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8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17-06-15
    纤维材料
    木薯蚕丝结构与性能表征
    杨莹莹 吕智宁 田伟 祝成炎
    纺织学报. 2017, (06):  1-5.  doi:10.13475/j.fzxb.20160703205
    摘要 ( 1446 )   PDF (1760KB) ( 23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木薯蚕丝的结构和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等仪器与测试方法对桑蚕丝、柞蚕丝及木薯蚕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木薯蚕丝的形貌结构与柞蚕丝相似,木薯蚕丝表面有纵向的条纹及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晶物,横截面面积较大且扁平,而桑蚕丝表面光滑,横截面较圆整;木薯蚕丝与柞蚕丝中存在 Ala-Ala-Ala 结构,而桑蚕丝不存在,可利用特征吸收峰区分不同品种蚕丝;木薯蚕丝既有α?螺旋结构,又有β?折叠结构,并以β?折叠结构为主,显示出了高度的结晶β?折叠结构;桑蚕丝、柞蚕丝、木薯蚕丝的线密度分别为3.13、6.13、4.18dtex;木薯蚕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均高于桑蚕丝,与柞蚕丝接近,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聚偏氟乙烯/导电TiO2复合压电薄膜的制备
    刘婉婉 高强 王阳毅 龙啸云 葛明桥
    纺织学报. 2017, (06):  6-10.  doi:10.13475/j.fzxb.20160506106
    摘要 ( 484 )   PDF (1733KB) ( 2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提高聚偏氟乙烯压电性能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结合填料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导电TiO2复合纳米纤维压电薄膜,并讨论了不同添加量的导电二氧化钛晶须对纤维薄膜直径、形貌、结晶形态和β相和γ 相含量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方法表征纤维薄膜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构和结晶结构。对复合纳米纤维薄膜的压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是提高聚偏氟乙烯中β 相含量的有效方法。导电TiO2的添加除了诱导结晶取向,促进更多β 相和γ 相的形成,而且有助于将纺丝过程中形成的构相固定起来,从而达到提高产物压电性的目的。除此之外,添加导电TiO2后,聚偏氟乙烯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

    改性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王遥 朱青 胡春艳 王栋 阎克路
    纺织学报. 2017, (06):  11-16.  doi:10.13475/j.fzxb.20160903206
    摘要 ( 511 )   PDF (1862KB) ( 17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制备了改性聚乙烯醇乙烯共聚物(PVA-co-PE)纳米纤维膜用于重金属离子吸附。探讨了重金属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及pH值对改性膜重金属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罗丹宁改性后的纳米纤维膜对Hg2+ 的吸附属于Langmuir 吸附等温线,遵从准二级方程,即化学吸附;当pH =3 时,改性膜对Hg2+的平衡吸附量最大为17.26mg/g,且具有一定的可循环利用性。此外,改性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对混合重金属溶液(Hg2+ 和Pb2+)也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为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废弃亚麻热解处理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陈莉 邹龙 孙卫国
    纺织学报. 2017, (06):  17-22. 
    摘要 ( 470 )   PDF (1660KB) ( 1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合理利用废弃亚麻,为废弃纺织品的再利用开辟新途径,以废旧亚麻为原料进行热解处理,研究热解处理后亚麻的吸油性能。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亚麻纤维的化学结构、形貌、结晶情况等进行了表征,比较了改性前后纤维的接触角、吸油倍率,测试了热解亚麻的制成率,并分析了温度、时间、废水含油量、重复吸油次数等参数对吸油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后亚麻的亲水性基团减少,纤维表面粗糙程度提高,纤维内部部分结晶区受到破坏,拒水亲油性能提高,吸油倍率约是未处理亚麻的1.5倍,在吸附时间为10min左右,热处理亚麻可达到吸油平衡,具有较好的快速、重复吸油能力。

