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7-02-15
    纤维材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光敏抗菌型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张权 李深 王清清 魏取福
    纺织学报. 2017, (02):  1-6.  doi:10.13475/j.fzxb.20161000706
    摘要 ( 467 )   PDF (1844KB) ( 2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全球范围内细菌感染疾病加重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材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一系列单体比例不同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P(MMA-co-MAA)),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膜,并利用表面的羧酸基团吸附阳离子光敏药物制备出一种光敏抗菌型电纺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P(MAA-co-MAA)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及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抗菌行为。结果表明:纤维直径随聚合物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分子质量的多分散系数增大,纤维直径均匀性呈下降趋势;随着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增多,纳米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对光敏剂的吸附量、抗菌效果都有所提高。所制备的光敏抗菌纳米纤维膜对S.aureus和E.coli抗菌效果可达到99%。

    海藻酸钠/南极磷虾蛋白/聚乙烯醇复合纤维的分子作用及其性能表征
    吴静 郭静 杨利军 张森 宫玉梅
    纺织学报. 2017, (02):  7-13.  doi:10.13475/j.fzxb.20161000807
    摘要 ( 737 )   PDF (1854KB) ( 35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海藻酸钠/南极磷虾蛋白(SA / AKP)复合纤维的强度,采用聚乙烯醇(PVA)共混改性,并用湿法纺丝制备改性海藻酸钠纤维。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复合纤维基本结构,并用二阶导数和高斯拟合分峰表征复合体系中氢键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改性后复合纤维表面形貌、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A / AKP/ PVA 复合体系中氢键的类型和含量,随PVA增多自由羟基的数量由1.2%增加到3.6%,分子间氢键数量由57.8%减少到54.8%,而体系分子内氢键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复合纤维表面沟槽变细且分布更加均匀。随PVA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PVA含量为3.5%时,其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2.43cN /dtex。

    玉米苞叶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及其聚砜复合膜的抗污染性能
    杨雪 韩阜益 降帅 赵艳娇 刘慧 赵兵 刘丽芳
    纺织学报. 2017, (02):  14-20.  doi:10.13475/j.fzxb.20161004507
    摘要 ( 389 )   PDF (2119KB) ( 22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玉米苞叶的经济价值,以玉米苞叶为原料,采用高强度超声波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协同共混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 CNC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以及超滤装置测试了CNC和(PSF)/ CNC复合膜的形态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NC含量对复合膜的强度,亲水性,水通量以及抗污染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玉米苞叶中提取的CNC,平均直径为18.82nm,平均长度为569.95nm,晶型结构为纤维素Ⅰ型,结晶度为53.86%。CNC的加入提高了PSF膜的断裂强度,并可改善PSF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综合考虑CNC对PSF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出CNC最佳添加量为2%,相应复合膜的水通量和抗污染性能分别为纯PSF膜的2.13倍和1.32倍,蛋白质截留率为48.34%。

    角蛋白/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制备
    赵明宇 刘海辉 王学晨 张兴祥
    纺织学报. 2017, (02):  21-25.  doi:10.13475/j.fzxb.20160703405
    摘要 ( 412 )   PDF (1505KB) ( 2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促进废旧羊毛的回收利用,采用L-半胱氨酸还原法溶解羊毛提取角蛋白,将羊毛再生角蛋白溶于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中配置成纺丝液,并且向其中添加由傅克反应制备的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通过湿法纺丝制备再生角蛋白/功能化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研究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的分散在复合纤维中,没有发生团聚现象,并且与角蛋白基体有着良好的界面作用;碳纳米管加入对纤维的结晶度有所提高,并且能够诱导角蛋白内部形成较多的β-折叠的二级结构构象;随着碳纳米管的加入,复合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增加,当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15 wt%时,拉伸断裂强度达到最大(91.5±12.6) MPa,比纯角蛋白纤维提高了139%。

