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37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16-08-15
    纤维材料
    聚氨酯/胶原蛋白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性能
    贾琳 陈莉娜 张海霞 覃小红
    纺织学报. 2016, (08):  1-6. 
    摘要 ( 394 )   PDF (1791KB) ( 30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聚氨酯(PU)力学性能较好,亲水性较差,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较少,不适宜单独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问题,为提高PU 纳米纤维支架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不同比例的复合聚氨酯/胶原蛋白纳米纤维支架,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等观察测试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的形态结构、化学性能等;并在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的加入使纤维直径从453nm减小到了154nm,平均孔径尺寸从0.64 μm 降低到了0.28 μm,而且增加了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当聚氨酯和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3:1时,纳米纤维支架的拉伸强度最大,生物相容性最好,表面黏附生长的细胞最多。

    有氧条件下四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杨清玉 李凤艳 邱芳 刘雍
    纺织学报. 2016, (08):  7-11. 
    摘要 ( 331 )   PDF (1313KB) ( 24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粒子存在氮气用量多、过程较复杂等不足,在该方法基础上,研究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简便方法制备性能相当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系统地研究了Fe2+ 和Fe3+的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沉淀剂浓度及反应体系pH值对Fe3O4纳米粒子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利用X 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所得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pH 值为12时,在有氧条件下可使Fe2+ 和Fe3+充分反应形成Fe3O4沉淀;当Fe2+ 和Fe3+的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 ℃、NaOH浓度为0.15mol/L,可制备出结晶完整、球形、粒径小于20nm的Fe3O4纳米颗粒,其饱和磁化强度为3.34×105A/m,磁性较强。

    氧化竹浆纤维的丝素蛋白改性工艺研究
    杜兆芳 张利玲 许云辉 董丹丹
    纺织学报. 2016, (08):  12-15. 
    摘要 ( 496 )   PDF (1102KB) ( 31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竹浆纤维的功能改性,先将竹浆纤维氧化成单羧基纤维,再利用丝素蛋白水溶液对氧化竹浆纤维进行交联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丝素溶液质量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氧化竹浆纤维纱质量增加率和断裂强度的影响,优化改性工艺。结果表明:随着丝素溶液质量浓度增加、改性时间延长,氧化竹浆纤维纱的质量增加率逐渐增大,当改性温度在较低范围时,纱线质量增加率变化不大;丝素溶液质量浓度对纱线强度影响较小,改性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均会造成纱线强度下降;丝素改性氧化竹浆纤维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溶液质量浓度30g/L,温度40 ℃,时间1.5h。在此条件下,氧化竹浆纤维纱的质量增加率可达5.4%,断裂强度保持在1.28cN/dtex。

    后处理工艺对聚苯硫醚滤料清灰性能的影响
    殷依华 于斌 韩建
    纺织学报. 2016, (08):  16-20. 
    摘要 ( 519 )   PDF (1227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滤料清灰性能的不同影响因素,选取4种聚苯硫醚(PPS)纤维滤料,即未经后处理、烧毛、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浸渍和PTFE 微孔膜覆膜处理的滤料为试样,采用滤料动态过滤性能测试仪测试了4种聚苯硫醚纤维滤料的清灰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过滤前后滤料的表观形貌。测试结果表明:在试验周期内,这4种滤料中,覆膜滤料经粉尘过滤后剩余压差最低,清灰周期最长,清灰性能最为优异;未经处理滤料清灰性能次之;PTFE乳液浸渍滤料由于表面纤维间充满着PTFE 乳液固状物,其清灰性能较差;烧毛处理滤料表面留有面积较大的PPS 纤维烧焦物质,其清灰性能最差。