    纺织工程
    基于纤维长度根数分布的精梳加工模拟及棉网质量预测
    贾国欣 任家智 冯清国
    纺织学报. 2017, (06):  23-27.  doi:10.13475/j.fzxb.20160803605
    摘要 ( 420 )   PDF (1524KB) ( 11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实现精梳质量的预测及精梳工艺的智能设计,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的方法,对给定纤维长度分布(根数)的棉卷进行精梳加工计算机模拟,得到工作周期内不同阶段的棉丛形态及输出棉网根数不匀CV 值。讨论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分离罗拉顺转定时为14.5、15.5分度时,输出棉网的不匀值较小;落棉隔距增大,输出棉网的不匀小幅度增长;给棉长度在4.7 ∽ 5.9 mm之间增加时,输出棉网的不匀轻微恶化,模拟结果与此前的实验研究结论有良好的相关性,模拟加工的方法更适用于纤维长度分布(根数)经常变化的棉卷精梳过程研究。

    阻燃涤纶/芳纶/聚苯丙噁唑纤维三轴系复合纱的拉伸性能
    房家惠 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17, (06):  28-32. 
    摘要 ( 266 )   PDF (1375KB) ( 25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多组分纱线拉伸力学行为的理论模型描述不准确问题,以Vangheluwe模型为基础,对三轴系高性能复合纱的拉伸行为进行分析。Vangheluwe模型不适合描述准线形类纤维,对Vangheluwe模型在应变为零时弹簧模量为零的缺点作修正,得到修正模型。同时,结合Jacobian矩阵与Hessian矩阵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中的应用,用MatLab对非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求解,拟合优度值达到0.999 86,修正后模型的物理意义更准确、表征精度更高。此外,还选用单元件非线性弹簧模型和单元件线性弹簧模型对上述复合纱线拉伸行为进行描述。结果表明,2种模型与该复合纱的实测值拟合亦很好,拟合优度值分别为0.999 85和0.988 04,其中单元件线性弹簧模型可对复合纱拉伸过程的平均模量进行表征。

    芳纶/不锈钢长丝包芯纱织物的制备及其防刺性能
    杜玲玲 李婷婷 潘婧 周宝明
    纺织学报. 2017, (06):  33-39.  doi:10.13475/j.fzxb.20160603807
    摘要 ( 674 )   PDF (2041KB) ( 22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低成本的柔性可穿戴防刺材料,选用细度为48.2 tex的高性能芳纶1414短纤纱线和直径为0.06 mm的304不锈钢长丝,采用包芯纱工艺纺制芳纶/不锈钢长丝包芯纱,优化纺纱工艺参数,得出最佳纱线包绕数,并用该纱线制备出具有防刺性能的织物。对纱线的力学性能和织物防刺性能进行测试,改变织物叠层数,探讨叠层数对织物防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纱线的包缠捻度为200 捻/m左右时,纱线的断裂强度为77.99 cN/tex,有害毛羽指数为90.42,可满足后续织物的织造;平纹织物的刀刺和锥刺性能与织物叠层数呈正相关线性关系。锥刺和刀刺的刺入原理不同,锥刺的破环机制是纱线滑移, 刀刺的破坏机制是纱线切割断裂。

    组合半遮盖提花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周赳 张萌 金诗怡
    纺织学报. 2017, (06):  40-45.  doi:10.13475/j.fzxb.20160604606
    摘要 ( 607 )   PDF (2102KB) ( 15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从织物组织结构和表面效果方面进一步创新,基于分层组合设计模式和部分遮盖结构,提出一种“组合半遮盖”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基本组织的选择、半遮盖技术点的设置和半遮盖组织库的设计。首先对半遮盖组织的设计过程、半遮盖组织的组合效果验证和组合半遮盖结构在提花织物中的设计应用方法进行分析说明,然后进行具有半遮盖效果的提花织物设计实践。结果表明:织物表面独特的外观效果无法被仿制,从技术上保护了设计师的权益;组合半遮盖结构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题材的数码图案用于设计提花织物的需要,有效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而且为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立体编织石英纤维热密封环的气密性能
    焦亚男 景媛媛 方鹏 赵玉芬
    纺织学报. 2017, (06):  46-51.  doi:10.13475/j.fzxb.20160607806
    摘要 ( 426 )   PDF (1804KB) ( 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立体编织物直接应用作为热密封材料的气密性能。结合实际使用工况,选用石英纤维制作了纤维体积含量为50%的三维四向、三维五向及二维包芯3种编织结构的环状热密封制件。采用泄露实验分别对其进行了气密性能测试,得到了3种编织物在不同压差和不同压缩率下的气体容积流量,并计算出3种编织物在各个阶段的气体渗透率。研究结果表明:3种密封环的气密性能均达到密封要求。其气体渗透率随压差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随压缩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相同条件下,三维整体结构织物气密性能优于二维包芯织物,其平均气体渗透率是二维织物的35.5%,且三维四向编织结构热密封环在各个阶段的气体渗透率均为最小,气密性能最好。