    高效低阻聚丙烯腈/石墨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余改丽 张弘楠 张娇娇 左晓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2017, (02):  26-33.  doi:10.13475/j.fzxb.20161100608
    摘要 ( 984 )   PDF (2634KB) ( 3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聚丙烯腈(PNA)基材料的过滤性能,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石墨烯的PNA /石墨烯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过滤效果及抗菌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气流量及孔径分布对过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GO)的质量分数为0.3%时,纺制的纤维平均直径为103nm,复合膜的过滤性能最好;纳米复合材料的过滤效率随气流量的增加而减小,孔径尺寸分布在1.3 ~ 1.7 μm 之间时最有利于过滤效率的提高;当GO和还原性氧化石墨烯(rGO)质量分数均为0.3%时,PAN / GO 纳米复合材料比PAN/rGO 纳米复合材料的过滤性能好,PAN / GO 和PAN/rGO 纳米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32.4%和4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5.8%和56.7%。

    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束的预氧化过程
    闫涛 汪一奇 潘志娟
    纺织学报. 2017, (02):  34-39.  doi:10.13475/j.fzxb.20161003506
    摘要 ( 410 )   PDF (2013KB) ( 2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给高性能碳纳米纤维的预氧化制备过程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多针静电纺的方法制备具有高取向的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束。通过研究纳米纤维结构,探讨了预氧化温度及时间对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纺丝过程可以持续5h以上,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18nm左右,同时其沿纤维束轴向的取向度达到76.52%。纳米纤维的横截面成典型的外层致密内层松软的皮芯结构。随预氧化温度或者时间的增加,脱氢、环化以及氧化反应程度提高;随温度的提高,纳米纤维的结晶度先增加后减小,其最大结晶度达到54.57%。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曲线以及芳构化指数表明:预氧化温度在260℃到280℃、时间1~2h之间较为合适。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的电学与力学性能
    洪剑寒 韩潇 陈建广 彭蓓福 苏敏 惠林 梁广明
    纺织学报. 2017, (02):  40-46.  doi:10.13475/j.fzxb.20161003707
    摘要 ( 388 )   PDF (2128KB) ( 18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原位聚合的纱线连续导电处理方法存在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了制备工艺,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 聚苯胺(PTT/ PANI)复合导电纱线,研究了氧化剂浓度对复合导电纱线导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可以连续制备高电导率的PTT/ PANI复合导电纱线,随着氧化剂浓度的提高,PTT纱线表面聚苯胺电导率先增大后降低,但纱线电导率逐渐提高趋于稳定。在大拉伸条件下,纱线电阻随拉伸的增大而增大,并成指数关系。在小应变拉伸回复循环条件下,复合导电纱线的电阻变化较为复杂。复合导电纱线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初始模量有所增大。

    基于锥形量热仪的纤维集合体燃烧性能测试方法
    张宪胜 王然 王锐 晏雄 施楣梧
    纺织学报. 2017, (02):  47-52.  doi:10.13475/j.fzxb.20160301906
    摘要 ( 342 )   PDF (1693KB) ( 27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物性角度更全面地研究纤维燃烧特性,快速科学的评估纤维燃烧性能和确定纤维复配方案,建立了利用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集合体燃烧性能的一般性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纤维样品测试结果可重复性的因素,利用系列实验确定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燃烧性能的测试条件参数如辐射强度、格栅遮盖率、纤维样品面密度等,并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锥形量热仪测试纤维样品的最优参数分别为辐射强度75 kW/m2、格栅遮盖率25%、纤维样品面密度600 g/m²,该条件下测试得到的纤维样品的最大热释放速率(PHRR)的CV值最小,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最好;并且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和良好的灵敏度。

    超临界二氧化碳无水工程化染色中羊毛纤维的力学性能
    张娟 郑来久 闫俊 熊小庆 高世会
    纺织学报. 2017, (02):  53-59.  doi:10.13475/j.fzxb.20161005007
    摘要 ( 876 )   PDF (1687KB) ( 27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羊毛纤维超临界二氧化碳(CO2)无水工程化染色过程中存在纤维强力损伤的问题,利用活性分散大红G进行了羊毛纤维超临界CO2无水染色,系统研究了不同染色温度、压强、时间对羊毛纤维的力学性能演变行为的影响,并对染色前后的纤维表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无水染色过程中,羊毛纤维的染色K/S值随染色温度、压强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纤维短绒率随着染色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纤维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则随着染色温度、压强、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染色后羊毛纤维的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

