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信息
纺织学报
(月刊 1979年创刊)
主 编:刘 军
副主编:张洪玲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出版单位:《纺织学报》杂志社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0253-9721
        CN 11-5167/TS
亮点文章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1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0-09-15
    纤维材料
    石墨烯纤维的湿法纺丝制备及其性能
    庞雅莉, 孟佳意, 李昕, 张群, 陈彦锟
    纺织学报. 2020, (09):  1-7.  doi:10.13475/j.fzxb.20191106007
    摘要 ( 837 )   HTML ( 21 )   PDF (2292KB) ( 51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制备兼具导电性和柔韧性的石墨烯纤维,首先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然后以氧化石墨烯溶液为纺丝液,CaCl2的乙醇溶液为凝固浴,通过湿法纺丝后经氢碘酸还原制备得到石墨烯纤维;并以羧甲基纤维素为交联剂对石墨烯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得到交联石墨烯纤维。最后对2种石墨烯纤维的表面形态、导电性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并初步应用。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含氧量为31.37%,单片层厚度为0.88 nm;2种石墨烯纤维表面均较光滑,交联石墨烯纤维内部片层排列更加紧密,其电导率达124 S/cm,与交联前的石墨烯纤维相差不大,但拉伸强度由交联前的120 MPa增加至179 MPa;单根交联石墨烯纤维作为电路导线可点亮灯泡,且可任意弯曲打结编织成花瓣及平纹网状结构。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唐峰, 余厚咏, 周颖, 李营战, 姚菊明, 王闯, 金万慧
    纺织学报. 2020, (09):  8-15.  doi:10.13475/j.fzxb.20191203408
    摘要 ( 296 )   HTML ( 1 )   PDF (3984KB) ( 110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膜的抗菌性能,拓展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首先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表面的不同极性基团,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NF-Ag杂化材料;然后将其与PHBV复合制得高阻隔性抗菌复合膜材料,并对复合膜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引入柠檬酸与抗坏血酸后,CNF-Ag杂化材料表面羧基含量最高可达1.21 mmol/g;CNF-Ag杂化材料和PHBV基体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改善了PHBV的结晶性能和抗菌性能,使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高达66.7 MPa,弹性模量达7.6 GPa,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达到99%。

    高强度聚氯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梅硕, 李金超, 卢士艳, 肖长发, 杨勇, 冯向伟
    纺织学报. 2020, (09):  16-20.  doi:10.13475/j.fzxb.20190904105
    摘要 ( 344 )   HTML ( 2 )   PDF (2009KB) ( 2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溶液相转化法制备的聚氯乙烯(PVC)膜存在强度及通透性能难以同步提高的问题,以MT-I型复合粉为成孔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稀释剂,采用螺杆挤出法制备了PVC中空纤维膜,研究了拉伸和萃取过程对纤维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水通量、碳素墨水截留率及拉伸强力测试分析了纤维膜的分离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倍数的增加,PVC中空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经乙醇萃取后纤维膜表面出现了更多微孔,纤维膜的通透性能提高;当拉伸倍数为3时,纤维膜具有较高通透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水通量为798 L/(m2·h),拉伸断裂强度为17.7 MPa,断裂伸长率为70.67%。

    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研究
    王凤龙, 王建明, 周羿恬, 赵明会
    纺织学报. 2020, (09):  21-26.  doi:10.13475/j.fzxb.20191104506
    摘要 ( 381 )   HTML ( 7 )   PDF (1863KB) ( 16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因素,首先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对吸水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然后研究了时间、温度对吸水树脂在水和模拟酸、碱汗液中吸液倍率、保水性能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吸水树脂的重复吸液能力。结果表明:吸水树脂表面有大量凸起结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从而加快了其吸液速率;吸水树脂中含有亲水性酰胺基,其在去离子水和模拟酸、碱汗液中的最大吸液倍率分别约为265、50、50 g/g;影响吸水树脂吸液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模拟汗液中钠离子的浓度,钠离子浓度越高其吸液能力越差,酸碱性、温度对最大吸液倍率影响较小,但温度对吸水树脂的吸液速率有影响,温度越高吸液速率越快;循环使用10次后,吸水树脂在模拟酸、碱汗液中的吸液率仍可达到87%以上。