    基于混合韦伯分布的碳纤维针刺毡结构表征
    宋磊磊 赵玉芬 李嘉禄 陈利 耿伟
    纺织学报. 2017, (06):  52-57.  doi:10.13475/j.fzxb.20160606106
    摘要 ( 424 )   PDF (1957KB) ( 17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碳纤维针刺毡的结构并对其参数化表征,基于混合(Weibull)分布分析了3种碳纤维针刺毡的结构参数。对碳纤维针刺毡的纤维长度分布进行了拟合,并分析了造成纤维长度分布规律不同的原因。采用纯弯梁模型模拟碳纤维在针刺毡中的弯曲状态,并对弯曲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混合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碳纤维针刺毡的内部结构,可真实反映参数指标的分布规律。无论是纤维长度还是纤维的弯曲参数,拟合曲线都有较高的拟合度。此外,采用纯弯梁模型模拟弯曲的碳纤维,不仅可以模拟纤维在针刺毡中的弯曲形貌,还可以将测量结果用于碳纤维针刺毡的参数化建模。

    鲁锦的创意再设计
    李学伟
    纺织学报. 2017, (06):  58-63.  doi:10.131475/j.fzxb.20160605806
    摘要 ( 730 )   PDF (2381KB) ( 1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研究鲁锦民俗文化审美与其设计应用开发,对山东各地多次的实际考察调研,并结合鲁锦史料、收集的民间实物与当代艺术设计文化的对比分析,展开对于鲁锦文化背景、形态特征、情感世界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鲁锦与齐鲁地域劳动人们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联,形成了自己悠久的民间艺术特色,呈现了浓厚的艺术原生态特质,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传统造物的观念;为了更好的促进鲁锦文化的持续发展,应凸显创意再设计价值,通过重塑鲁锦服饰设计的生态文化本质,推进鲁锦跨界设计新视域来展开探索鲁锦手工艺术在当代服饰文化环境中的应用价值,实现当代产品设计形态创新。

    染整与化学品
    苎麻脱胶果胶复合酶的优选及其效果分析
    成莉凤 刘正初 冯湘沅 汪启明 李琦 郑科 杨琦 段盛文
    纺织学报. 2017, (06):  64-68.  doi:10.13475/j.fzxb.20160601505
    摘要 ( 465 )   PDF (1380KB) ( 1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发高效苎麻脱胶酶制剂,对筛选并保藏的苎麻脱胶高效菌种进行液态发酵,测定胞外酶的果胶酶活力、甘露聚糖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等特征参数。通过苎麻酶法脱胶,从纤维表观形态学、质量损失率、残胶率等方面综合分析苎麻脱胶效果。结果表明:第N 组和第G 组的果胶酶活力较优,分别为61.79、13.69IU/mL,比酶活力分别为4.47、0.93IU/mg;第N组和第G组的纤维素酶活力仅为0.01、0.02IU/mL;第N组和第G组苎麻质量损失率分别为20.30%和18.69%,残胶率分别为2.52%和4.21%,均接近实际工业化应用水平;第N组的单纤维线密为5.31dtex,束纤维断裂强度为4.8cN/dtex,属于优质脱胶苎麻纤维。

