,20-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锌(锌卟啉)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二者都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可达到99.99%

    深冷处理对锡锑/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再造及其机制
    夏鑫 陈玲 李智勇 邱夷平
    纺织学报. 2017, (03):  23-27.  doi:10.13475/j.fzxb.20160401405
    摘要 ( 393 )   PDF (1710KB) ( 1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锡锑/碳纳米纤维性能,利用深冷处理作为热补偿方式对锡锑/碳纳米纤维进行形貌再造。通过调节深冷与炭化处理的顺序,比较处理顺序的不同对该材料的形貌变化影响,并结合对该材料的晶型结构和含碳量的分析探究其形貌再造机制。结果表明:首先对静电纺锡锑/碳纳米纤维前驱体进行炭化得到锡锑/碳纳米纤维再进行深冷处理,其形貌具有皮芯结构;而如先对静电纺锡锑/碳纳米纤维前驱体进行深冷处理再进行炭化得到的锡锑/碳纳米纤维,其锡锑合金在纳米纤维中的分布则表现出更不均匀性;深冷处理后得到的纳米纤维中的碳含量均有增加;结合其晶型结构分析认为,深冷处理对锡锑/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再造归因于该处理技术的晶粒细化作用。

    炭黑/Lyocell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孙伟泽 张丽平 李敏 杜长森 王春霞 付少海
    纺织学报. 2017, (03):  28-32.  doi:10.13475/j.fzxb.20160404205
    摘要 ( 401 )   PDF (1639KB) ( 2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水性颜料色浆对Lyocell纤维纺丝液造成的凝固问题,利用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基超细炭黑,采用原液着色技术制备了炭黑/Lyocell纤维素膜,探讨了炭黑/Lyocell纤维素膜的颜色性能、耐溶剂迁移性能、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为纤维素质量分数的3 %时,着色纤维素膜的颜色深度达到饱和,不再随炭黑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且炭黑质量分数低于3 %时,着色纤维素膜的摩擦和水洗牢度较高,耐水、丙酮和乙醇迁移性能良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炭黑在极性较高的水中更容易发生迁移。炭黑对纤维素膜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有影响,但不会改变纤维素膜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对实现Lyocell纤维原液着色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相容性
    孙西超 陈晓辉 李旭明 占海华 裘惠丽
    纺织学报. 2017, (03):  33-37.  doi:10.3475/j.fzxv.20160300305
    摘要 ( 507 )   PDF (1529KB) ( 2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给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参考,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质量比为 100:0、75:25、50:50、25:75、0:100 的熔喷用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HBV/PP-g-MAH)共混材料。利用差示量热扫描仪、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分别对PHBV/PP-g-MAH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共混体系的相分布形态。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出现了分离的玻璃化温度,表明2组分总体不相容;在衍射角22.8 °处没有出现PHBV的衍射峰,说明PP-g-MAH改变了PHBV结晶区的分子链排列;在1710 cm-1处共混体系出现新的吸收峰,即二者之间的化学键生成了酯基;当共混比例不同时,共混体系呈现不同的“海-岛”相分布形态。

    纺织工程
    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结构及其导湿性能
    朱凡凡 卢雨正 王 洋 高卫东
    纺织学报. 2017, (03):  38-43.  doi:10.13475/j.fzxb.20160106006
    摘要 ( 359 )   PDF (1762KB) ( 17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导湿性能,将其与赛络纺纯涤纶纱和集聚纺纯涤纶纱的导湿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相同的纺纱工艺参数分别纺制14.6、9.7、7.3 tex 3种规格的赛络纺、集聚纺和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并采用毛细芯吸法对3 种纱线的导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纺纱方法不同而纱线线密度相同时,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导湿性最好,纱线表面较光洁,毛羽也最少,条干均匀度最好;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的横截面形态更加接近于圆形,纱中纤维紧密捻合,纱线结构紧密。由此可认为,集聚赛络纺纯涤纶纱特殊的纱线结构使其具有较好的导湿性能,这为提高涤纶织物的导湿性能提供了可能。