    纺织工程
    锯齿轧花中含棉籽棉朵模型的构建与仿真
    胡文, 王迪, 陈晓川, 汪军, 李勇
    纺织学报. 2020, (09):  27-32.  doi:10.13475/j.fzxb.20190900806
    摘要 ( 282 )   HTML ( 3 )   PDF (2842KB) ( 14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方便分析锯齿轧花过程中籽棉的受力状况以期提高皮棉质量,在已有的层合板棉朵模型和三维编织棉朵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含棉籽的棉朵模型。该模型基于实际棉朵中棉籽以及棉纤维束排列呈立体网状结构的规律,假设纤维束具有圆形截面,截面形状沿轴向保持不变,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 Workbench对轧花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锯齿滚筒转速和棉籽密度对轧花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锯齿滚筒转速越大,棉纤维受影响越剧烈,但转速过大也会损伤棉纤维,棉籽密度在580 kg/m3时锯齿轧花效果最明显;实验值与模拟值误差相对较小,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不同压强条件下环锭旋流喷嘴内部流场模拟
    初曦, 邱华
    纺织学报. 2020, (09):  33-38.  doi:10.13475/j.fzxb.20191206806
    摘要 ( 209 )   HTML ( 2 )   PDF (3495KB) ( 6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在不同环锭旋流喷嘴气道入口压强条件下喷嘴内部的流场分布规律,借助STAR-CCM+与ANSYS CFX流体分析软件建立旋流喷嘴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在纺纱过程中旋流喷嘴内部气流的速度和压力分布云图。结果表明:空气通入气道入口的流动机制遵循涡流效应,以旋流状向纱道两端流出,向两侧流出的旋流可对纱线进行轻微解捻和毛羽的进一步贴服;喷嘴内部流场对比示意图表明入口压强对纱线受力的分布并无影响,但气流压强波动幅度随入口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波动幅度越大越利于毛羽的包裹,对纤维束的包裹作用也更强烈,但过大的气流压强会造成更多纤维的流失。

    基于光谱反射率的色纺纱计算机修色算法
    程璐, 陈婷婷, 曹吉强, 王颖, 夏鑫
    纺织学报. 2020, (09):  39-44.  doi:10.13475/j.fzxb.20191001406
    摘要 ( 256 )   HTML ( 3 )   PDF (1433KB) ( 76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色纺企业配色打样效率和配色效果,以Friele光学模型为基础,结合全光谱匹配配色算法,以某色纺企业的实际生产为例探讨色纺纱的计算机修色算法。首先随机确定21个混色标准样,分别从现有的80种单色棉纤维中选择2~4种计算拟合配比并打样,测得21组样纱的实际色差均值为2.36。将拟合配比进行赋值循环以计算标准样与仿样的反射率偏差最小时的配比调整量,用以修正拟合配比,并再次打样验证。结果表明:拟合配比第1次修正后实际色差均值为1.215,其中最小色差为0.59;经第2次配比修正后,实际仿样与标准样的色差均值减小到0.67,且每组色差均小于1,即所设计的修色算法精确度较高,且适用于企业实际生产。

    色纺机织物组织结构对其呈色特性的影响
    刘沐黎, 袁理, 杨亚莉, 刘军平, 龚雪, 鄢煜尘
    纺织学报. 2020, (09):  45-53.  doi:10.13475/j.fzxb.20191100909
    摘要 ( 340 )   HTML ( 4 )   PDF (2672KB) ( 11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色纺加工中机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变化而导致的色纺纱线选配调整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均匀三元结构描述子的图像混合特征提取算法,对色纺机织物组织结构与呈色一般规律展开研究。以聚类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特征类内距离的呈色特性分析模型,并用于色纺纱线与其机织物呈色特性与颜色传递的表征。结果表明:建立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与呈色特性分析模型具有理想的色度学指标表征与判别能力;对于具有不同质量配比与捻系数的色纺纱而言,不同的织造过程均会降低其呈色的差异性与层次感;同时,相较于平纹与缎纹,斜纹对织物呈色差异性弱化的能力最强。