    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淀粉接枝丙烯酸甲酯浆料制备及其上浆性能
    王苏 王强 徐进 范雪荣 王平
    纺织学报. 2017, (06):  69-74.  doi:10.13475/j.fzxb.20160703006
    摘要 ( 651 )   PDF (1856KB) ( 1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改善淀粉浆液对涤棉混纺纱线的黏附性和浆膜的力学性能,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乙酰丙酮(ACAC)/H2O2引发体系,催化酸解淀粉接枝丙烯酸甲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接枝淀粉进行表征,并分析其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在HRP酶催化作用下丙烯酸甲酯与未糊化酸解淀粉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且对酸解淀粉结晶度影响不大;淀粉接枝改性后浆液黏度增大,黏弹性增加,呈现更具弹性的流体特征;相比于酸解淀粉,含有柔性接枝支链的淀粉浆液对涤/棉黏附性有明显提高,浆膜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力均有增加,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胆固醇液晶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
    郝鸿飞 刘晓艳
    纺织学报. 2017, (06):  75-79.  doi:10.13475/j.fzxb.20160903405
    摘要 ( 604 )   PDF (1422KB) ( 3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索胆固醇类液晶在热致变色纺织品制备中的应用,采用三羟甲基三聚氰胺为壁材,胆固醇油醇碳酸酯和胆固醇壬酸酯的混合物为芯材,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胆固醇液晶微胶囊。对制备得到液晶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特征、热学性能以及热致变色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乳化速度为6 000r/min、芯壁质量比为3:2、微胶囊包覆时反应溶液pH值为4.0的条件下,制备的液晶微胶囊粒径分布在10μm左右,微胶囊具有致密的壳结构、表面光滑的球形形态,以及良好的热致变色性能;它可在34.4 ~38.0 ℃的温度区间内,依次显示红黄绿蓝紫的颜色变化;其变色温度与人体体温接近,适合用于热致变色织物的制备。

    活性金黄SRE对棉织物的浸轧-真空脱水-湿蒸染色工艺
    张鑫卿 张健飞 房宽峻 舒大武 巩继贤 刘秀明
    纺织学报. 2017, (06):  80-85.  doi:10.13475/j.fzxb.20160701206
    摘要 ( 775 )   PDF (1807KB) ( 18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活性染料传统轧-蒸染色的固色率和染深性,将真空脱水技术引入棉织物活性染料轧-蒸染色过程。研究了棉织物含水率、汽蒸时间和碳酸钠用量对活性金黄SRE湿蒸染色的影响,并比较了活性金黄SRE采用浸轧-真空脱水-湿蒸(P-Vac-S)工艺与传统浸轧-湿蒸(P-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染深性和耐摩擦色牢度。结果表明:浸轧含25 g/L活性金黄SRE染液的棉织物,将其含水率真空脱水至20% ~ 30%,再进行湿蒸,染得棉织物的小染率(K/S值)和染料固色率相对较高;含水率为(25 ± 2)%的棉织物湿蒸染色的适宜汽蒸时间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分别为5 min和25 g/L;采用活性金黄SRE采用P-Vac-S工艺染色棉织物的K/S值比采用P-S工艺染色的K/S值高15% ~ 30%,但是经前者染色棉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比后者略差。

    服装工程
    基于人体纵截面特征曲线的体型分类
    夏凤勤 毋戈 谢昊洋 钟跃崎
    纺织学报. 2017, (06):  86-91.  doi:10.13475/j.fzxb.20160602006
    摘要 ( 521 )   PDF (1656KB) ( 30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人体体型分类标准选择问题,提出了通过人体纵截面特征曲线进行分类的方法。选择了124名青年女性,使用三维扫描仪扫描获得三维人体数据。并提取人体纵截面轮廓曲线数据,通过椭圆傅里叶拟合对原始曲线进行降噪处理。使用转向角函数将截面轮廓曲线转换成角函数曲线,并根据角函数曲线特征提取了5个特征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个主成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体型聚类,用伪F 统计量确定最佳分类数目,将体型分为4类。最后通过对比分析4类体型特点,描述了各类体型在背部、背中心线、腹部、臀部和侧面厚度的差异。

    上装保温性能测试新方法
    陶俊 王府梅 刘美娜 罗胜利
    纺织学报. 2017, (06):  92-99.  doi:10.13475/j.fzxb.20160607008
    摘要 ( 520 )   PDF (2246KB) ( 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确定服装保温性的科学测试方法,采用LD-1型服装保温仪分别在控制服装热阻和环境温度的情况下考查了服装系统的非稳态传热时间;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了穿着方式对服装热阻的影响;在服装系统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环境温湿度对服装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稳态传热时间会随着服装热阻的增大而延长,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测量外套类服装时,必须内着一件标准内衣以减少“风洞效应”;并且由于服装热阻的测量值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影响服装热阻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所有的测量必须在接近服装的使用环境下进行。