    自捻纱的拉伸力学性能
    崔红 高秀丽 张伟 吕立斌
    纺织学报. 2017, (03):  44-48.  doi:10.3475/j.fzxb.20151102705
    摘要 ( 305 )   PDF (1353KB) ( 1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自捻纱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对同种原料自捻纺纱线和环锭纺纱线的拉伸力学性能进行对比,讨论了适合自捻纺纱的纤维和必须经过复合才能进行自捻纺纱的纤维以及对纤维配比的要求。与环锭纺纱线相比,羊毛、腈纶、涤纶自捻纱的断裂强力依次降低81.25%、49.33%、31.39%。涤纶、腈纶等纤维能直接采用自捻纺加工方式,而羊毛和苎麻不能直接采用自捻纺纱,必须和其他原料复合自捻。分别对毛/涤纶、麻/涤纶、腈纶/涤纶双组分复合自捻纱进行拉伸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要使纱线拉伸性能符合要求,2种原料的组分中涤纶纤维含量需满足:毛/涤纶纱中占60%以上,麻/涤纶纱中占71%以上,但腈纶/涤纶纱的纤维配比不受限制。

    织的定义与溯源
    于伟东 纪明明
    纺织学报. 2017, (03):  49-55.  doi:10.13475/j.fzxb.20160304707
    摘要 ( 789 )   PDF (2242KB) ( 20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织的起源, 对比编、结、织、絮的现有定义,在理论上给出了各自更为精准的释义,并认为织具有统称性。同样,依据编、结的成形方式和结构特征,通过对机织、编织、针织和非织造及其织物特征的对比认为:机织各编织的父本均为编;针织以母本结为主、父本编为辅,其中纬编因编织工具简单而远早于经编;而非织造则是絮的后代。通过对编、结、织出土实物和痕迹证据的考证,得出编、结是最古老的软工具制作方式,其制成物是工具。编物和结物应该参照石器、陶器的命名,分别称为编器和结器,二者均出现在旧石器中期。由于织为使用工具的编、结,且转为服饰之用,故为编、结的后代。

    模拟实际着装的织物抗皱性测试方法
    刘成霞 韩永华
    纺织学报. 2017, (03):  56-60.  doi:10.13475/j.fzxb.20150901105
    摘要 ( 371 )   PDF (1368KB) ( 2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的织物抗皱性测试方法不能直接用来表征穿着过程引起的折皱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可模拟实际着装的织物抗皱性测试方法。构建了模拟装置,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折皱密度。经20块织物的相关实验验证得出:模拟方法与实际着装产生的折皱非常相似,说明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其测试稳定性好于折皱回复角法;0°折皱回复角与折皱密度的相关性最大,随后是45°,建议增加45°折皱回复角的测试,以使测试结果更能表征实际着装时织物的折皱变形能力;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此模型可用来预测实际着装时的折皱密度,无需经过工作量繁重的服装制作和实际穿着实验。

    经编三维结构贾卡鞋面材料的尺寸预测系统
    丛洪莲 钟君
    纺织学报. 2017, (03):  61-66.  doi:10.13475/j.fzxb.20160300606
    摘要 ( 595 )   PDF (1552KB) ( 2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经编三维结构贾卡鞋面材料对鞋面各功能部位尺寸要求高,具体尺寸不宜控制这个问题,设计了4种组织结构、4种上机密度,分析这2种因素对鞋面整体横向、纵向缩率的影响,并研究贾卡网孔组织对鞋面局部花型尺寸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探究了贾卡鞋样整体横向、纵向缩率、网孔区域尺寸变化与影响因素间的定性关系,由此建立了鞋面材料的尺寸预测系统。最后,利用该尺寸预测系统进行贾卡3层鞋面设计。从一款设计实例发现,织造、后整理等工序后,成品鞋面尺寸与设计稿相吻合。证明本文开发的经编三维结构贾卡鞋面材料尺寸预测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羊毛及其混合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
    栾巧丽 邱华 成钢 刘晓燕
    纺织学报. 2017, (03):  67-71.  doi:10.13475/j.fzxb.20160301605
    摘要 ( 314 )   PDF (1619KB) ( 1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羊毛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以羊毛、毛/涤、毛/麻3种纤维制备非织造材料。通过阻抗管对3种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了声波频率在250-6 300 Hz范围内,材料的纤维种类、厚度和空腔深度对其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样品的平均吸声系数均大于0.2,纯毛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略好于毛/涤材料与毛/麻非织造材料;通过增加材料厚度或设置空腔的方式均可提高材料全频段(尤其中低频段)的吸声性能,其中厚度对材料吸声系数的影响程度更大;从环保、材料价格、便于施工等方面考虑,以厚度为6 mm的毛/麻非织造材料作为吸声材料,并设置6 mm的空腔, 即可达到较为优异的低频吸声性能。