    纺织工程
    基于临界滑脱长度的短纤纱断裂强力计算
    姜展 孙娜 杨建平 郁崇文
    纺织学报. 2017, (02):  60-67.  doi:10.13457/j.fzxb.20161000408
    摘要 ( 690 )   PDF (1975KB) ( 1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得到一种更加合理的短纤纱断裂强力的近似计算方法,根据短纤纱结构的理想化假设和临界滑脱长度的概念,推导出短纤纱断裂过程中纤维临界滑脱长度的近似计算表达式以及发生断裂和滑脱的纤维对短纤纱断裂强力的实际贡献。鉴于短纤纱截面纤维根数的不匀,根据计算得到的临界滑脱长度采用纤维在短纤纱中随机排列的模拟对短纤纱断裂强力进行计算。通过纺制不同线密度下具有不同捻系数的粘胶纱与涤纶纱并测试其断裂强力对该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计算和验证结果表明:临界滑脱长度的计算值随着捻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当捻系数增加时,短纤纱断裂强力的计算值随着捻系数的增加升高至最高值而后发生下降,这是与实测短纤纱强力值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色织物缺陷检测
    景军锋 范晓婷 李鹏飞 洪良
    纺织学报. 2017, (02):  68-74.  doi:10.13475/j.fzxb.20161001707
    摘要 ( 2038 )   PDF (2031KB) ( 467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缺陷检测时传统人工的误检率、漏检率较高问题,提出一种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色织物缺陷检测算法。因织物图像采集过程中含有较多噪声且信噪比较低,先对缺陷织物进行最优尺寸高斯滤波,有效滤除细节噪声;再根据织物图像特征建立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作用于卷积神经网络,并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调整权值参数,获取无缺陷样本与训练样本之间的映射函数;最后,利用映射函数及特征字典重构图像并提取特征,根据Meanshift算法分割缺陷,确定缺陷位置。结果表明:应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缺陷检测算法对色织物图像库中的缺陷图像可实现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时间,获取准确缺陷位置的目的。

    分层接结三维机织预制体增强酚醛树脂基材料的摩擦性能
    龙祥 卢雪峰 张建民 吕凯明 钱坤
    纺织学报. 2017, (02):  75-80.  doi:10.13475/j.fzxb.20161000607
    摘要 ( 369 )   PDF (2325KB) ( 1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克服短切纤维和二维碳布增强预制体结构强度低的缺点,分别设计并制备了浅交弯联和深交联2种分层接结三维机织碳纤维预制体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并以相同复合工艺制备了短切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碳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并通过观察3 种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和磨屑的微观形貌,探讨了其摩擦机制。结果表明:短切纤维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最高,深交联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最低,浅交弯联的居中。分层接结三维机织结构预制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整体性,会使复合材料在摩擦过程中减少磨屑与磨损,保持稳定的摩擦因数,从而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摩擦性能。

    基于随机须丛逐步分解模型的纤维长度分布计算方法
    金敬业 王府梅 徐步高
    纺织学报. 2017, (02):  81-89.  doi:10.13475/j.fzxb.20161001509
    摘要 ( 459 )   PDF (2071KB) ( 15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新的纤维长度测量方法随机须丛影像法分析纤维长度分布的瓶颈技术,建立了从随机须丛中分离出一定长度界限以下纤维的逐步分解模型,推导出通过须丛线密度曲线的离散点运算获得纤维长度一次累积分布和频率分布的计算公式,避免了以往对须丛线密度曲线二次微分求取长度频率分布时,测量噪声被微分运算放大导致结果失真的问题。将运用逐步分解模型的随机须丛影像法与单纤维测量法测得的纤维长度频率分布直方图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2种方法测得的棉、毛试样各个长度组质量分数的平均差异分别为0.31%和0.26%,最大差异均小于1%,证明逐步分解模型计算公式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用于纤维长度测量仪器的数据处理。