    废弃棉/亚麻混纺织物制备活性炭的性能
    张磊 郝露 徐山青
    纺织学报. 2016, (08):  21-25. 
    摘要 ( 261 )   PDF (1164KB) ( 19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废弃织物的综合利用,以废弃的棉/ 亚麻(50/50)混纺织物为原料,以氮气为载体,将水蒸气送入高温管式炉中进行活化制备活性炭。研究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的载体流速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的影响;利用废弃棉/ 亚麻活性炭的碘吸附量来表征其吸附能力,分析结构性能与吸附性能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水蒸气载体流速的增加,活性炭碘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孔直径不断增大;当活化温度为800 ℃、活化时间为50min、水蒸气载体流速为240L/h时,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容达到最大,分别为1047.34m2/g和1.25cm3/g,孔直径在18nm左右,碘吸附量为805.16mg/g;当活化温度为750 ℃,活化时间为50min,水蒸气载体流速为240L/h 时,活性炭比表面积为648.25m2/g,孔直径为4nm左右,此时碘吸附量达到最大值,为1079.39mg/g。

    纺织工程
    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曹梦龙 徐伯俊 刘新金 朱预坤
    纺织学报. 2016, (08):  26-31. 
    摘要 ( 262 )   PDF (1705KB) ( 22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成纱性能,采用一根5.0g/10m 精梳棉粗纱与另一根3.4g/10m涤纶粗纱在细纱工序进行全聚赛络混纺,纺出4种细度的棉/4 涤(60/40)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并与单根混纺粗纱喂入所纺出的纱进行成纱质量对比;运用哈氏切片器,切取8种混纺纱线样本,在MOTTC B1型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分布状况,结合汉密尔顿指数分析方法,得到每种混纺纱内纤维的分布规律及内外转移趋势。结果表明:新型全聚赛络混纺纱的单纱条干CV值、断裂强力明显优于环锭混纺纱,且毛羽少;从单纱截面图得出,新型混纺纱中涤纶向纱芯转移呈现棉包覆涤纶的趋势,而环锭纺混纺纱中涤纶分布比较随机。

    基于纤维变速点分布实验的成纱条干不匀研究
    李瑛慧 谢春萍 刘新金
    纺织学报. 2016, (08):  32-36. 
    摘要 ( 670 )   PDF (1294KB) ( 18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大牵伸条件下,牵伸倍数的提高和牵伸分配对成纱条干的影响,提出变速点分布实验方法,通过纤维变速点分布的变化,分析成纱条干不匀。以9.7tex 棉纱为例,对比环锭细纱机与超大牵伸细纱机前区变速点分布曲线,在超大牵伸细纱机上以线密度1000tex 粗纱分别纺制9.7、7.3、6.5 tex 棉纱,并以9.7 tex 棉纱为例,探讨不同牵伸倍数分配时,前区变速点分布曲线。结果表明:超大牵伸细纱机较环锭细纱机变速点分布更集中、稳定、前移,成纱条干更优;随牵伸倍数增大,变速点分布分散,成纱条干变差;纺9.7 tex 棉纱,后区、中区牵伸为1.1、1.3 时,前区变速点分布更集中前移,成纱条干最优。

    织物图案连续性识别
    陶晨 印梅芬 奚柏君
    纺织学报. 2016, (08):  37-40. 
    摘要 ( 622 )   PDF (1054KB) ( 50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图案连续性特征的自动提取问题,将图案连续性分解为重复角和单元距2 个要素,使用降维方法分别分析了这2 个要素与图案切片相似度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构建了相似度空间,揭示出相似度空间中的极值点与连续性要素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复角的共轭现象发现,相似度空间中共轭角的存在可作为识别四方连续的依据。通过观察实验,考察了人眼认知四方连续图案重复角时的倾向性,阐明倾向性判断所遵循的最大相似度原则,提出了用以匹配人眼判断的最佳共轭角。与人工识别结果对比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图案连续性自动识别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喷气织机车速对织物纬向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敏 王鸿博 高卫东 卢雨正
    纺织学报. 2016, (08):  41-46. 
    摘要 ( 381 )   PDF (1633KB) ( 2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织物纬向物理力学性能与喷气织机车速的关系,测试了不同车速织机生产织物两侧的捻度差异。采用分段拆纱取样法分别对不同车速下所织织物纬纱两侧捻度及强伸性、织物强伸性、抗弯长度及染色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车速越低,纬纱退捻产生问题越多,织物两侧色差越大;车速越高,纬纱飞越梭口时处于无握持状态时间越短,纬纱退捻量减少,织物两侧纬纱捻度、强力损失减小,废边侧织物断裂强力及抗弯刚度损失减小,织物两侧染色效果变化较小,但车速增加对原纱要求提高,因此,选择合适车速,是喷气引纬提高产质量的关键。