    锦纶对纺织废胶-受阻酚微观形态与性能的影响
    姜生 倪诗吟 张利娟
    纺织学报. 2017, (03):  72-77.  doi:10.13475/j.fzxb.20160305806
    摘要 ( 561 )   PDF (1969KB) ( 1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一种集阻尼、吸声性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材料,利用纺织工业废胶粉(TWRP)、受阻酚(AO 2246)和单孔中空锦纶(PF) 制备了一系列的PF/TWRP-AO246 三元阻尼吸声复合材料。通过动态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吸声测试、织物强力测试等表征手段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锦纶充当了AO 2246的结晶诱导核,使AO 2246形成包覆于纤维表面的结晶,从而在复合材料中出现了结晶纤维网络结构,形成“贯穿的空气层”,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加入锦纶使复合材料的阻尼损耗下降;结晶纤维网络结构充当了复合材料中的骨架,起到了增强作用。当纤维含量从10%增加到50%时,其最大断裂应力从62.8 MPa 增至129.8 MPa,断裂应变从363.6%降至19%。

    染整与化学品
    上浆剂对国产碳化硅纤维表面及其织造性能的影响
    赵玉芬 李嘉禄 宋磊磊 姜茜 焦亚男
    纺织学报. 2017, (03):  78-84.  doi:10.13475/j.fzxb.20160503607
    摘要 ( 550 )   PDF (2347KB) ( 3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添加不同含量的水性环氧上浆剂以及上浆剂含固量对碳化硅(SiC)纤维表面以及SiC纤维束织造性能的影响,对纤维束进行了二次表面上浆处理。测试了SiC纤维束的耐磨性、强伸性以及柔软性等适编性能。结果表明:与未二次上浆和由E-0、E-10、E-20上浆剂上浆的SiC纤维束相比,经E-15上浆剂上浆后的SiC 纤维束耐磨性能最好, 柔软性也较好;上浆剂的含固量对纤维表面形貌影响较大;用含固量为9%的E-15上浆剂上浆后的纤维表面浆膜更为完整光滑,同时SiC 纤维束的断裂强度较未二次上浆处理的提高了180%,说明此含固量为最适合的E-15上浆剂含固量。

    中低温条件下聚乳酸长丝的上浆机制
    杨明杰 武海良 沈艳琴 姚一军 毛宁涛
    纺织学报. 2017, (03):  85-90.  doi:10.13475/j.fzxb.20160306006
    摘要 ( 409 )   PDF (1948KB) ( 11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聚乳酸(简称PLA)长丝采用传统高温(高于60℃)碱性浆液上浆时,其结构与性能会受到严重破坏的问题,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PLA长丝微观结构随烘燥温度、浆液温度及pH值等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系统分析了温度、pH值对PLA长丝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高于60℃)和浆液pH值增高,PLA长丝的微观结构变化严重,PLA长丝断裂强力下降幅度较大,导致在采用传统高温上浆时不能顺利完成浆纱和织造。在中低温(浆液温度不超过60 ℃,烘房温度不超过70℃)、浆液为中性的条件下,对PLA长丝进行上浆实践,浆丝的增强率达到59.74%,减伸率达到7.10%,可满足织造的要求。