    新型立绒织物频率选择表面频响特征影响因素
    王亚静 肖红 程焕焕 施楣梧 王群 唐章宏
    纺织学报. 2017, (02):  90-98.  doi:10.13475/j.fzxb.20161100310
    摘要 ( 293 )   PDF (2635KB) ( 1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具有柔性特点的频率选择表面的频响特性,以导电纱线为结构单元材料,采用立绒纺织加工手段,制备U型立绒织物频率选择表面,并对样品进行透射系数测试与分析,研究频响特征的影响因素。单元结构尺寸、行距、绒毛高度、绒毛倾斜角度增加,样品的谐振频率均向低频移动;U型单元导电纱线绒毛密度增加,谐振频率向高频移动;单元底部总长度相同时,U型的个数几乎不影响织物的谐振频率,但随着相同U型的个数增加,谐振频率持续向低频移动;当镀银纤维作为结构单元材料时,其谐振处的峰值及带宽均较大,而结构更为规整的裸铜丝样品,其谐振峰则更加尖锐而陡峭。U型立绒织物对入射角具有稳定性,但受极化方式影响较大。

    复合纱线结构对单纱强力利用率的影响与分析
    黄伟 汪军
    纺织学报. 2017, (02):  99-105.  doi:10.13475/J.fzxb.20161003607
    摘要 ( 732 )   PDF (1824KB) ( 23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纱线的强力利用率是关乎原材料性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的指标之一,为提高纱线强力在不改变原料的前提下,通过纺纱方式调整成纱的结构来提高其强力。为此,从理论公式预测角度和实验论证角度分别对单纱结构、股纱结构和包缠结构纱线的强力利用率进行了研究,用理论模型描绘出3 种结构纱线在不同捻系数下的单纱强力利用系数,再通过实验在环锭细纱机上加捻长丝单纱和并捻长丝股纱,在花式捻线机上纺制包缠结构纱线,考虑了因加捻引起的纱线线密度和捻系数的增长因素,分析对比了3 种结构纱线的单纱强度利用系数,结果与理论预测大致相似,因此,所推导的力学模型可以用来定量确定强度利用系数变化趋势,在纺纱之前可用来寻找较优的加捻工艺参数,对生产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经编结构静电阻隔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钟文鑫 冒海文 岳亚丹 仲柏俭 张新杰 喻颖 马丕波
    纺织学报. 2017, (02):  106-110.  doi:10.13475/j.fzxb.20160601005
    摘要 ( 320 )   PDF (1356KB) ( 1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不同衬纬结构与不同托玛琳质量分数对经编结构静电阻隔织物的影响,采用涤纶纱线和聚偏氟乙烯纤维为原料,通过经编平纹和衬纬工艺相结合的织造方式形成静电阻隔织物样布,并使用托玛琳溶液对织物进行后整理处理,使其具有静电吸附功效。测试相同衬纬工艺下不同质量分数托玛琳溶液处理后样布的过滤效率,以及相同质量分数托玛琳溶液处理不同衬纬工艺样布的过滤效率,经比较得出最佳的衬纬工艺与托玛琳溶液质量分数。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质量分数为30%的托玛琳溶液处理样布,样布的过滤效率最高;在相同质量分数托玛琳溶液处理下,过滤网采用1 隔2 衬的工艺组合进行织造时,样布的过滤性能最佳。