    彩虹段彩纱构造针织物图案的机制及其设计软件开发
    朱洋 陈革 薛元
    纺织学报. 2016, (08):  47-53. 
    摘要 ( 238 )   PDF (1882KB) ( 24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花色针织物的设计水平和效率,基于数控环锭细纱机的耦合牵伸系统纺制多组分新型彩虹段彩纱。以织物幅宽、彩虹纱颜色数及纱线花型周期长度为基本要素,构建了竖向、横向、交错、点状及复杂图案形成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彩虹段彩纱构造针织物图案的机制。在此基础上,用Java语言开发出彩虹纱针织物图案设计仿真软件。软件包括文件操作、参数设置、正向推导、反向推导4个模块。正向推导从纱线段彩分布长度、织物幅宽、圈长等参数推导出纱线在纬编横机上织成的织物图案;反向推导是通过仿真软件设计织物图案,再分析计算出段彩长度分布。

    集圈工艺参数对单面集圈织物性能的影响
    王花娥
    纺织学报. 2016, (08):  54-58. 
    摘要 ( 403 )   PDF (1055KB) ( 26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集圈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单面集圈织物为例,使用相同纱线、相同弯纱深度,通过改变集圈比例、集圈次数织制了9种集圈织物和1 种纬平针织物,测试了织物的横密、纵密、厚度、面密度、透气性和保暖性等性能指标,分析了集圈比例、集圈次数对织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纬平针织物相比,集圈织物横密变小,纵密变大,厚度、面密度、透气性、保暖性增加;集圈次数一定时,集圈比例与织物横密、纵密、厚度、面密度、保暖率分别呈直线关系,与织物透气率呈二次函数关系;集圈比例一定时,集圈次数与织物横密、纵密、保暖率分别呈二次函数关系,与透气率呈二次函数关系或直线关系,与织物厚度、面密度分别呈直线关系。

    春夏季衬衫用色织面料材质的感觉评价
    周小溪 梁惠娥 陈潇潇 董稚雅 秦潇璇
    纺织学报. 2016, (08):  59-64. 
    摘要 ( 257 )   PDF (1429KB)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识别不同材质色织面料的美感特征,以春夏季衬衫用色织面料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市场上最常用的材质作为面料样本,比较消费者对不同材质色织面料的感觉评价。运用语义差异法进行评价实验,运用描述统计、探索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数理方法挖掘材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材质面料在感觉意象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消费者的感觉与Kawabata织物评价传统风格仪的测试结果不完全一致,主要差异特征可总结为:柔软度与粗糙感、温度感、光泽度、个性因子、价值因子、天然因子6个因子;不同材质面料的感觉意象与喜好度得分的关系结构存在差异,可表达为不同的关系偏好方程,通过方程可得知提高材质喜好度的重要意象。

    中国古代丝绸饰金工艺及品种的历史传承
    胡霄睿 于伟东
    纺织学报. 2016, (08):  65-71. 
    摘要 ( 508 )   PDF (2143KB) ( 20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客观、系统地分析中国古代饰金丝绸的品种及其工艺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通过对丝绸饰金工艺方法的归纳和梳理,探讨了3 种工艺的复杂程度,经分析认为金粉法和金箔法应早于金线法;以饰金工艺为基础对饰金丝绸品种进行了划分,并结合文献和出土实物的记载,阐释了几种独具代表性的饰金丝绸的历史及其演化过程。进而分析了饰金丝绸的品种与3 种饰金工艺之间的相关性,认为3 种工艺的难易程度取决于饰金材料制取的难易程度,即印金丝绸的出现时间早于织金丝绸,而织金丝绸又早于金线绣丝绸。精湛的饰金丝绸工艺及丰富的品种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饰金丝绸的繁盛及其影响力。