    涂料印染用自黏性有机颜料亚微胶囊的细乳液法制备
    陈智杰 吴明华 史鹤鹤 曹志海 戚栋明 金黔宏
    纺织学报. 2017, (03):  91-98.  doi:10.13475 / j.fzxb.20160600508
    摘要 ( 340 )   PDF (2929KB) ( 2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有机颜料在水中的分散浸润性,以有机颜料酞菁蓝干滤饼为代表性着色剂,通过超声均质过程依次将其分散到苯丙单体及其亚微液滴中,再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得包裹颜料颗粒在苯丙乳胶粒中的颜料亚微胶囊,并研究胶囊成膜性能。结果表明:超声均质过程可有效解离干滤饼中的颜料聚集体,进而实现颜料颗粒在单体及其亚微液滴中初级粒子形式的均匀稳定分散;颜料含量显著影响单体分散液的黏度及其可细乳化性;软硬单体比是决定胶囊成膜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当单体分散液中颜料含量为12%,软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与苯乙烯质量比为6:4时,细乳化体系和聚合过程稳定,所制亚微胶囊在水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和浸润性,结构清晰,成膜性好,可直接用于织物涂料印花与涂料染色。

    漂白羊毛的防紫外线整理及其耐光稳定性能
    王宗乾 杨海伟 汤立洋 解项东
    纺织学报. 2017, (03):  99-107.  doi:10.13475/j.fzxb.20160506309
    摘要 ( 742 )   PDF (2478KB) ( 1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羊毛织物的白度,同时延缓其光黄变速率,采用氧化漂白和氧化/还原联合漂白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并将漂白羊毛进行紫外线光照实验,测试其光黄变历程,探讨了漂白工艺对羊毛形貌与光稳定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线吸收剂UVFW对羊毛进行整理,分析了UVFW整理对其耐光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漂白工艺在提升羊毛白度的同时,将加速其光黄变速率,同时加剧其光脆损程度;经1%(o.w.f)UVFW整理后,联合漂白处理的羊毛织物表现出较高的耐光稳定性能,光照6 h白度仍高于氧漂羊毛织物,其原因在于联合漂白羊毛在获得较高起始白度的同时,羊毛纤维表面具有更高的表面润湿与吸附能力,有利于UVFW的吸附和扩散。

    超疏水聚酯滤布的性能及其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袁晓雨 李伟 朱振国 张兴祥
    纺织学报. 2017, (03):  108-113. 
    摘要 ( 746 )   PDF (2030KB) ( 18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性,提升其与聚酯滤布的结合力,采用巯丙基三甲氧硅烷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修饰,并通过浸渍-涂覆的方法将修饰后的二氧化硅负载在聚酯滤布表面,得到超疏水滤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光电子能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及特征X射线能谱仪等对滤布进行了微观形貌、结构、元素及价态等方面的分析。结果表明:滤布表面均匀负载的低表面能硅树脂及其在滤布表面构建的微纳米多级凸起结构赋予滤布超疏水性,接触角高达156°;该滤布耐溶剂性能优良,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浸泡72 h后,接触角仅下降1~4°,滤布兼具高强度、超疏水/超亲油的特性。

    无机填充剂对聚酰胺湿法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李涛 杜奕玲 李红艳 吴耀东 郑今欢
    纺织学报. 2017, (03):  114-121. 
    摘要 ( 620 )   PDF (2361KB) ( 1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聚酰胺湿法涂层商标织物存在的抗粘结性和吸墨性不佳、pH值偏高等问题,着重研究各类无机填充剂应用于涂层浆中的稳定性、流变性,涂层膜表面形貌、拉伸性能以及涂层织物风格、吸墨性、白度、pH值和耐水洗色牢度性能等,分析其对湿法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碳酸钙和高岭土的涂层浆稳定性较高,其中含碳酸钙的涂层膜断裂伸长率30.22%,柔韧性较佳,但其涂层织物pH值为8.25;而含水滑石的涂层浆稳定性和分散性相对较差,且制得的涂层织物pH值为8.55;含硅灰石的涂层浆流动性优异,涂层膜表面均匀光滑,且具有大量微孔结构,吸墨性更好,涂层织物白度高,耐水洗色牢度4-5级,pH值7.32,符合环保要求。