    基于椅子铺砌方法的织物组织设计
    金耀, 蔡腾皓, 李彩曼, 胡雅丽, 鲁佳亮, 王怡
    纺织学报. 2020, (09):  54-58.  doi:10.13475/j.fzxb.20190903505
    摘要 ( 317 )   HTML ( 8 )   PDF (1994KB) ( 10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丰富织物组织的表达形式,扩充传统织物组织的设计空间,引入数学与艺术交叉领域中的铺砌思想,从构造织物组织空间布局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椅子铺砌的织物组织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扩充—再分过程的替换法,运用空间四叉树生成多层次椅子铺砌,形成织物组织的空间布局结构,然后依据该结构将用户设计的铺砌块组织单元运用几何对称变换进行填充,从而形成椅子铺砌组织。运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核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椅子铺砌方法设计织物组织过程简单,所生成的组织不仅具有自相似性、层次嵌套等类似分形组织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局部对称、乱中有序等传统组织所不具有的新特点,能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为织物组织的数字化设计探索了新途径。

    基于图元分割与Gabor滤波的织物瑕疵检测方法
    狄岚, 杨达, 梁久祯, 马明寅
    纺织学报. 2020, (09):  59-66.  doi:10.13475/j.fzxb.20191204308
    摘要 ( 265 )   HTML ( 7 )   PDF (4101KB) ( 9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含复杂图案织物的自动化检测,提出基于图元分割与Gabor滤波的织物瑕疵检测方法,对具有复杂周期变化图案的织物进行检测。根据图像纹理的周期变化规律,确定图案单位模板大小,即包含一个周期图案的晶格。对图像进行自适应分割,并通过图元分割获得单元图像元素。通过Gabor滤波器生成特征的响应分布,获取理想的模板晶格,根据提出的投票程序,通过分析其特征向量的Manhattan根据距离图元晶格差异的分布来识别瑕疵图元晶格。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方法对星形和箱形图案的织物样本数据集上检测效果较好,显著提高了样本的查全率。

    中国古代织锦重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
    彭稀, 周赳
    纺织学报. 2020, (09):  67-75.  doi:10.13475/j.fzxb.20191200409
    摘要 ( 686 )   HTML ( 17 )   PDF (3202KB) ( 14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构建中国古代织锦的重组织结构体系,并为现代织锦的品种创新提供借鉴,以历史文献为依据,梳理了中国古代重组织结构织锦的历史沿革,根据重组织结构的接结特点将其品种划分为暗夹型、无结型、特结型和地结型四大类,并分析了这四大类织锦的结构特征、显花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重组织结构织锦的结构演变大致呈现出地组织由无到有、接结特点由无接到特接再到地接、显花特点由经显花到纬显花再到经纬同时显花、浮长由短到长的发展规律;其演变本质是不断优化结构,以改善织锦的性能和外观,使得重组织结构织锦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丝绸产品中的代表品种。

    全成形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工艺分段设计
    陈曦, 缪旭红, 牛丽, 韩晓雪, 蒋高明
    纺织学报. 2020, (09):  76-80.  doi:10.13475/j.fzxb.20191000205
    摘要 ( 959 )   HTML ( 3 )   PDF (1841KB) ( 4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利用四针床电脑横机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成形毛衫,以平肩袖毛衫为例,探讨了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工艺分段设计方法与袖身连接工艺。认为全成形平肩袖毛衫袖身连接处可分为3个部分编织:袖山与袖窿同时收针编织、袖山收针-袖窿平摇编织、平袖山收针-袖窿平摇后放针编织。当毛衫袖山与袖窿之间高度差较大时,应采用较大的平袖山编收比率与袖身编织比率,通过编织更多的衣身行数弥补转数差,袖山与袖窿间弧度的差异可通过增加袖山收针次数调节。要根据毛衫袖身工艺参数以及袖山、袖窿在结构上的差异设计全成形毛衫袖身连接处编织工艺,才可得到贴合人体曲线的毛衫。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制备及其性能
    朵永超, 钱晓明, 赵宝宝, 钱幺, 邹志伟
    纺织学报. 2020, (09):  81-87.  doi:10.13475/j.fzxb.20190704007
    摘要 ( 471 )   HTML ( 21 )   PDF (2364KB) ( 21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聚酯/聚酰胺6(PET/PA6)中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透湿性、柔软性,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与PET/PA6超细纤维混合,通过水刺固网的方法制备出PAN-PET/PA6微/纳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并进行碱处理,分析了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对革基布透气性、透湿性、吸湿性、柔软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革基布面密度一定时,随着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革基布的透湿性、吸湿性、柔软度、撕裂性能提升,而透气性能和断裂强力有所下降;当PAN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20%时,革基布的透湿率提升了15.19%,吸水量提高了23.53%,柔软度增加了38.17%;经碱处理后,革基布的亲水性有了明显改善,透湿率提升了23.81%,吸水量提高了42.26%,柔软度提高了23.20%。