    经编单层立体提花鞋面织物的花型设计与生产工艺
    钟君 丛洪莲 张燕婷 张爱军
    纺织学报. 2017, (02):  111-116.  doi:10.13475/j.fzxb.20160406306
    摘要 ( 858 )   PDF (1800KB) ( 1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优化经编单层立体提花鞋面织物的设计与生产,提出了一种鞋面样板设计及贾卡花型设计的方法,并研究了其生产工艺。在鞋面设计方面,通过基线设计法获得鞋面各特征点的位置;归纳了鞋面平行配置、鞋头和鞋后跟交错配置这两种排版方法的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根据鞋面美观性及功能性需求,探究了贾卡花型的设计方法。在生产工艺方面,首先分析了贾卡同向垫纱、反向垫纱的提花原理,然后基于市场上现有单层提花鞋面织物的生产工艺,提出了鞋面原料、组织结构、工艺参数及后整理的快速设计方法,为单层立体提花鞋面织物的设计与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染整与化学品
    用溶胶微球法制备变色涤纶织物的温致变色机制及其性能
    张婉 籍晓倩 殷允杰 王潮霞
    纺织学报. 2017, (02):  117-122.  doi:10.13475/j.fzxb.20161000206
    摘要 ( 395 )   PDF (1683KB) ( 37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一种有效的温变色功能纺织品,采用溶胶微球法制备温变色染料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探讨染料浓度、染色pH值及时间对织物K/S值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了染色织物温变色机制,考察了温变色涤纶织物的温变色可逆性、温变色响应速度及时间。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6g/L,pH为6,染色90min条件下,染色织物的K/S值为11,干、湿摩擦牢度均在4级以上,水洗变色牢度为4级,沾色牢度为5级,染色性能较好。温变色染料在热作用下由于电子转移导致共轭体系减小使染色织物在30~55℃由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温度降低,织物颜色恢复深蓝色,温变色差为30,变色响应速度为17s-1 ,响应时间为1s,因此,溶胶微球法温度响应变色涤纶织物具备灵敏且可逆的温变色性能。

    钨酸铋负载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杜邹菲 赵鲁丹 郭荣辉 兰建武 郑光洪
    纺织学报. 2017, (02):  123-128.  doi:10.13475/j.fzxb.20161000906
    摘要 ( 555 )   PDF (1783KB) ( 16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Bi2WO6负载涤纶织物对染料的降解效果,采用丙烯酸丁酯对涤纶织物进行前处理,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Bi2WO6 (简写为SDS-Bi2WO6)、Bi2WO6分别负载到涤纶织物上,得到负载涤纶织物。用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织物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化学结构。评价负载涤纶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与拒水性能,并以紫外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研究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Bi2WO6颗粒为正交晶相并且均匀地负载在涤纶织物表面。与SDS-Bi2WO6负载涤纶织物相比,Bi2WO6负载涤纶织物有更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和拒水性能。Bi2WO6负载涤纶织物具有比SDS-Bi2WO6负载涤纶织物更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紫外光照射7 h后,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2%。

    应用活性蓝19的棉织物低含水率-湿蒸染色工艺
    张鑫卿 张健飞 房宽峻 舒大武 巩继贤 刘秀明
    纺织学报. 2017, (02):  129-133.  doi:10.13475/j.fzxb.20161002805
    摘要 ( 642 )   PDF (1521KB) ( 14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传统轧-蒸(P-S)染色工艺中因轧余率高、湿织物升温缓慢而导致的活性染料水解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在汽蒸前增加真空脱水工序的棉织物浸轧-真空脱水-湿蒸固色工艺(以下称作低含水率-湿蒸(L-W-S)染色工艺)。以活性蓝19为例,研究了棉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Na2CO3质量浓度对棉织物低含水率-湿蒸染色的影响,并对L-W-S工艺与传统轧-(烘)-蒸(P-(D)-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和染料固色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染色深度时,活性蓝19采用L-W-S工艺上染试样的K/S值和固色率始终高于经传统P-(D)-S工艺上染试样,可为提高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工艺的固色效率提供有效途径。

    丝素酰胺改性棉织物的结构及性能
    许云辉 李继丰 王云霞 张飞 杜兆芳
    纺织学报. 2017, (02):  134-140.  doi:10.13475/j.fzxb.20161004707
    摘要 ( 775 )   PDF (2222KB) ( 20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多功能生态棉织物,采用HNO3/H3PO4-NaNO2体系选择性氧化棉织物引入活性羧基,然后与丝素蛋白反应形成酰胺化学键。研究了HNO3/H3PO4-NaNO2 氧化时间对氧化棉织物羧基含量、断裂强力的影响,分析了氧化时间、丝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氧化棉织物接枝率的影响,得出氧化时间1h和接枝时间2h 时,氧化棉织物的丝素接枝率为10.43%。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表明:HNO3/H3PO4-NaNO2 将棉纤维分子中C6位伯羟基选择性氧化成羧基,丝素的氨基与氧化棉织物的羧基反应生成C—N酰胺键,丝素在织物表面交联成膜;丝素改性棉织物的机械强力、白度稍有降低,而折皱回复性和吸湿性明显提高;丝素改性棉织物承载和缓释的金银花提取物为原棉织物的3.45倍,金银花处理的丝素改性棉织物经30次水洗后仍有较高的抑菌活性。