    机械与器材
    双锥面熔体微分静电纺中电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张艳萍 张莉彦 陈宏波 杨卫民 谭晶 李好义
    纺织学报. 2017, (06):  100-105.  doi:10.13475/j.fzxb.20160503306
    摘要 ( 420 )   PDF (1740KB) ( 21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获得最佳的熔体微分静电纺丝结构参数,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多层锥面无针熔体微分静电纺丝中的电场分布进行模拟,分析了双锥面特征设计参数对纺丝尖端场强的影响,分别讨论了内圈直径和内圈伸出距离对内外圈纺丝尖端及纺丝路径场强分布的影响。ANSYS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加锥面层数会减弱最外圈纺丝尖端的电场强度;对于双锥面熔体纺丝装置,内锥面直径大小对纺丝尖端场强分布的影响不明显;当内锥面伸出距离增大时,内外圈纺丝尖端场强的差值先减小再增大;当内锥面直径为26mm,内圈伸出距离为6mm时,内外圈纺丝尖端电场强度分布最相似,能够保证内外锥面制备的纤维射流间距相同,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一致。

    基于电容传感器的醋酸纤维含油率检测
    吕汉明 王晓叶 马崇启
    纺织学报. 2017, (06):  106-110.  doi:10.13475/j.fzxb.20160703306
    摘要 ( 340 )   PDF (1585KB) ( 17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低成本在线检测醋酸纤维含油率,设计了醋酸纤维含油率在线测试实验装置,利用2个电容传感器(0号传感器和1号传感器)分别检测上油前后的醋酸纤维丝束,再根据2个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差值计算纤维含油率。试验分2进行:第1步为标定传感器;第2步为通过改变上油辊的转速改变醋酸纤维丝束所含的乳液量,并测试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无油纤维丝束的线密度成正比;对于一定浓度的乳液,1号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丝束携带的乳液量正相关。建立了含油率与2个电容传感器输出电压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式,应用该式估算的醋酸纤维含油率与烘干称重法得到的纤维含油率之差小于5.2%。

    编织锭子放线速度对纱线张力调控的建模与影响
    扈昕瞳 张玉井 孟婥 孙以泽
    纺织学报. 2017, (06):  111-117.  doi:10.13475/j.fzxb.20160405107
    摘要 ( 605 )   PDF (1980KB) ( 2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因不同的编织锭子放线速度将对纱线张力造成波动影响继而改变编织件品质,针对编织锭子放线速度影响纱线张力值的问题,通过研究高速绳带类编织机的工作路径,获取编织锭子放线速度范围;然后分析曲折式纱线补偿类锭子的工作原理,建立相应的纱线张力模型;再根据纱线张力模型进行MatLab 仿真计算;最后对比仿真结果,总结此类锭子在放线过程中对纱线张力的调控规律。同时,对编织锭子的工作进行阶段性动态计算,并在不同放线速度下分析纱线张力仿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锭子快速放线将缩短纱线张力波动周期,缩小纱线张力波动范围,且令纱线筒持续放线。

    应用机器视觉的织物表面绒毛率测试系统
    杨松林 马帅 丁朝鹏 范红丽 薛欢欢
    纺织学报. 2017, (06):  118-123.  doi:10.13475/j.fzxb.20160604106
    摘要 ( 409 )   PDF (1831KB) ( 20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织物表面绒毛含量大都采用人工方式检测,存在效率低、准确度不高等问题。为此,应用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研制了一套织物表面绒毛率测试系统。介绍了织物表面绒毛率测试原理,包括织物表面绒毛率检测数学模型、检测算法和阈值的确定方法,并介绍了织物表面绒毛率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组成。采用该测试系统检测了5种织物的表面绒毛率,并与人工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高效地测定织物表面绒毛率,且与人工检测结果呈现高度正相关;系统重复检测偏差范围为1.18%~7.25%,可满足织物表面绒毛率的检测需求。