    染整与化学品
    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色谱拓展及其应用
    王亮, 马晓光, 李俊君, 杨州
    纺织学报. 2020, (09):  88-94.  doi:10.13475/j.fzxb.20190703607
    摘要 ( 326 )   HTML ( 4 )   PDF (2751KB) ( 174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热敏变色材料色谱范围窄、颜色变化单一的问题,以使用原位聚合法得到的热敏变色微胶囊为基础模板,将其分别与制备的红、黄色微胶囊进行拼色实验。通过减法混色原理,不同颜色的微胶囊混合后会呈现出另一种颜色,达到了色谱拓展的目的。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微胶囊的形貌和结构,测试了拼色样品的色差、反射率、K/S值。结果表明:成功制备出了以甲醛-三聚氰胺树脂为壁材、三芳甲烷类基础变色体系为芯材的热敏变色微胶囊;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微胶囊混合体系的颜色也发生显著变化,实现了在不同色调之间的可逆变化,拓展了热敏变色微胶囊的变色色谱范围。

    C.I.分散棕19在超临界CO2及水中溶解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王纯怡, 吴伟,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2020, (09):  95-101.  doi:10.13475/j.fzxb.20191003007
    摘要 ( 237 )   HTML ( 4 )   PDF (2235KB) ( 6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究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和水中各自染色条件下的溶解性,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采用热力学积分方法分别计算了C.I.分散棕19在2种溶剂中的溶解自由能和结合自由能,并采用平均非键相互作用方法分析了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与2种溶剂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类型及稳定性。模拟结果表明: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在超临界CO2(24 MPa,130 ℃)和水(0.25 MPa,130 ℃)中的自由能绝对值均较小且相差不大,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自由能绝对值稍小,结合自由能绝对值稍大;C.I.分散棕19染料分子与2种溶剂分子间均只存在较弱且不稳定的范德华色散作用,但其与超临界CO2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相对于水更不稳定。

    涤纶织物的氧化石墨烯负载及其抗静电性能
    李亮, 刘静芳, 胡泽栋, 耿长军, 刘让同
    纺织学报. 2020, (09):  102-107.  doi:10.13475/j.fzxb.20190803606
    摘要 ( 468 )   HTML ( 10 )   PDF (2436KB) ( 22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解决涤纶织物的易起静电问题,通过多巴胺原位聚合和氧化石墨烯循环浸渍层层自组装负载实现其抗静电功能,制备一种涤纶基抗静电织物。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织物静电测试仪等表征织物的结构和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多巴胺的引入有利于氧化石墨烯的负载,同时增加织物表面的亲水基团,直接改善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当氧化石墨烯质量浓度低于20 g/L时,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增加,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逐渐提高,当质量浓度保持在15 g/L时,平纹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分别为1 156 V、1.210 s,斜纹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则为1 243 V、1.510 s;经15次水洗,平纹涤纶织物的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仍能达到1 179 V和1.290 s,斜纹涤纶织物表面静电压和半衰期可达1 263 V和1.580 s。