    涤纶织物的氧化石墨烯功能整理及其防熔滴性能
    朱士凤 曲丽君 田明伟 施楣梧
    纺织学报. 2017, (02):  141-145.  doi:10.13475/j.fzxb.20161002605
    摘要 ( 703 )   PDF (1708KB) ( 25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高附加值的涤纶织物,采用氧化石墨烯(GO)和硅烷偶联剂(KH560)作为功能整理剂,通过传统的轧烘焙工艺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涤纶织物的结构变化和防熔滴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热失重分析分别探讨了涤纶织物表观形貌和热性能。采用垂直燃烧法测试涤纶织物的防熔滴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燃烧后残留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经氧化石墨烯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熔滴性能,燃烧过程中可很好成碳,没有熔滴滴落。氧化石墨烯在织物表面形成了均匀的膜状物,燃烧后织物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组织结构,在燃烧过程中织物并未发生熔融变形,直接分解形成了炭层。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热性能变化幅度较小。偶联剂和氧化石墨烯的加入并未提高燃烧残留物中C元素和C—C键含量,氧化石墨烯的加入主要是起到了促进成碳的物理作用。

    负载氧化物的羊毛活性炭对模拟染料废水吸附效果
    缪宏超 陈远洋 赵连英 邹专勇 周建迪 朱丹萍
    纺织学报. 2017, (02):  146-151. 
    摘要 ( 249 )   PDF (2104KB) ( 16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能力,利用Fe(NO3)3、Cu(NO3)2作浸渍液制备了负载不同种类金属氧化物的羊毛活性炭,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及比表面积实验表征了负载金属氧化物羊毛活性炭的负载效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羊毛活性炭负载氧化物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特性,然后探索分析负载工艺对负载铁氧化物羊毛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羊毛负载氧化铁和氧化铜活性炭能很好地提升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效果,羊毛活性炭负载铁氧化物比负载铜氧化物的吸附脱色效果好;浸渍液Fe(NO3)3浓度为0.2-0.25mol/L、负载煅烧时间为2 h及煅烧温度为400℃时,负载铁氧化物羊毛活性炭的吸附脱色率最好。

    服装工程
    火灾环境下防水透气层对消防服热湿防护性能的影响
    苏云 李俊
    纺织学报. 2017, (02):  152-158.  doi:10.13475/是。博观约取。20161000307
    摘要 ( 658 )   PDF (2203KB) ( 41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评价防水透气层织物对消防服热湿防护性能的影响,采用新研发的热防护性能测评装置,在干态与湿态两种热暴露条件下,测量不同防水透气层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性能,分析防水透气层织物的基本参数与其热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干态热暴露条件下,防水透气层织物厚度与克重的增加能够显著性的提高织物系统的热防护性能;在湿态热暴露条件下,含有防水透气层的织物系统能够明显的提高织物的热湿防护性能,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织物的回潮率与透气性。另外,在湿态条件下的总传递热量主要通过高温蒸汽的相变来传递热量,防护的重点在于蒸汽的渗透与吸收。

    横编毛衫原料消耗预测模型
    罗璇 蒋高明 丛洪莲
    纺织学报. 2017, (02):  159-164.  doi:10.13475/j.fzxb.20160707006
    摘要 ( 382 )   PDF (1737KB) ( 12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毛衫生产中原料消耗的问题,将包含5种基本结构的毛衫为例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在一定假设基础上,根据针床编织状态有关参数,经过分析推导,建立了毛衫常用组织结构编织模型图,进而推导出5种基本组织的线圈长度几何模型。并根据毛衫线圈个数与纱线线密度通过矩阵形式写出有关参数向量,建立毛衫消耗模型的表达式。根据所建模型,对包含基本组织结构的毛衫进行消耗面密度的预测,经实验认证表明,该模型达到对毛衫消耗面密度预测的误差在3%之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为毛衫企业生产用纱及生产成本核算提供有效的参考。