    基于气缸的三维机织增强体织造系统设计
    应志平 吴震宇 汪茂林 周香琴 胡旭东
    纺织学报. 2017, (06):  124-129.  doi:10.13475/j.fzxb.20160605006
    摘要 ( 311 )   PDF (1899KB) ( 12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在经纱方向引入贯穿织物厚度的接结纱从而提升机织增强复合材料层间性能,以三维正交无卷曲机织增强体为对象,设计了一种窄幅三维机织织造系统。采用气缸作为开口、引纬和打纬的主要驱动部件,实现多重综框的独立开口运动与管状多剑杆机构的多层梭口同时引纬运动,并在可编程控制器上实现各机构协调运作,使经纬纱垂直平铺,接结纱与纬纱交织并贯穿织物起到层间约束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三维机织增强复合材料各个切面(分别沿经纱、纬纱和接结纱),并测量纱线卷曲度、横截面积、组织单元尺寸等关键几何参数。测量结果表明,这种三维机织系统可实现三维正交无卷曲机织增强体的织造。

    管理与信息化
    应用显著性算法的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
    景军锋 张婉婉 李鹏飞
    纺织学报. 2017, (06):  130-135.  doi:10.13475/j.fzxb.20160606306
    摘要 ( 376 )   PDF (1711KB) ( 21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运用图像方法进行纱线条干均匀度检测时,背景黑板、纱线毛羽以及图像噪声等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的问题,借鉴人的视觉感知机制,提出一种应用显著性算法检测纱线条干均匀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纱线图像提取颜色和亮度特征,进行显著性分析,突出纱线条干区域,然后利用迭代阈值分割算法和区域滤波,得到准确清晰的纱线条干二值图像,基于此进行直径计算、均匀度分析和纱线疵点判定。通过边缘准确性评价可知,采用所提方法分割得到的纱线条干二值图像有着较高的分割精度。通过与Uster Classimat 5 的均匀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这种方法可得到准确的结果,与Used Classimat 5 的测量结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

    服装卖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与模型
    高广明 朱江晖 谷芬芬
    纺织学报. 2017, (06):  136-142.  doi:10.13475/j.fzxb.20160602407
    摘要 ( 546 )   PDF (2035KB) ( 204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影响服装卖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不同因素,以经典的SERVQUAL服务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行业特性、服务质量特征及我国文化背景等因素,构建了服装卖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评价量表。以评价量表为基础,对收集的535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关键因子维度:服务态度、专业能力、可靠保证、有形证据,构建4 维度测量模型,其中服务态度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作用最大,专业能力和可靠保证的影响程度相近,有形证据的影响相对较小;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可靠的信效度。

    综合述评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应用进展
    李甫 董永春 程博闻 康卫民
    纺织学报. 2017, (06):  143-150.  doi:10.13475/j.fzxb.20160406908
    摘要 ( 534 )   PDF (2361KB) ( 34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聚丙烯腈(PAN)纤维在产业用纺织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腈基通过多种化学反应在PAN纤维表面引入偕胺肟基、胺基、羧基以及其他配位基团的改性方法,比较了不同改性PAN 纤维与过渡金属离子或稀土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模式及其所生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特性,评述了多种改性PAN纤维在重金属离子去除、微量金属离子检测、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离子浓缩富集以及绿色催化剂制备等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引入新型配位基团、纤维材料重复利用性的提高和纳米纤维膜的应用是目前促进PAN纤维在产业用纺织品中发展的主要方向。

    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作用与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赖军 张梦莹 张华 李俊
    纺织学报. 2017, (06):  151-156.  doi:10.13475/j.fzxb.20160500106
    摘要 ( 771 )   PDF (1838KB) ( 49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消防服衣下空气层对消防服热防护性能的影响,从衣下空气层的厚度与位置、影响因素以及测量方法3个方面综述了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研究的发展过程及最新进展,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衣下空气层的厚度和位置影响衣下热传递机制,从而影响消防服的热防护性能;织物的硬挺度和悬垂性、服装的合体度以及人体动作影响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分布;目前主要使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获取燃烧假人裸体及着装状态下的三维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计算衣下空气层厚度。基于当前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研究现状认为,未来研究需深入分析衣下空气层的作用机制,建立多层消防服衣下空气层的测量方法,提高衣下空气层的测量精度。