    服装工程
    亚洲男士西服基本纸样自动生成系统的建立
    凌雅丽, 朱凌轩, 邵晓煊, 李泽辉, 钟安华
    纺织学报. 2020, (09):  108-113.  doi:10.13475/j.fzxb.20191203107
    摘要 ( 462 )   HTML ( 9 )   PDF (1910KB) ( 13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满足服装企业对制版系统高度智能化的要求,以亚洲男士西服为例构建纸样自动生成系统。首先选取10个亚洲品牌的30件男士西服作为样本,以手工测量的16个细部尺寸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建立西服纸样参数化设计数学模型,并以MatLab为平台编程,结合西服纸样数学模型及制版方法设计自动生成系统。结果表明:胸围是影响西服版型的关键参数,前衣长、后衣长、腰围、下摆围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强;以胸围为自变量所建立的参数化数学模型可用于西服纸样自动生成系统编程,程序优化后的自动生成系统只需输入胸围尺寸就可得到西服版型,初步实现男士西服基本纸样的自动生成。

    七巧板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厉谦, 强可心, 彭佳雨
    纺织学报. 2020, (09):  114-118.  doi:10.13475/j.fzxb.20191004405
    摘要 ( 690 )   HTML ( 36 )   PDF (2100KB) ( 21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拓宽服装造型设计的创新思路,通过分析服装廓型的基本形式,将服装轮廓线进行直线化处理并解构为几何图形,确定控制部位和设计部位,寻找边长与控制部位尺寸相匹配的七巧板图块,对服装主结构定位成形;然后设置服装前中心线或侧缝线为对称轴,设计部位依据主结构图块与服装廓型解构后的几何图形,进行七巧板图块自创组形,从而实现服装的不同廓型;最后通过白坯布实验和成衣制作对该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七巧板的组合性和互动性,可实现不同形态的服装造型并满足人体基本功能,尤其在时尚前卫的宽松形和创意型服装设计中更具有借鉴意义。

    柔性康复手套设计与工效性评价
    沈津竹, 赵晓露, 张帆, 俞青, 苏军强
    纺织学报. 2020, (09):  119-127.  doi:10.13475/j.fzxb.20190901509
    摘要 ( 429 )   HTML ( 14 )   PDF (2887KB) ( 28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升柔性康复手套的舒适性、加速病情康复,对康复手套使用舒适性进行了临床调查,确定了影响柔性康复手套使用舒适性的4个设计要素:功能要素、面料要素、结构要素和视觉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以某公司研发的三款软体手指为载体,开发了一款改良型康复手套。然后对该手套进行了客观手指弯曲力度、面料与皮肤间摩擦因数、面料透气透湿性等性能测试,以及手套面料接触舒适性和结构工效性2项主观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康复手套的合适工作气压为40~120 kPa;在手套充压40 kPa时,拇指所受最大压力为2.94 N、小手指所受最大压力为1.77 N、其他手指所受最大压力为1.96 N,具有初步的康复效果;面料接触舒适性评分为6.63分,舒适性良好;手套整体穿戴方便且不影响其正常功能性。

    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线上线下服装定制模式
    李浩, 顾力文, 顾雯, 刘晓刚
    纺织学报. 2020, (09):  128-135.  doi:10.13475/j.fzxb.20191200308
    摘要 ( 417 )   HTML ( 11 )   PDF (2892KB) ( 17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分析消费者感知价值对线上线下(O2O)服装定制模式的影响,梳理了目前国内O2O服装定制模式的现状,通过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构建了O2O服装定制模式下消费者感知价值测量维度,采用各测量维度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收集的589份有效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得知各测量维度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提出了基于消费者感知价值的O2O服装定制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很好,研究假设得到验证;消费者感知价值各测量维度中,消费者感知到的专业能力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最大,而消费者感知到的情感价值对购买意愿影响最小。

    机械与器材
    混合磁悬浮织针驱动的永磁织针磁场分布规律
    李冬冬, 张成俊, 左小艳, 张弛, 李红军, 周向阳
    纺织学报. 2020, (09):  136-142.  doi:10.13475/j.fzxb.20191201607
    摘要 ( 264 )   HTML ( 3 )   PDF (2637KB) ( 71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横机织针混合磁悬浮驱动的空间磁场分布规律,通过构建圆柱形和长方体形2种永磁织针结构,根据安培环路定理,将永磁体等效为纵向的多圈电流环结构,并据此推导出织针垂直向上运动至空间任意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电磁仿真软件对永磁织针模型进行仿真,同时搭建织针空间磁场强度实验测量平台进行数值测量。通过对比计算、仿真和实验测量发现:在圆柱型永磁织针中,厚径比越大,磁感应强度越大;在长方形永磁织针中,厚度不变磁感应强度随着长宽比增大而减小。