    服装工程
    消防员防护服面料的热湿舒适性
    李利君 宋国文 李睿 王丽文 向春晖
    纺织学报. 2017, (03):  122-125.  doi:10.13475/j.fzxb.20160400604
    摘要 ( 634 )   PDF (1161KB) ( 2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消防员防护服面料的舒适性并考察其是否满足欧美国家相关标准,选取了我国消防员防护服常用的几种面料,进行单层织物热阻和湿阻以及多层织物热阻、湿阻和总热损失的测试与分析,考察空气层对多层织物热阻的影响,并将测试结果与欧美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厚度大致相同时,外层面料的密度对热阻和湿阻影响较大;因为隔热层材料是非织造布结构,热阻和湿阻较大;空气层的位置对多层织物的热阻值影响不大,但其厚度对多层织物的热阻影响较大;选取的几种面料组合,湿阻低于30Pa?m²/W,总热损失高于205W/m²,均满足欧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基于评价主体视角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
    冯利 刘晓刚 顾雯
    纺织学报. 2017, (03):  126-130.  doi:10.13475/j.fzxb.20160201305
    摘要 ( 603 )   PDF (1592KB) ( 163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对现代服装设计进行科学评价,加强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服装设计评价活动进行分析,根据服装从产生到使用的过程对评价主体进行了划分,不同评价主体所对应的评价客体不同。经过专家访谈与消费者调研,将服装设计评价的感性认知过程划分为观察、触摸、试穿3个阶段。从3类评价主体视角出发,对不同视角下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类评价主体视角下,评价客体不同,服装设计评价过程对观察、触摸、试穿3个阶段的经历不同;3类评价主体的评价基础、评价目的、评价方式与评价重点皆存在差异。

    服装里料性能的综合评价
    张弦
    纺织学报. 2017, (03):  131-137.  doi:10.3475/j.fzxb.20160303307
    摘要 ( 508 )   PDF (1706KB) ( 2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服装里料性能指标较多的问题,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排序。首先,将各指标的类型一致化,将极小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均转化为极大型;然后消除各指标间量纲和量级间的差异;再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最后,将多项性能指标合成一个综合评价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即先用极大化线性比例法消除指标间量纲和量级的差异,经极差确定权重,再用多项指标线性加权,得出的评价指标数值差异较大,可更好地区分服装里料性能之间的差异;10种服装里料中羽纱布排名第1,性价比高;有光弹力色丁布因3项性能指标较差,性价比最低。

    机械与器材
    应用频闪原理的选针器频率检测系统设计
    李军 朱方明 周炯 于庆丰
    纺织学报. 2017, (03):  138-142.  doi:10.13475/j.fzxb.20160302805
    摘要 ( 381 )   PDF (1362KB) ( 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选针器是圆机电子提花技术中的关键执行机构,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圆机提花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针对现有电子选针器检测系统检测效率低、可靠性差、成本高等问题,利用频闪成像原理,运用嵌入式控制技术并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STM32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选针器频率检测系统。实际检测效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选针器刀头故障的有效检测,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并行控制能力。目前该检测系统已经在选针器生产企业实际应用。应用效果显示,该检测系统可提升电子选针器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R680系列自动印花机椭圆运动机构建模与仿真解析
    汪兴兴 卓露 朱昱 倪威 倪红军
    纺织学报. 2017, (03):  143-148.  doi:10.13475/j.fzxb.20160501206
    摘要 ( 283 )   PDF (1733KB) ( 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析自动印花机椭圆运动机构产生振动和噪声的原因,基于Creo软件完成了R680系列自动印花机台板及其椭圆轨道的建模与运动过程仿真分析;推导了求解椭圆运动机构最大振动位置的一般公式;探究了运动过程中滚轮与轨道的紧密性和减小噪声的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由直线轨道进入半圆轨道过程中,自动印花机台板外前轮与轨道的间隙值呈现先快速变大、再缓慢变小和最后趋向于零的规律,外后轮与轨道的间隙值呈现先慢后快的滞后变化;由半圆轨道进入直线轨道过程中,外侧前后轮与轨道间隙值与台板进入圆弧轨道过程呈现对称现象;R680系列印花机台板在进入轨道过程中,外前轮转过约7.5°和17.5°时,外侧前后轮与轨道间隙分别出现最大值,皆约等于0.33 mm。