    机械与器材
    闭环控制经编送经系统
    王俊科 夏风林
    纺织学报. 2017, (02):  165-169.  doi:10.13475/j.fzxb.20160606806
    摘要 ( 542 )   PDF (1752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经编机送经控制系统是一个时刻发生变化的非线性系统,针对经编生产,特别是高速经编机生产要求,送经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性、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特性,为此设计了采用闭环控制的经编送经系统。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原理、方法和组件构成,以及对系统的测试分析方法。系统采用DSP数字控制器作为送经控制单元的核心部件,通过测速压辊得到经轴盘头的即时外周长和实际送经量,获取下一周期经轴电动机速度,根据送经量的偏差,再通过控制器的智能PID计算、修正,形成全闭环控制来实现送经系统的实时在线调整。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经编送经闭环系统合理、可行,并具有高精度、响应性和稳定性。

    立体编织机机头工况设计与声振耦合仿真
    张玉井 孟婥 苏柳元 孙以泽
    纺织学报. 2017, (02):  170-176.  doi:10.13475/j.fzxb.20161006607
    摘要 ( 614 )   PDF (1946KB) ( 1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立体编织机运行中产生噪声的问题,建立了立体编织机机头的三维模型,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各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编织机的三种运行工况,合理避开了机头的固有频率。同时,在Adams中建立了齿轮啮合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工况下齿轮传动的啮合冲击力和轴承的支反力。最后,在LMS virtual lab软件中导入模态分析结果文件,建立机头的声振耦合模型;利用窗口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算法,将时域上的轴承支反力转化到频域,作为模型的激励力;通过声振耦合模型,获得并分析了不同负载和转速下的外声场噪声分布,验证了设计的运行工况,解决了正常工况下立体编织机运行时噪声过大的问题,为立体编织机振动噪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

    管理与信息化
    纬编针织物线圈建模与变形三维模拟
    沙莎 蒋高明 张爱军 丛洪莲
    纺织学报. 2017, (02):  177-183.  doi:10.13475/j.fzxb.20161000107
    摘要 ( 703 )   PDF (1801KB) ( 18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使纬编针织物具有更真实的力学效果和体积感,在改进的弹簧-质点模型的基础上对线圈进行结构建模。同时采用插值算法,在相邻型值点间插入两个新的型值点,用NURBS样条曲线连接线圈型值点,解决了NURBS不能穿过所有型值点的问题。为模拟股线的捻度,以此样条曲线为几何中心,用四根圆柱围绕,通过对相邻型值点的空间坐标计算三个相对欧拉角,对圆柱进行相应的旋转变换。测量了真实线圈的形变量,分析出线圈形变量与质点位移量的关系来模拟线圈变形。用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力学方程,计算各质点位移。借助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工具和OpenGL三维绘图函数库,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纬编织物的三维建模和变形仿真。

    纱线截面压缩变形仿真与验证
    李冠志 赵强 汪军 Gong Hugh
    纺织学报. 2017, (02):  184-190.  doi:10.13475/j.fzxb.20161004207
    摘要 ( 638 )   PDF (2122KB) ( 13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改进现有纱线条干均匀度测试仪在预测织物外观质量上的缺陷,对棉型平纹织物织造过程中的纱线截面面积、纱线截面周长、纤维空隙率、纱线压扁率, 纱线密度等纱线截面参数的变化建立分析模型并优选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和实验论证的方法,进一步分析织造过程中纱线截面面积及周长的变化。通过分析得出,在纱线到织物的织造变形过程中,纱线截面周长的变化远小于其截面面积的变化,纱线截面面积的变化率约是纱线截面周长变化率的2~3倍。通过对纱线截面椭圆长轴与其截面周长、截面面积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纱线截面周长与椭圆长轴呈弱相关,纱线截面面积与长轴间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