    自动化铲板的对刀运动分析及其参数设计
    丁彩红, 李署程, 吴喜如
    纺织学报. 2020, (09):  143-148.  doi:10.13475/j.fzxb.20191205906
    摘要 ( 253 )   HTML ( 3 )   PDF (2117KB) ( 35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实现自动化铲板过程中铲刀快速接近并压紧在喷丝板面而不损伤铲刀或者喷丝板面,需对对刀运动进行运动参数规划。通过分析自动化铲板运动过程,描述对刀运动的4个阶段连续运动,提出对刀运动的梯形速度控制曲线设计方案;应用Hertz接触理论建立铲刀和喷丝板面的接触力学模型,对铲刀和喷丝板面的受损难易程度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以不损伤铲刀刀刃为对刀运动参数设计的依据;通过接触碰撞分析建立铲刀与喷丝板面之间的碰撞力、碰撞变形、碰撞时间与碰撞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最后以曲率半径为0.2 mm的铲刀刀刃(最大损伤变形0.1 mm)为例,应用MatLab计算得到对刀运动的最大允许碰撞速度和碰撞力,完成对刀运动的参数设计,为铲板组件缓冲结构的详细设计提供参考。

    综合述评
    罗布麻抑菌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绚绚, 巩继贤, 张健飞, 王莉, 黄景凤
    纺织学报. 2020, (09):  149-154.  doi:10.13475/j.fzxb.20191000506
    摘要 ( 284 )   HTML ( 7 )   PDF (987KB) ( 111 )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阐明罗布麻抑菌功能的物质基础,促进罗布麻纤维在医疗保健用纺织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综述了罗布麻韧皮和精干麻纤维中存在的主要抑菌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鞣质、甾体及其苷类、香豆素类化合物、酚酸类和苯甲醛类化合物、脂肪酸以及挥发油。分析了各类抑菌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抑菌活性,并着重从抑制核酸合成、破坏细胞膜、抑制能量代谢、影响脂肪酸合成、抑制运动性、阻断电子传递链、抑制酶活性、减弱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通过过氧化和自氧化形成具有毒性的降解产物等方面介绍了抑菌作用机制。最后针对精干麻纤维抑菌物质的来源问题,指出韧皮中功能性成分在脱胶过程中的演化行为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成像技术在纺织品颜色测量中的应用进展
    裘柯槟, 陈维国, 周华, 应双双
    纺织学报. 2020, (09):  155-161.  doi:10.13475/j.fzxb.20191004807
    摘要 ( 314 )   HTML ( 10 )   PDF (1347KB) ( 128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快速、准确、高效的纺织品颜色测量方法一直是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成像技术在纺织品颜色测量中的应用有较好的研究前景。为此,介绍了光电积分法和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及其用于纺织品颜色测量存在的局限性。阐述了成像技术中数码摄像法、多光谱成像法、高光谱成像法的成像特点,分析了相机颜色特征化、光谱重建算法、图像分割法等对纺织品颜色测量的影响,并对不同成像技术在纺织品颜色测量应用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最后从纺织品颜色特点、纺织品颜色测量要求以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优点等角度,展望了高光谱成像技术用于未来纺织品颜色测量的发展方向。