    管理与信息化
    应用方向梯度直方图和低秩分解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
    李春雷 高广帅 刘洲峰 刘秋丽 李文羽
    纺织学报. 2017, (03):  149-154.  doi:10.13475/j.fzxb.20160304106
    摘要 ( 563 )   PDF (1853KB) ( 1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织物疵点检测是织物表面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基于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和低秩分解,提出一种有效的织物疵点检测算法。首先,将织物图像划分为大小相同的图像块,提取每个图像块的HOG特征,并将图像块特征组成特征矩阵,针对特征矩阵构建有效的低秩分解模型,通过方向交替方法(ADM)优化求解,生成低秩阵和稀疏阵;最后采用改进最优阈值分割算法对由稀疏阵生成的显著图进行分割,从而定位出疵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低秩分解能有效实现织物疵点的快速分离,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本文方法能显著提高复杂织物纹理图像的疵点检测性能。

    中式服装消费意向的影响因素
    邢乐 梁惠娥 刘传兰
    纺织学报. 2017, (03):  155-161.  doi:10.13475/j.fzxb.20160201008
    摘要 ( 445 )   PDF (2236KB) ( 16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中式服装设计生产及品牌建设盲目性、碎片化的问题,分别从消费者和产品的角度对中式服装消费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借鉴态度功能理论,通过因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讨消费者全球消费文化接受度、中式服装实用性预期、服装品牌来源及中式元素表现方式对消费者态度与消费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全球消费文化接受度直接影响其对中式服装的态度,但不完全影响消费意向;中式服装实用性预期对其消费意向的影响最为显著;消费者对国内外品牌认可度差异不明显,但易对国内品牌形成积极的态度;消费者更倾向以简洁含蓄方式应用中式元素。

    采用Gabor滤波簇和等距映射算法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
    王传桐 胡峰 徐启永 吴雨川 余联庆
    纺织学报. 2017, (03):  162-167.  doi:10.13475/j.fzxb.20160305306
    摘要 ( 430 )   PDF (1739KB) ( 2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织物疵点检测率,将Gabbor滤波法与等距映射方法进行融合,克服疵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用由3个尺度和5个方向组成的15个Gabor滤波器簇对织物疵点图像进行滤波,减少疵点图像光照不均和对比度低的影响;然后将滤波图像划分成面积相等且互不重合的邻域,并从邻域中提取高维特征向量。采用等距映射方法对高维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剔除高维特征中冗余信息,强化分类器拟合能力;再用低维嵌入模型提取新增样本低维特征向量,用于概率神经网络分类器分类,检测是否存在疵点;最后用2种不同纹理的织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有效提高疵点的检测精度。

    综合述评
    静电纺制备多孔纳米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刘呈坤 贺海军 孙润军 李博昱 于群
    纺织学报. 2017, (03):  168-173.  doi:10.13475/j.fzxb.20160304406
    摘要 ( 513 )   PDF (1876KB) ( 3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纳米纤维加工成具有孔洞结构的特殊形态,是静电纺丝的研究方向。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结构纳米材料的主要方法,并将其归纳为自发成孔和后处理成孔2种方式。介绍了这2种方式成孔的主要原理及成孔类型,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自发成孔制备工艺简单,但获得的孔径大小和孔洞分布较为随机,不易控制;而后处理成孔方式的孔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制备流程相对复杂,因此认为,较为简单、准确地控制纤维表面及内部孔洞分布及孔径大小,使其结构和功能精准匹配,是后期静电纺多孔材料的研究焦点。

    生物活性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秦益民
    纺织学报. 2017, (03):  174-180.  doi:10.13475/j.fzxb.20160203107
    摘要 ( 1048 )   PDF (2141KB) ( 4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系统总结生物活性纤维研究领域的研发成果,分析了各种生物活性纤维的基本结构、性能和应用,总结了在纤维材料中负载活性基团的各种方法,并根据材质来源及制备工艺对生物活性纤维进行系统分类。可认为,通过再生、共混、涂层、化学改性等工艺技术负载生物活性基团后制备的生物活性纤维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机制影响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功能,产生抗菌、止血、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等保健和美容功效。其制品在卫生材料、抗菌纺织品、美容纺织材料、功能性医用敷料等成品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