    纺织科技新见解学术沙龙专栏
    应用电子束辐射技术的抗菌改性聚酯纳米纤维膜
    范晓燕 刘颖 潘能宇 李蓉 任学宏 Huang Tung-Shi
    纺织学报. 2017, (06):  157-162.  doi:10.13475/j.fzxb.20170202906
    摘要 ( 522 )   PDF (1988KB) ( 226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一种高效抗菌生物材料,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P(3HB?4HB))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季铵基团的卤胺抗菌剂单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3HB-4HB)/PBAT纳米纤维膜;利用电子束辐射技术将合成的单体接枝共聚到纳米纤维膜,最后经次氯酸钠氯化得到抗菌纤维膜。探讨了P(3HB?4HB)、PBAT组成对纤维膜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辐射量、单体浓度对纤维膜含氯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抗菌纤维膜的耐紫外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P(3HB?4HB)/PBAT抗菌纳米纤维膜在5min内即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全部杀死,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实现了卤胺抗菌剂和化学惰性材料的共价键合作用,有望应用于食品包装、生物医学等领域。

    负载掺杂纳米TiO2耐久抗菌织物的制备与表征
    郭晓玲 张彤 曹陈华 王向东 符荣
    纺织学报. 2017, (06):  163-168.  doi:10.13475/j.fzxb.20170201007
    摘要 ( 466 )   PDF (2075KB) ( 19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特种军需及医用织物在可见光下的耐久性抗菌问题,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硫脲和尿素为掺杂体、棉针织布为基材,通过快速溶胶凝胶法负载和低温热处理,制备出硫氮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S-N-TiO2) 可见光催化耐久性抗菌织物。利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分析抗菌材料的光谱性质和微观形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样本,采用振荡法,研究测试抗菌织物的可见光催化抗菌性能。结果表明:S、N以取代型和间隙型掺进TiO2晶格中,使其吸收边带红移至可见光区,且吸收强度较高;抗菌织物表面包裹着一层致密的S-N-TiO2薄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优于AAA级,对大肠杆菌的均高于AA级。

    改性活性棉织物的纳米银原位组装抗菌整理
    张德锁 陈岭 赵敏
    纺织学报. 2017, (06):  169-174.  doi:10.13475/j.fzxb.20161200206
    摘要 ( 1155 )   PDF (1943KB) ( 25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纳米银在棉织物上的定向原位组装,以及纳米银抗菌纺织品的绿色、简便、高效、可循环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氧化处理并接枝“核-壳”结构的改性聚酰胺超支化聚合物,制备了具有主动捕捉银离子、还原银离子、控制纳米银粒径、固着纳米银功能的活性棉织物。利用改性活性棉织物进行纳米银原位组装,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抗菌性能及耐洗性。结果表明:通过氧化、接枝处理能够将聚合物接枝到棉织物上,并且棉织物的活性改性处理对织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改性后的活性棉织物能够进行连续加工整理,整理过程实现零排放。整理后的棉织物纤维表面分布着大量5~25 nm的纳米银颗粒,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在99.9%以上,且具有优异的耐洗牢度。

    引发剂水相乳化工艺对卤胺类单体接枝聚酯抗菌性的影响
    黄成 陈永邦 叶敬平 阎克路
    纺织学报. 2017, (06):  175-180.  doi:10.13475/j.fzxb.20160601406
    摘要 ( 479 )   PDF (2008KB) ( 1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便于工业化生产,提高聚酯织物的抗菌性,将非水溶引发剂在水相中乳化,并对聚酯织物接枝3?丙烯基?5,5?二甲基?乙内酰脲抗菌单体。通过对乳化工艺进行讨论,并对接枝前后织物进行表征,再将织物氯化后进行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可将0.5%的引发剂稳定乳化并对织物进行整理;抗菌单体成功接枝到织物表面;相比于引发剂未乳化时织物的接枝率(0.046%),引发剂乳化后织物接枝率(0.489%)大幅提高,加入交联剂进行整理,织物接枝率(1.023%)进一步提高;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可达80%,引发剂乳化后与交联剂联合整理的织物抗菌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