    专栏: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
    聚多巴胺涂层聚丙烯疝气补片的制备及其体外炎性反应
    乔燕莎, 王茜, 李彦, 桑佳雯, 王璐
    纺织学报. 2020, (09):  162-166.  doi:10.13475/j.fzxb.20200202205
    摘要 ( 433 )   HTML ( 10 )   PDF (1567KB) ( 123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降低聚丙烯(PP)补片的炎性反应,利用多巴胺氧化自聚合,在PP单丝表面制备了聚多巴胺(PDA)抑炎涂层,并对PDA-PP补片的微观形貌、表面成分、接触角、涂层稳定性、力学性能、体外抗氧化和体外抗炎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PDA可在PP单丝表面形成分布均匀的微纳米颗粒涂层,进而使得PP表面的理化性能呈现出相应的变化;PDA不影响PP补片的力学性能,且抗氧化能力和形貌稳定性均可满足炎性反应初期调控的需求;通过炎性应答标志TNF-α和IL-6的24 h释放量可知,黏附于PDA-PP的巨噬细胞较PP补片分别降低了93%和100%的释放,初步证实PDA涂层可有效降低PP补片的体外炎性反应,进而有望应用于临床评估研究。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大孔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
    潘璐, 程亭亭, 徐岚
    纺织学报. 2020, (09):  167-173.  doi:10.13475/j.fzxb.20200307807
    摘要 ( 323 )   HTML ( 9 )   PDF (3305KB) ( 122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使细胞在静电纺纳米纤维支架上得到更佳的生长与黏附,采用改进的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己内酯(PLC)/聚乙二醇(PEG)大孔径复合纳米纤维膜,探究纺丝溶液中溶质质量配比与溶液质量分数对纳米纤维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初步应用于组织工程,并与传统静电纺丝装置制备的纤维膜进行细胞相容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PLC和PEG的混纺质量比为80∶20,纺丝溶液质量分数为25%时,获得的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质量最好;与传统静电纺PCL/PEG纳米纤维膜相比,PCL/PEG大孔径纳米纤维膜更利于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医用敷料用柔性金属电极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分析
    韩佳蕊, 黄珍珍, 王佳珺, 殷淏, 高晶, 劳继红, 王璐
    纺织学报. 2020, (09):  174-182.  doi:10.13475/j.fzxb.20191104309
    摘要 ( 242 )   HTML ( 6 )   PDF (4513KB) ( 13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用于医用敷料的柔性金属电极的制备可行性和安全性,以涤纶非织造布为基布,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制备以锌为负电极、银为正电极的柔性微电流生物医用敷料。探讨了电极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剂种类、分散剂含量及黏合剂含量对金属电极电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金属电极可能引起的细胞毒性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丝网印刷技术能在基布表面均匀地负载锌、银微纳米颗粒;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5%的吐温-80分别作为锌、银颗粒的分散剂,能使金属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5%和15%的水性丙烯酸乳液分别作为锌、银金属电极的黏合剂,可使电极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当金属质量分数为0.5%~1.0%时,金属电极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生物医用敷料为伤口提供外源性微电流。

    含银海藻酸盐医用敷料的临床应用
    秦益民
    纺织学报. 2020, (09):  183-190.  doi:10.13475/j.fzxb.20191205108
    摘要 ( 651 )   HTML ( 8 )   PDF (2138KB) ( 257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促进含银海藻酸盐纤维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开发具有高吸湿、强抗菌性的功能性医用敷料,介绍了国际市场上含银海藻酸盐纤维和医用敷料的主要品种、制备方法、产品性能及其应用领域;总结了含银海藻酸盐纤维和医用敷料在慢性伤口护理中控制创面感染增加细菌转阴率、抑制细菌增长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治疗周期以及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的优良使用功效;总结了合理使用含银医用敷料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结合全球各地的最新临床应用研究成果指出:含银海藻酸盐医用敷料在感染伤口、烧伤创面、手术切口、糖尿病足溃疡伤口、下肢静脉溃疡、压疮等创面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进展
    严佳, 李刚
    纺织学报. 2020, (09):  191-200.  doi:10.13475/j.fzxb.20200405610
    摘要 ( 731 )   HTML ( 55 )   PDF (1740KB) ( 449 )   收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开发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有效性能稳定的医用纺织品,对医用纺织品及其原材料的种类、构成形式、物理性能、生物性能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医用纺织品的常见制备加工技术、表面处理和化学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医用纺织品的未来发展需求和趋势,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机遇。最后指出:天然和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正在被广泛用于医用纺织品中,这些材料因其易于加工、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使得医用纺织品能够用于体内植入、软组织修复、医疗保健和卫生等相关领域;医用纺织品涉及多学科交叉领域,需要生物材料、纺织和医学临床的多学科人才团队协同创新。