    染整与化学品
    喷墨参数对包覆颜料墨水印花清晰度的影响
    王大同 张丽平 李敏 谭莹 付少海
    纺织学报. 2016, (08):  72-76. 
    摘要 ( 392 )   PDF (1242KB) ( 360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颜料墨水喷墨印花的清晰度,确定适宜的自制颜料墨水的打印参数,以包覆颜料墨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喷射电压、电压输出波形、频率、喷射距离、喷墨量和基材温度等对其在纯棉织物上喷墨印花清晰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射电压大,墨滴飞行速度快,会导致喷墨图案清晰度差;选择合适的喷射频率、电压输出波形和喷射距离,均可有效提升喷墨图案的清晰度;提升基材温度可很好地抑制墨水的渗化;喷墨量大,图案边缘渗化严重,印花图案清晰度差;包覆颜料墨水较佳的喷墨打印参数为喷射电压18V,喷射频率10~30 kHz,喷射距离0.6~0.8 mm,基材温度40°C。

    新型无甲醛防皱整理剂BTP400在棉织物上的应用
    刘宇 沈一峰 杨雷
    纺织学报. 2016, (08):  77-82. 
    摘要 ( 457 )   PDF (1390KB) ( 24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无甲醛防皱整理棉织物的品质,以自制含双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无甲醛防皱整理剂BTP400浸渍整理织物,探究BTP400与织物的结合方式,研究了影响BTP400固着棉织物效率的因素,并考察了固着的BTP400质量分数与织物防皱性能间的关系。优化得到的防皱整理工艺条件:BTP400、碳酸钠和硫酸钠3种助剂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8 、5 g/L,浸渍温度为50℃,浸渍时间为50min。结果表明:BTP400以共价键与织物连接,最高固着率为42.7%;随固着的BTP400 质量分数的增高,织物干、湿态折皱回复角增大,最大值分别提高47.1% 和19.3%;整理棉织物外观平整度等级为3级,耐水洗性良好,且强力及白度与原织物持平;BTP400防皱整理织物的综合品质优于丁烷四羧酸和醚化2D树脂整理织物。

    结构色织物的光学性能
    叶丽华 杜文琴
    纺织学报. 2016, (08):  83-88. 
    摘要 ( 377 )   PDF (1552KB) ( 39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结构色在纺织染整行业应用的可操作性,采用磁控溅射法,以白色涤纶非织造布和桑蚕丝织物为基布,溅射SiO2 、TiO2 周期薄膜制备织物结构色。通过使用VHX?1000C 型超景深三维显微镜观察织物镀膜前后的表面形貌和色彩,利用分光光度计量化描述镀膜前后织物的色度差,并利用R1 宏观角分辨仪得到织物结构色的多角度反射光谱图和散射光谱图。结果发现: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镀膜后的非织造布和桑蚕丝织物均出现了色彩,但出色效果不同,存在色度差;通过对光谱及呈现的色彩特性的分析得到镀膜后织物上的色彩是结构色,产生于薄膜对光的干涉和散射。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协同静电喷雾在车饰毛织物疏水整理中的应用
    周惠敏 谢婷婷 李智勇 夏鑫
    纺织学报. 2016, (08):  89-93. 
    摘要 ( 306 )   PDF (1531KB) ( 25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寻求更为环保的方式对羊毛/羊绒车饰品进行疏水整理,利用射频低温等离子体协同静电喷雾技术对织物进行疏水整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织物原样、等离子体处理织物、静电喷雾疏水织物和等离子体处理后静电喷雾疏水织物4种样品的表面形貌变化,采用动态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4种样品的黏附力、静态接触角和动态接触角。结果表明:由于等离子体处理对织物表面的刻蚀作用,使后续选用静电喷雾整理的疏水剂能更有效且均匀地吸附于纤维表面;等离子体处理使织物表面黏附力提高至98.39μN,静态接触角减小至107.9°,接触角滞后增加至83.39°;等离子体处理协同静电喷雾疏水整理的织物具有最低的黏附力及接触角滞后,且织物透气率和透湿率仅分别下降了2.9mm/s和384g/(m2·d),说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协同静电喷雾疏水整理具有可行性。

    纺织品中双酚A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辅助检测方法
    臧佳鑫 刘芳 魏孟媛 薛文良 钟成宗
    纺织学报. 2016, (08):  94-99. 
    摘要 ( 301 )   PDF (1376KB) ( 237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鉴于双酚A(BPA)能够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功能,引起各种生殖异常,威胁着婴幼儿的健康,甚至有致癌的危险等生物危害性,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SPR)对BPA 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从传感芯片的修饰、BPA-BSA溶液最佳质量浓度的确定、不同质量浓度BPA的响应情况以及纺织品中BPA的萃取等4个方面出发,探索了SPR技术检测纺织品中BPA的实用性。结果表明,BPA的SPR检测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对样品要求低、检测针对性强、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适合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可应用于纺织品中双酚A含量的测定。

    服装工程
    青年男性肩点横截面曲线及其体型细分
    金娟凤 庞程方 陈伟杰 叶晓露 邹奉元
    纺织学报. 2016, (08):  100-106. 
    摘要 ( 458 )   PDF (1479KB) ( 248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建立基于横截面曲线形态指标细分青年男性肩部体型的方法,选取了年龄在18~26周岁的213名在校青年男性,用三维人体扫描仪测量获得其肩部数据,借助IMAGEWARE 12.0与MatLab R2012b软件,利用冒泡排序算法实现了肩点的自动准确提取,且肩高相对误差控制在(0,0.011)之间;通过分析肩点横截面形态特征,提取了曲线曲率半径及矢额径比作为分类指标,对比曲率半径均值,确定了5个特征点角度为-50°、-35°、0°、50°与90°;应用K-Means聚类方法及方差分析,将肩部体型划分为4类,建立了依据特征点曲率半径与矢额径比细分肩部体型的方法,通过对比肩点截面曲线形态,进一步定性描述了4类肩部截面的曲线变化特征。

    纸样技术在非常规造型毛针织服装编织工艺中的应用
    徐艳华 杨婧
    纺织学报. 2016, (08):  107-113. 
    摘要 ( 184 )   PDF (1787KB) ( 22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非常规造型毛针织服装编织工艺的准确性和生产效率,将纸样技术应用到编织工艺制作中,选取非常规造型中的廓型和局部造型毛衫和毛裤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纸样省道和褶皱的非常规造型毛针织服装工艺,通过制作纸样基本型,结合毛针织编织原理对纸样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纸样制作上机操作工艺及电脑横机制版程序,同时编织出服装实物。通过实践认为,将纸样技术应用于非常规造型毛针织服装编织工艺中,寻找纸样技术与毛针织工艺的契合点,是一种工艺制作创新手法,可使毛针织服装造型设计更加多元化,按照纸样制作出的毛针织工艺准确,生产效率高。

    连衣裙用多梳拉舍尔定位蕾丝面料的纹样设计
    何甜 吴志明
    纺织学报. 2016, (08):  114-118. 
    摘要 ( 269 )   PDF (1753KB) ( 29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进一步提高连衣裙的外观效果及其市场价值,探讨了适合连衣裙用多梳拉舍尔定位蕾丝面料的纹样设计方法,分析了多梳拉舍尔定位蕾丝面料在连衣裙中的应用形式。通过对连衣裙用多梳拉舍尔定位蕾丝面料的实物分析和设计实践,归纳了常用的纹样题材有具象纹样、抽象纹样以及复合纹样3类。并提出纹样设计的排列方式可概括为团花式、连花式、满花式排列,同时详细论述了这3 种排列方式的设计特点和元素组织的搭配,提出一套适合连衣裙用多梳拉舍尔定位蕾丝面料设计的科学理念,研究成果有助于指导连衣裙用多梳拉舍尔定位蕾丝面料的纹样设计。

    机械与器材
    BC9型钢丝圈气圈底端张力特性分析
    温欣婷 徐伯俊 刘新金
    纺织学报. 2016, (08):  119-124. 
    摘要 ( 205 )   PDF (1284KB) ( 1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拓展BC9型钢领钢丝圈的应用领域,通过研究钢丝圈气圈底端张力的特性,在平面钢领钢丝圈系统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列出BC9型钢领钢丝圈平衡方程,并在考虑空气阻力和哥氏惯性力的情况下得出了气圈底端张力表达式,分析了其变化规律。根据高速摄影技术对气圈底角进行分析,得出气圈底角在-4°~5°之间变化。然后结合上述表达式给出不同卷绕半径下的气圈底端张力值,分析了气圈底角和卷绕半径对气圈底端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圈底端张力随卷绕半径增加而减小,随气圈底角增加而增加,且卷绕大小直径时张力差异随气圈底角增加而增加。

    折入孔位置对纯气动毛边折入装置流场的影响
    包西平 刘宜胜 吴震宇
    纺织学报. 2016, (08):  125-131. 
    摘要 ( 307 )   PDF (1990KB) ( 18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折边装置的折入效率,分析折入孔位置对折边装置流场的影响,建立纯气动毛边折入装置三维模型。通过改变折入孔位置,对其折入气流流场进行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对比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分析了折入孔的设计位置对该装置折入效果的影响。得到较优的结构参数:上下两折入孔组间距为3mm,各折入孔组中两折入孔间距为3mm,上下两折入孔组与Y 型导纱口底部间距为7.5mm。结果表明:折入孔位置的改变主要影响几股平行射流间相互引射的作用,合理的结构参数能使射流间的局部旋涡区减小,保证射流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纬纱末端折入梭口的效果。

    簇绒地毯织机耦联轴系的铰链间隙对毯面绒高的影响
    黄双 郗欣甫 徐洋 孙以泽
    纺织学报. 2016, (08):  132-137. 
    摘要 ( 253 )   PDF (1230KB) ( 235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给高质量簇绒地毯的开发提供设备保障,针对运动副铰链中存在间隙的问题,以3处易磨损的铰链间隙,基于虚拟样机ADAMS软件得到不同间隙下簇绒针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及铰链支反力,从而根据针位移分析铰链间隙对毯面绒高的影响。再以铰链点坐标及杆长为设计变量,以铰链副间的冲击力和针行程最小为优化目标,对该簇绒针机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的铰链坐标及杆长,将铰链间隙对绒高的影响降到最低。

    提花圆纬机花型图案嵌入式显现系统
    彭来湖 吕江东 汝欣 史伟民 向忠
    纺织学报. 2016, (08):  138-142. 
    摘要 ( 282 )   PDF (1251KB) ( 242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目前提花圆纬机花型文件数据安全性低,花型图案无法在生产现场直观显现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RSA的花型文件数据加、解密算法,提出了一种提花圆纬机花型图案嵌入式显现系统的设计方案。论述了花型文件数据加、解密算法的编程实现,在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统下花型文件数据转换为BMP图形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花型图案显现系统的设计。经生产现场使用验证,提花圆纬机花型图案嵌入式显现系统能直观地显示花型图案,算法加密确保了花型文件在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很好地解决了新款样布花型文件保密及生产现场在机显示问题。

    管理与信息化
    纬编均匀提花针织物仿真结构模型的建立
    丛洪莲 张永超 张爱军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16, (08):  143-148. 
    摘要 ( 347 )   PDF (1630KB) ( 198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分析纬编均匀提花针织物的结构特征,选取6块由不同粗细纱线编织而成的不同密度的纬平针织物进行研究,得出了理想状态下的线圈模型。采用圣东尼SM-DJ2TS 双向电脑提花圆机编织反面为芝麻点、纵条纹等不同提花方式形成的双面提花织物,并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受反面线圈的影响,反面为芝麻点时织物正面呈现菱形隐条纹,反面为纵条时织物正面呈现二针纵条纹。根据织物呈现的不同外观效应,利用超景深VHX?600 三维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在成圈线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其线圈变形规律,从而得到该类织物线圈结构模型,可为纬编均匀提花针织物仿真提供理论参考。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织物印花图像分割
    曹丽 胡旭东
    纺织学报. 2016, (08):  149-153. 
    摘要 ( 286 )   PDF (1200KB) ( 199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织物印花检测精度的问题,采用结合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多特征融合的方法,对织物印花图像进行有效分割,从而为提高织物印花的检测精度奠定了基础。在织物印花的分割过程中,首先采用颜色特征结合基于自动种子点选取的区域增长算法对图像进行初始分割,在初始分割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提取干扰区域的纹理特征,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消除干扰区域,实现织物印花图像的准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分割算法能够准确地分割出织物的印花图案,克服了仅仅采用颜色特征或者纹理特征时产生的分割失真,提高了分割的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采用网络控制的电脑横机CAN总线调度仿真
    张成俊 左小艳 张弛 吴晓光
    纺织学报. 2016, (08):  154-159. 
    摘要 ( 219 )   PDF (1449KB) ( 223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电脑横机控制器网络化发展方向的要求,在分析传统电脑横机单机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电脑横机控制器的CAN总线的调度仿真方法,并设计了1 台电脑控制器同时控制2台电脑横机的“PC+节点”的网络控制结构。通过将电脑横机控制系统中的电动机、电磁控制器和传感器等部件等效为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网络节点,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中的Truetime工具箱,按照双电脑控制器的网络结构,建立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电脑横机的仿真模型。并对CAN总线的动态调度算法和混合调度算法性能进行仿真对比,得出混合调度算法可满足网络化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要求的结论,验证了利用CAN总线构成的网络化电脑横机控制器的可行性。

    综合述评
    摩擦对平纹织物防弹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周熠 张尚勇 龚小舟 徐安长
    纺织学报. 2016, (08):  160-164. 
    摘要 ( 368 )   PDF (1314KB) ( 336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明确柔性材料防弹原理的基础上,从有限元建模分析和弹道测试2个方面,对弹丸与试样间摩擦、纱线与纱线间摩擦作用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摩擦在弹丸能量吸收过程中起到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并且总结了提高摩擦性能的常用手法。研究发现:提升弹丸与材料之间的摩擦有利于材料应变能和动能的吸收,提升纱线间的摩擦有利于防止纱线滑移和扩大能量吸收区域的面积;纤维表面改性技术可使纤维间摩擦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但很难满足产业化的需要;将纱罗组织与平纹组织相结合,可增大纬纱的摩擦包角,提升其纬向握持力。相比于表面改性过的纤维材料,纱罗/平纹复合组织能够在全自动织机上制备,可解决批量生产、人力成本过高等技术难题。

    微生物染料及其在纺织染色中的应用
    杨慕莹 翟红霞 邢铁玲 盛家镛 陈国强 田驰 刘雅光
    纺织学报. 2016, (08):  165-170. 
    摘要 ( 650 )   PDF (1453KB) ( 371 )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环保染色,以近些年国内外对微生物染料在染色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介绍了微生物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的性质、不同生成形式,概述了菌体染色和萃取液染色2 种常见的微生物染色方法及其适用范围。以紫色杆菌、弧菌、曲霉菌等几种常见的已应用于染整领域或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种为例,从菌种的性质、培养过程、发酵条件、染色方法及最佳工艺、染色后织物的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微生物染料生物相容性好,发酵工艺成熟且产量高,能够较好地上染织物,部分主要牢度达到服用性能要求,且少数染料还能赋予织物抗菌等性能;然而,作为一种天然染料,微生物染料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色谱不全、日晒牢度有待提高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